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115/6798768.html因为年底打算去东南亚,所以无聊的时候就去蚂蜂窝逛了一下,偶然看到蜂首有一篇写缅甸的攻略非常详细,一来二去就和作者联系上。谢谢上感颗粒(重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是Part2。与蒲甘相遇金色宫殿僧院金色宫殿僧院也是柚木建筑的典范。最初这座建筑是皇宫的一部分,是一位国王的寝宫,因驾崩后他的继任为避讳,将整其拆迁到皇宫外现在的地方,二战曼德勒皇宫被毁,因此便成为唯一幸存的曼德勒王宫主体建筑,如今保存的非常完好。金色宫殿僧院有三层,因曾是国王寝宫,因此比一般寺庙要精美许多,第一层为主殿,外围配有一圈的木回廊,往上逐级收拢的两层,外围都有四重檐。大殿外围门墙立柱都刻有不同题材的雕花,密密麻麻,样式新奇。底层外廊围栏上雕有数形态各异的立体小木人,有的面部细节已被风雨侵蚀,但形体动作依旧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有的小木人保存较为完好,有着传神的眉眼和饱满的轮廓。离金色宫殿僧院米不到的是阿都玛希寺,俗称孔雀寺。看上去比较新,规模也较大。这座金灿灿的寺庙曾经是曼德勒最美的建筑,但是被烧毁后用水泥重建失去了原有的美感,相比一旁古色古香的金色宫殿,可谓门可罗雀,无人问津。Day4:秘境中的万塔之城蒲甘,最初是由十九所村落汇集成的小镇,古时被称为“阿利摩陀那补罗”,后成立蒲甘王朝。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达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万塔之城”。数百年来,蒲甘历经战火兵灾和年的大地震,百分之八十的佛塔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修复后蒲甘仍存有0余座佛塔幸存于世,人们在这里可以真切感受到缅甸佛教文化曾与今的灿烂与辉煌。虽形式感不如吴哥窟讲究别致,细节雕刻也不如吴哥窟精美绝伦,但规模数量却远大于吴哥窟,密密麻麻,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成为全球十大最美日落之一。在蒲甘的第一天,我们选择马车悠闲出游,这是最轻松的游历方式,不需要自己找寻佛塔,因为当地车夫对佛塔的分布了如指掌。马车是头天到达蒲甘时找到的(道路上、酒店门口,随时可找到马车),确定价格后告诉他所住的酒店并约好第二天出发时间,车夫会准时来酒店门口接人。蒲甘马车收费因行程而定,一整天行程(日落)加上第二日的日出,共30刀。在蒲甘的两天,我们所去的佛塔皆是极具代表的,着重介绍十二座佛塔中的典范(路线见下图)。瑞喜宫塔——古老之塔坐落在老蒲甘的瑞喜宫塔离我们的酒店很近,所以早早就到了,瑞喜宫塔成为蒲甘必去的佛塔,建议早些去,错开人流高峰。穿过一个长廊,映入眼帘的即是金碧辉煌的瑞喜宫塔,它的修建在缅甸宗教建筑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仰观大金塔的原型,始建于11世纪,是缅甸大型佛塔建筑的开山鼻祖,标准的四方对称结构,中间是饱满的钟形塔尖,以多层方形平台为基座,这种形式就是典型缅甸风格佛塔建筑。它不仅是蒲甘地区最大的佛塔,同时还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佛塔高40多米,周围环绕着数十尊高大的雕塑,四面各有一铜亭,亭内还有一尊精美的立佛,塔中供奉着从锡兰迎回的佛祖的一颗佛牙舍利和佛陀额饰。每天都有虔诚的缅甸人来给塔身贴金祈福,因此通体金光灿灿,黄昏时分,寺塔在射灯映照在深蓝天空的衬托下,更是迷人辉煌。佛塔正面路边的一个小水洼,是此处别致的景点——倒影金顶,众多摄影作品都出自这里。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最龌龊的物品,无论是进佛寺,见法师,或是进入塔院,有一条严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须脱鞋,连袜子也不能穿。