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于9月10日-13日在南宁举行。
在盛会务实平台的带动下,更多东盟国家的人来到广西,也有更多广西人走到东盟国家,他们是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关系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走出去的广西人卢义贞带着技术和友谊去老挝种香蕉卢义贞是隆安县那桐镇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香蕉。他是广西香蕉协会会长,很多人称他为广西“香蕉大王”。年,卢义贞前去东南亚国家实地考察,在他看来,老挝是最适合种植香蕉的东盟国家。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走出了国门,在东盟国家开始租地种香蕉。
许明亮在老挝建变电站,最难忘跨国友谊南方电网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项目经理许明亮,作为公司“走出去”的亲历者和推进东盟电力建设的见证者,十余年来他辗转东盟多国,目睹了当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温生源在柬埔寨做明星,推广中国文化年,温生源在柬埔寨交换学习期间,因为一组自己身着柬埔寨传统服饰的照片在当地走红。学习之余,他做起了专业的带货主播。今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他再次选择到柬埔寨发展,接广告、录综艺、拍微电影……在柬埔寨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石国勇广西“神车”出海背后的中国骄傲是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年进入印尼,短短几年,就在印尼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工厂,还带领十几家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走出了海外。
东盟友人在广西泰露露从经济学博士到带货主播11年前,她是初到中国的泰国留学生;11年后,她成为广西大学的一名泰语外教,并且作为一名新人主播正在学习直播带货。她就是来自泰国苏梅岛的泰露露。她认为跨境电商大有可为,通过直播可以让更多家乡人喜欢广西、喜欢南宁。
陈美妮美食美服为媒,架起沟通桥梁佛像壁纸、大象挂件、绊尾幔……走进南宁一家泰国餐厅,浓郁的泰国风情映入眼帘。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泰国传统服装、品尝泰国菜。餐厅合伙创办人、泰国人陈美妮说,她想借助泰国美食和服饰,架起一座中泰文化交流的桥梁。
陈伯伦六载学医宝贵一生来自柬埔寨暹粒,目前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学校有针对东盟国家留学生的奖学金项目。他的父母都是医生,受到家庭的熏陶,对医生职业产生了向往。
仁迪将国粹艺术带到广西年,还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艺术学院求学的仁迪,来到中国广西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年,广西艺术学院成立甘美兰乐团,因为熟悉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仁迪受邀成为乐团首席,成为一名专门教授甘美兰课程的外籍教师。
杜瓦底敦缅甸语外教在桂13年今年62岁的杜瓦底敦曾在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任教25年,应广西民族大学邀请,年11月,她成为民大一名缅甸语外教。早在年,她就获得“金绣球”奖,这是广西授予海外专家最高荣誉的奖项;参与编写、审校、录音了10余本全国发行的教材。
郑作亮将“广西好物”带到文莱郑作亮是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在文莱长大、创业。年,他第一次到广西考察,参加了当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年,郑作亮在广西的一次考察中接触到了武鸣沃柑,萌生了将沃柑推广到文莱、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想法。他们与广西的缘分
我们一一记录下
点击下图
进入H5页面
分享他们的故事
来源丨南国早报
值班编辑丨梁冰欣
值班校对丨麦雪莉
值班主任丨唐海波
值班编委丨王冲
更多精彩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