仰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日本要求拆除国殇墓园跪着的4座雕像,中国
TUhjnbcbe - 2023/3/25 19:10:00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无数外国资本涌入大陆,希望借着中国的顺风车大赚一笔。而隔壁的日本人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一家世界五百强的日本企业来到了中国,并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以后,决定在中国云南投资10个亿,兴建大型工厂。

在彼时,云南的个县中,有近三分之二个国家级贫困县,万个云南同胞,依旧生活在贫困之中。所以倘若这笔钱款能就此落实,那么云南人民的生活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然而在投资协议即将达成的时候,日本人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把国殇墓园内四个雕像拆除,转交给日本人即可。

彼时,云南省一年的生产总值尚不足百亿,全省有一半的人口还处于贫困线以下,所以日本人笃定*府不会拒绝他们要求的。

国殇墓园的四个雕像

可是就在日本人以为中国人民会对他们感恩戴德的时候,云南*府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日方的投资,并赢得了无数中国老百姓欢呼庆祝。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本第一次向我国提出这样的要求了,自从年国殇墓园建成以后,日方曾多次向我国提出类似的要求,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他们,并反向他们提出了三个条件,对此日方毫无办法。

那么,这四个雕像究竟有何来头呢?为何会引起日本人的重视呢?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我国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出国作战,血战日军

事情的经过,还需要从那场抗日战争讲起。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接连向我国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截止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虽占据我国华北、华中等广大地区,但是根本无法彻底消灭我国,战事逐渐进入僵持阶段。

为了彻底打开局势,迅速结束和中国的战事。日军决定放弃北进*策,转而向东南亚地区发动侵略,切断国际上给予中国的支持,威胁国民*府的后方。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短短的半年内,横扫整个东南亚各国,并将驻扎在缅甸的英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同年12月,中国受英、美两国的邀请,派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中国远征军

年3月,中国远征军刚进入缅甸,就碰上了来势汹汹的日军,中国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将军决定,派第师在同古城内死守待援,其他远征军联合英国军队夹击包抄,进而一举歼灭日军,收复缅南地区。

3月19日,同古战役开始,日军以绝对的优势将同古团团围住,在敌我相差四倍的情况下,师师长戴安澜下令,全军立下遗嘱,准备死战。

在作战会议上,戴安澜主动向所有军官说道:“首战即决战,只要我军一息尚存,决不可将同古城让与日寇,如果我战死了,那就由副师长代替我,副师长战死了,那就由参谋长代替,以此类推,直至全师阵亡为止。”

戴安澜

战争一开始,敌军就以强大的火力,向中国远征军发动了炮火轰炸,整个同古城陷入一片火海,戴安澜指挥将士们在残垣断壁中抵抗,并多次向敌人发动了反冲锋作战。

在这场同古大战中,师以必死的决心和敌人鏖战十余日,以0人的牺牲打退了日军20余次进攻,歼敌人,一举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师陷入死战之际,作为盟友的英军却突然撤离了战场,导致围歼计划根本无法实施。于是杜聿明下令,命师立即突围,择机再与敌人展开决战。

中国远征军

年3月29日,戴安澜率领师趁机突围,直至次日凌晨才勉强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与廖耀湘所率领的新22师汇合,一路向北撤离。

半个月后,日军全面占领仰光,并兵分三路向北追击英军,而日军第33师团沿着伊洛瓦底江而上,一路打到了仁安羌地区,企图占领这里的油田,进而切断英军的物资补给。

4月16日,日军迅速穿插至英军背后,并接连突破英国军队的防线,将名英军士兵包围在仁安羌一带。在得到消息以后,中国远征军主动承担起拯救英军的任务,并由孙立人将军带领38师完成这项任务。

孙立人

两天以后,三十八师顺利接近仁安羌地区,并完成了初步的作战计划,明面上由孙立人将军带领主力部队发动正面佯攻,吸引敌军火力。暗中却派三十八师一部赶到仁安羌的侧面,为英军打开一条出路。

这天清晨,中国远征军团,在英军的坦克和炮兵的掩护下,突然向日军阵地发动进攻,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后,正面击溃了日军部队,帮助被围的英军展开了突围作战,这场战役被英国官方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作战”,是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场的重要经历。

中国远征军

仁安羌战役结束后,孙立人将军准备集中全师兵力,向日军发动反攻作战,然而英军却突然撤出了缅甸战场,退守到了印度地区,这也导致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

随着英国人的撤退,中国远征军也不得不全线撤离缅甸了,就在这种关键时刻,一支日军却趁着我军在缅甸作战的空隙,突袭了云南腾冲,并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渡过怒江,反攻腾冲