在缅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圣的地方,僧侣则是佛祖的代表,绝不能穿最肮脏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见僧。喜欢蒲甘的原始,没有所谓的市中心和闹市区,旅游景点能够如此原始实属难得。不过话说回来也是因为旅游业的滞后,同样以雕塑、建筑、佛教为主的吴哥窟,旅游业就要比蒲甘发达许多。旧蒲甘就是一条乡级公路,笔直从头望见尾。蒲甘人口密度也不大,蒲甘人过着小日子,看上去不以为然这一片富饶的土地,因他们知满足。阿南达寺——最美之塔阿南达寺被称为蒲甘最优美的建筑,以佛祖释迦牟尼弟子阿南达名字命名。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修葺,但仍掩盖不住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它和缅甸式倒扣圆钟的佛塔有着本质的不同,基本以方形构建,讲究的是均衡构造,也就是希腊十字形建筑结构,因而显得端庄壮美。虽整体结构不太像当地建筑,但细节上仍是脱离不了东南亚元素,如屋顶的东方造型的石狮怪兽雕塑以及墙上莲花花瓣的装饰。而外墙上因常年雨水冲刷出的深色印记反而给寺庙增添几分韵味。东南西北面各有一门,门内有一尊高约十米的释迦金佛,据说这四座大佛原本只有两座,后来又仿照再造了两座。佛教文化向来讲究慈悲为怀,善心善果,佛像满面笑容,嘴角上扬,但当你逐渐走向大佛,大佛表情也逐渐肃然,而走到佛像底下法相则又是庄严无比。达玛央吉佛塔——最大之塔/残暴之塔达玛央吉佛塔是蒲甘地区最大的佛塔,而且也是建筑艺术最好的佛塔。这个庞然大物只有塔座没有塔尖,更像是每层逐渐减小的玛雅金字塔,但并非设计如此,而是塔还未完工兴建者就去世了。说起兴建者,就又要说起建造者拿勒胡国王,前面提到他冰瑜塔的兴建者隆悉都王最后是在素威库吉佛塔被自己儿子所杀害,而达玛央吉佛塔的兴建者就是那位不孝之子。他弑父杀兄后变得心神不宁,极其敏感,与其说是自知罪孽深重而建此塔不如说是为了寻求解脱之法,因为之后拿勒胡国王并未悔过仍然残暴,造塔期间日夜监工,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若砖缝稍欠紧密,就会砍断工匠手指,至今寺内都还有十字交叉凹槽的砍手石,因此达玛央吉佛塔也是残暴之塔。拿勒胡国王在位三年就被其岳父印度王子派刺客所杀,工程还未完,拿勒胡国王生前本就不得民心,之后也无人愿意继续建造这座佛塔,最终塔尖至今也未建造。远处看达玛央吉佛塔犹如一座古堡,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棱角分明的层次,佛塔的拱门环环相扣,呈现的是一种固若精汤的防御感。凯旋门般气派的城门,虽已残败,但仍旧可以看出其精湛的建造技艺。作为砖塔建筑的杰出代表,由赭红色的砖块整齐排列的宽广墙体让人叹服,地上的砖石排列也是有条不紊。步入达玛央吉佛塔内部,石板地面在长年岁月下已被踩得十分光滑,墙壁非常高,高处开窗的位置高悬几近廊顶,透进自然光线,照亮佛塔内部。而被封的中心的庙宇,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内部就被断砖碎石填满,四个房间中的三个都被砖石填满,至于被封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布勒迪塔——热气球之塔落日之前,快马加鞭达到布勒迪塔,传说中的,因为它在地图上的编号是,就是四周有铁栅栏围起来的那座小塔。布勒迪塔没有瑞山都塔么高,但它地理位置居中,周围的佛塔密度不逊于瑞山都塔,并且前来的人也不多,显得很安静。即便不算观日的最佳选择,但是是观看热气球的最近塔位。太阳快要落山,人们陆陆续续前来,到这里来的老外居多,大家三三两两的朝着夕阳散座着,细声闲聊,等待着夕阳西下。在这里能够体会瑞山都塔所不能的平静时光。Day5:丛林历险记天未亮披星戴月地出发,日出,还是选择昨日的马车,至于是哪个佛塔,至今都不知道,即便在蒲甘出行都是一件短袖一条隆基,但日出前的温度是必须穿外套的。可清楚看清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登上塔顶,见远处的探照灯已照亮了局部天空。达玛斯迦佛塔——法王之塔为了寻找地图上标记的最远的寺庙——达玛斯迦佛塔,一路上我们问人无数,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目的地。