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的故事(—).第二部《兩航紀實》
中航的故事(—).第二部
陳紹曾
四,抗日戰爭期間的中航公司(—)
(一)抗日戰爭前期的中航公司(年七.七事變—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1)年8月13y日,日軍發動上海戰爭。8月14日起,中航的上海—北平、上海—廣州、上海—成都的上海—南京段停航。8月20日,日本宣布封鎖中國海岸,切斷所有海上運輸線,阻止一切戰略物資進入中國。8月22日起,中航的全部航線停航。由於抗日戰爭爆發,飛行航線和運輸量驟減,年12月僅飛重慶—香港和漢口—長沙兩條固定航線。因此,年除貨物運輸量略有增長外,旅客和郵件均比上年降低,僅運輸旅客人次,郵件93.49公斤,分別比上年減少75.6%和12.8%。
年,日軍轟炸機空襲上海
年,日軍轟炸機空襲上海
年8月22日,中航總公司全部遷往漢口,28日首批職工抵漢,9月3日租借漢口法租界褔煦將軍街1號辦公。年1月3日,總公司全部遷往重慶,11日全體職工抵渝,24日在重慶川鹽銀行正式辦公。公司的機航基地,為便於器材和油料供應,則轉至香港。從此,公司業務重心轉移至重慶、昆明及西南諸省。
重慶飯店(原重慶川鹽銀行舊址)
中航在抗戰前期,先後保持和開闢的國內航線有:重慶—成都—貴陽—昆明;漢口—長沙;重慶—敘府(今宜賓)—嘉定(今樂山);重慶—桂林。
為了打破日冠的封鎖,解決西南“大後方”的對外航空交通,中航還先後於年12月開闢重慶一香港航線;年3月15日開闢重慶—昆明—河內航線;年1月,中航與英《帝國航空》互相開辦重慶—昆明—臘戍—仰光航班,10月30日這條航線正式開通(年改為吉大港和加爾各答)。這兩條國際航線的開辦推動中航率先探索了駝峰航線,並為駝峰空運積累了經驗。年9月16日中航還開闢了南雄一香港航線。在抗日戰爭期間,重慶、昆明兩地,成為航空運輸中心和對外空運口岸,對支援抗日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航在抗戰前期,除執行國內、國際航班運輸外,還擔負了一部份特殊空運任務。
一是年10月,武漢形勢緊張,中航奉命從10月20日至25日,冒著日機空襲的威脅,日以繼夜飛行15架次,將國民*府黨*軍要員及其眷屬人,從武漢分别撤退至宜昌、重慶和成都。10月24晚,中航美藉機師還駕駛DC—2型飛機,將蔣介石及夫人宋美齡送往衡陽。
二是年初,中航與國民*府經濟部簽訂合同,從南雄運輸鎢礦石和錫塊至香港。中航利用通過孔祥熙從美軍手中購買的7架康道爾型舊貨機(其中只有5架可用),承擔了此項任務。從當年3月開始,至12月8日香港啟德機場遭日機襲擊,有3架康道爾型飛機損毀為止。南雄站於年4月18日結束工作。
康道爾(Condor)CT一32型飛機
年10月21日和25日,日軍相繼佔領了廣州、武漢,切斷了中國抗戰初期的重要國際通道粵漢鐵路。年11月24日,日軍佔領南寧,切斷桂越國際交通線。年6月24日,日本迫使法國關閉法屬印度支那與中國的邊界,封鎖滇越鐵路。7月18日,日、英簽訂封鎖滇緬公路三個月的協議。9月21日,日蘇簽訂“中立條約”,年6月22日,德軍大舉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原從甘肅、新疆通往蘇聯西北公路的通道告終。
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中著名的二十四道彎
由於日軍入侵越南、緬甸,當時南雄至香港航線,成為中國內地與外界聯係的主要空中通道,運輸十分繁忙。據國民*府交通部統計處航空綜合統計年報,中航年在這條航線上共飛行架次,佔當年該公司總飛行架次(架次)的44.3%。僅3月至7月,從南雄運往香港的鎢礦砂和錫塊就有噸,並從香港運回紅十字會捐助中國抗戰的物品噸。