收复腾冲,修建陵园

腾冲沦陷以后,日本人到处烧杀劫掠,并造成了数万中国人民的死亡。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的将士站了出来,为了保护中国领土不被侵犯,也为了保证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二十集团军16万战士发动了腾冲反击战。

在腾冲地区,敌人设下了一系列的坚固堡垒,除了腾冲县城以外,日军还在腾冲城外的来凤山上驻守了大量军队,两者之间互成掎角之势,一旦我军向腾冲城发动进攻,敌人势必会从背后向我军展开两面夹击,所以,要想打腾冲,那就必须先拿下来凤山。

年7月26日,我军在盟军空军的掩护下,向来凤山发动猛攻,并先后攻克敌人的三个堡垒群,但是仍有两个堡垒群迟迟无法攻克,由于正值雨季,我军的弹药、补给。完全无法跟上,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战士们的疾病频发,一些明明只是轻伤的战士,因为治疗不及时,纷纷惨死在了战场之上。

中国远征军

在这危急的情况下,滇西人民群众给了中国军人们巨大支持,他们一起走出家门,数万百姓用手挑肩扛的形势,将一袋袋粮食和武器弹药运到了前线,在他们的支持下,中国远征军血战数日,将敌人给彻底歼灭在来凤山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中国军队从四面将腾冲城团团围住。然而日军也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们在高大的腾冲城墙上建造了数座堡垒,并在城墙的四角边上安放了大量的碉堡大炮。

我军的进攻远比想象中困难,在刚刚靠近城墙的时候,敌人就对我军展开了疯狂扫射,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了下来,他们再也没有了生机。就在这时,盟军的飞机也开始发挥作用了,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将日军炸的根本不敢露头。

飞机轰炸

据统计,在日军占领腾冲期间,盟军空军一共出动二十余次,共计三百余架飞机,尤其是日军安插在腾冲西北角的堡垒群,遭到了盟军飞机的轮番照顾,为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14日,盟军空军先后在腾冲城的西南角和西北角各炸开一个缺口,第二十集团军的师和36师先后冲入了腾冲城,在经过十余日的激战后,将城墙上的碉堡群全部摧毁殆尽。

十天以后,我军以四个整编师的兵力突入市区,并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道密布,房屋之间有互相连接,所以敌人利用民房之间通道组成了一处处阻击阵地,负隅顽抗。

城内巷战

双方的战斗异常惨烈,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进入腾冲城内的五个整编师先后遭到重创,甚至有些部队还没看见敌人,就已经损伤惨重了。

于是我军又把在外防守的师调了进来,投入到了攻城战役当中,经过四十二天的血战,最终我军将守在此处的日军全部消灭,并于年9月14日,光复了沦陷两年多的腾冲城。

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共计毙敌余人,而中国远征军也出现了1余人的伤亡,不仅如此,在这些牺牲的英雄中,还有很多是不及枪支高的娃娃兵。为纪念阵亡的将士和死难的民众,在收复腾冲以后,当地*府就动工建设了国殇墓园。

死难的中国远征军将士

至此,在听闻这一消息后,当地的居民自发地为英雄们收敛遗骸,然而在中国远征军的遗骸得以收敛后,腾冲人民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那些日本人的尸体怎么处理呢?

如果长时间的放置,势必会让它们腐烂发臭,进而滋生瘟疫。但是如果让老百姓好心收敛他们,大家又有些不愿意。

于是国民*府提议,将日军的尸首全部一起埋了,给他们统一埋在一个名为“倭冢”的坟地里了。由于日军在腾冲城内犯下的种种恶行,当地的人民群众依旧觉得不解恨,于是就把日军少将指挥官和藏重康美大佐等四名高级军官铸造了一个雕像,让他们永远的跪在中国远征军烈士面前。

倭冢

自从这座国殇墓园建成以后,日本人就十分不满,他们认为中国在侮辱日军将领,面对那场惨痛的战争,日本人非但没有任何悔意,反倒是多次向我国提出了拆除4名跪着的日军雕塑的要求。

对于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我国也给出了三个交换条件。

第一,日方即日起拆毁靖国神社,并停止一切对战犯的供奉行为。

第二,日本必须正视历史,向广大遭受过日军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歉。

第三,日本要向世界承认自己曾经的罪行,不得在教科书上随意更改。

国殇墓园

对于中国的这些要求,日本人根本无法做到,所以他们只能悻悻而归。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省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发展一直不如沿海省份,所以日本人从中找到了机会。

为了让中国人妥协,日本人开出了投资10亿的条件。尽管这笔钱,在当时足以让云南地区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却没有一个云南人民,愿意为了这笔钱,选择去忘记曾经的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要求拆除国殇墓园跪着的4座雕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