在那里遇见了几群学生,便开启了我们的明星时代,走在路上不停地被这群小孩儿拉着合影,瞬间化身为缅甸本土明星。达玛斯迦佛塔是蒲甘南部平原为数不多的佛塔,离著名佛塔集中的区域有些距离,需要走外围大环线才能到达,更加的原始与蔽塞。正因如此这里的人都不太会英语,学生们也是通过手语表示想和我们合影,即便身处异样的眼光之中,因他们淳朴友善的笑容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自在。达玛斯迦佛塔,意为法王之塔,它建筑风格独特,底座是五角形,并各链接五个通道,异于蒲甘常见的传统蒲甘佛塔的圆底座,塔身是一座巨大的倒扣金钟,显得尤其庄重神圣。佛塔院内游客很少,基本都是当地人。正时中午,烈日当空甚是灼人,坐在树荫乘凉,蓝天白云,微风习习,鸟鸣悦耳,眼见一群身披暗红袈裟的小沙弥陆续进入塔中,原始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外之境。帕塔达塔——平顶之塔偶然去到的帕塔达塔,有全蒲甘最大的观景平台,塔顶平台可以容下几百上千人,日落之前,许多当地旅行团的大巴都陆续的送游客到此,因此也成为观看日落的好去处。寺庙的底层和大多蒲甘寺庙一样是四面开门方形结构,采用拱顶回廊设计。从底层的结构来看,达玛央吉佛塔与苏拉玛尼佛塔别无二致亦是双层重叠复合式,但二层的小塔结构跟巨大的一层结构完全不成比例,由此看来原本的设计应是一座雄伟的大庙,而实际像是虎头蛇尾草率完工的建筑。登山塔顶,宽敞开阔的平台是蒲甘其他佛塔所不及的。放眼望去,千塔树林尽收眼底,可分辨出达玛央吉佛塔,他冰瑜塔,苏拉玛尼佛塔几座大塔。瑞山都塔——瞭望之塔观看日落的官方推荐地,瑞山都塔。每天不到17:00游客就络绎不绝来到此处,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是人山人海,塔下的空地停满了自行车与e-bike,还有旅游大巴,这是我们遇到唯一查票的景点,没有票不能登塔。陡峻的阶梯,越往上阶面越窄,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至顶,本不宽敞的塔顶已聚集了众多游客,其喧嚣拥挤程度,堪比过年逛庙会。瑞山都塔是唯一一座石梯建在塔外的大佛塔,在他冰瑜塔内部台阶关闭后,瑞山都塔是蒲甘平原佛塔中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蒲甘的主要大塔都环绕在瑞山都塔的周围,向西可以看见伊洛瓦底江,东面是达玛央吉佛塔和苏拉玛尼佛塔,往北则是他冰瑜佛塔和阿南达寺,往南可见错落有致的小佛塔群,东南方远处可见达玛斯迦佛塔熠熠生辉的大金顶。瑞山都塔下面的有座长条状的平房,里面有尊很大的卧佛。Day6:在仰光被暴晒蒸干夜巴到达仰观车站大约凌晨5:00,下车后,涌来一群出租车司机招揽客人,车站到市区大约有半小时车程,没有打表,约K。行驶在公路上,窗外天色渐渐亮起来,最后金色弥漫,照亮天空,在仰光新的一天,也是最后一天开始了。在酒店门口吃过早餐后,漫步在仰光街道,早上的仰光,空气中有久违的清新的味道,街边巷口的房屋,在阳光下鲜艳明亮。因被英国殖民过留下了些痕迹,有些情调,我们酒店所在15号街,是仰光重要的大街,旁边分别是14号街和16号街,每条街由一排房子间隔开来,好比梳子。路旁的鲜花铺摆放的鲜花种类并不多,随意插房在水桶中,比不上国内鲜花铺的鲜花修剪整齐精美,却迸发着鲜活的生机。穿过市场:蔬果摊、海鲜摊、杂货铺、金店、便利店、餐馆人来人往,好是热闹。我看着街上的当地人,一件T恤或衬衣,一条隆基,一双拖鞋,常年如此,如此简朴的着装也可感觉到他们简单的生活与追求。有“小金塔”之称的苏雷宝塔,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仰光市中心很明显的位置,门票3美元,不进寺庙在马路边就可看见主塔的一部分,进去看了一圈,结论是没有太大必要。来到仰光中心公园,也被叫做班都拉公园,因为是为纪念抗击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将军而得名。公园一改仰光街道的密集老旧,十分开阔干净,各式各样的英式建筑中又有一些东南亚建筑,公园东面的英式红砖大楼是最高法院,马路对面是市*大厅,公园中央有一座如宝剑的独立纪念碑。这里是仰光人日常闲聚的地方,可感受地道的仰光生活。波特涛塔波特涛塔建于0多年前,据传,当年从印度护送圣物到此的千佛也陪葬在这,故起名“千佛塔”。被炸毁后重建时,发现了许多0多年前的文物和珠宝。这塔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塔身是中空的,内部修建有黄金屋密室,密室内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贴满了金箔,是真正的“黄金屋”。我们去的时候,游客很多,买票和进入密室都需要排队,门票3美元。进入密室,果真是金碧辉煌,光耀夺目,精致奢华,除了地板,眼见之处没有一处是没用金箔覆盖的,并且墙花精心,图案柔美,很值得一见。据说用手摸一下进门头上玻璃罩下的横梁会给人带来好运。整个黄金密室,是一个折叠回形结构,剖面图类似齿轮形,走完整圈不过一刻钟,在进门的厅内的双层玻璃窗内陈列有佛陀的遗发和圣齿。瑞光大金塔来到缅甸必行之地瑞光大金塔,从其周围设施建设来看,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至少我还没在其他景点看到过专设的停车场。东南西北共有四个门,进门后买票(当地人免票),门票8美元,附送地图。搭乘电梯到平台,穿过一条长廊就置身于宏伟辉煌的佛塔群中。买票的地方可以存放鞋子,但一定要记清是从哪个入口上去的,把鞋放包里也可以。瑞光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年,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南亚三大古迹”。然而大金塔并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听说因为缅甸人太崇敬佛塔,经常对其修缮,使佛塔失去了原本的面貌。传说两个去印度取经的缅甸兄弟带回8根佛祖释迦牟尼的遗发,献给了国王,当时在位的国王下令修建了这座用以珍藏佛发的金塔。它共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是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因此是佛教信徒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地,与吴哥窟、婆罗浮屠齐名东南亚三大古迹。大金塔高98米,塔基周长米,其周围围绕着风格各异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全塔上下通体贴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吨多,而塔身所铺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块制成的,为之震惊的是,这些金是由缅甸上下各阶层的人捐赠出来的。在塔顶的金伞上,还挂有个金铃、个银铃,上端以纯金箔贴面,顶端镶有颗宝石,其中有一颗72克拉钻石。如果用“价值连城”一词来形容这座大金塔,已丝毫不觉过分。傍晚之后,再次来到大金塔,出示白天的门票即可再次进入。白天的大金塔辉煌夺目、宏伟华丽,夜晚的大金塔神圣生光、温润和谐。太阳落山,空气变得凉爽,晚上来到大金塔的人比白天更多,年迈的老人,稚嫩的小孩,健壮的男子,娇羞的妇女皆心无旁贷的至此祈祷,甚至还有远方赶来的一大家子,他们行李满满,带着干粮,提着水瓶,席地而坐,阖首闭目,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开始默默祷告。我看着他们笃定的神态,终于明白,祈祷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如同吃饭睡觉,才会显得如此自然随意,没有丝毫的勉强。Day7:在缅甸六天没见到预想的晚霞却在离开的时候弥补了将要离开的早上,朝霞绚烂,街道依然平静亲切,在酒店外的早餐摊点了碗缅甸风味的面条,在路边拦下出租车,去往机场......也许以后的旅行很难得去到一个比缅甸还要落后贫穷的国家,同时也很难得去到一个比缅甸有着更高的信仰国家。缅甸的确是一个不起眼的东南亚小国,但它却有着莫大让人至往的理由,让我又开始怀念当地那些善良平和美好的人们。
如果你也有有趣的旅行故事想要分享
可以加小编聊聊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