中航在年—年期間,共運輸旅客人次,貨物.91噸,郵件.35噸。年的運輸量同年相比,旅客增長了1.8倍,貨物增長88.6倍,郵件增長40.7%。貨物運量激增,主要是由於西南各省交通閉塞,不少軍用急需進口物資和經南雄輸出的鎢礦砂和錫塊等,都有賴於航空運輸的緣故。
(2)中航是中美合資經營的航空公司,在參與軍運問題上,在抗戰初期,中方認為“以中方為主”,服從戰局需要;而美方則認為應嚴守“中立*策”。
早在年春,日軍在華北製造緊張局勢時,國民*府迫於形勢,曾要求中航將一批武器、彈藥從上海運至北平,以對付日軍的突然侵襲,但被中航的美方副董事長邦德以“危及中航的商業性和違反美國公民從事非中立活動的法律”為藉口而拒絕。
年,侵華日軍繼“七.七蘆溝橋事變之後,又發動了“八.一三”上海戰役,戰爭迅速擴大,中航又面臨運輸軍事物資問題,美方仍以“保持中航的商業性”和“違反美國的中立法令”為由,不願承運。一日,美籍機師夏普駕駛一架DC一2型飛機執行運輸鈔票的包機任務,在經停南昌時,在中國軍人的強迫下,夏普無奈還是改運武器去杭州。為此,中航美方董事比克斯比命令美籍機師停飛,要求中航總經理林偉成採取措施,保證不再遭到夏普那樣的威脅。林偉成不顧美方的要挾,以抗日大局為重,斷然決定徵用中航在南京的褔特型和史汀生型飛機各兩架,任用中國籍駕駛員來替代美籍機師,並交由空軍統一指揮,擔負軍事運輸任務。比克斯比面臨林總經理徵用飛機、日軍的威脅和美國務院的非難,於8月23日用一架DC—2型飛機將美籍駕駛人員撤到菲律賓的馬尼拉,以觀戰局的變化。8月底,回美國休假的美方副董事長威廉.蘭霍恩.邦德返回香港,並赴南京會見蔣介石的顧問威廉.亨利.端納。端納表示,*府準備保證中航商業地位,並讓邦德提出可出任中航總經理的3人名單,由宋美齡(時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挑選。邦德請示泛美公司同意,將在中航工作的美籍人員變成中國的僱員,但先決條件是增加工資。國民*府因急需空運,只好同意。同年12月,邦德會見了蔣介石夫婦,以證實與端納的協議。宋美齡遴選中航營業組主任、曾在美國財*學校畢業的黃寶賢為總經理,撤換了林偉成。
中航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偉成
中航副董事長威廉.蘭霍思.邦德
年1月15日,黃寶賢任中航總經理。
年12月,中航開闢重慶—香港航線。美籍機師夏普(Sharp)、伍茲(H.L.Woods)又陸續應召來華,重返工作崗位。但他們唯恐觸犯“中立”,強調所有飛行人員,一旦遭遇日機,應即改航回港。即使如此,也未得到日寇的諒解。年8月21日,中航飛機第一次遭受日機攻擊。伍茲駕駛DC—2型“桂林號”飛機,從香港飛往重慶,在澳門北遭日軍5架驅逐機襲擊,迫降中山縣張家邊海面後,日機又俯衝掃射落水飛機和乘客,飛機旋即沉沒。該機上共有17人,其中機組4人,乘客13人。正機師伍茲和報務員羅昭明(《申報》稱為羅壽年)及乘客樓兆念(負傷)脫險,副機師劉崇禮、隨機服務員武慶華和乘客12人遇難。事後,美國務卿赫爾為此向日本外務省提出抗議,但日本置之不理。蔣介石曾電唁死難的浙江勸業銀行總經理徐新六和上海工部局XX的家屬。28日上海各界下半旗為徐新六致哀。“桂林號”事件是民航史上首次有客機遭到軍機擊毀,在當時獲得廣泛報導。空難後中航及其他客運公司開始將航線改為晚間飛行,並且引進德國的無線電返航系統,協助制定航程。“桂林號”事件也加劇美國與論對日本的敵意,但並未足以促使美國決定支援中國抗戰。
中航機長夏普(Sharp)
與“桂林號”同型的DC—2型飛機
年10月29日,中航DC—2型飛機39號(重慶號,即原桂林號)飛機由重慶飛往昆明,下午2時30分在雲南霑益上空遭日驅逐機襲擊,飛機中彈墜地焚毀。正機師肯特(W.E.Kent)、隨機服務員魯美英(《申報》稱盧美英、劉美英)、公司機航組辦事員黃琦和乘客6人(內嬰兒1名)遇難,副機師徐X、報務員林汝良和乘客3人脫險。
中航飛行報務員林汝良
為了開闢新的航線,中航公司兩次派飛機實地勘察了駝峰航線。年11月,中航副董事長邦德與中航機長伍茲,駕機從密支那機場向北飛到葡萄,爬升到米,向東飛越那加山,再繼續飛到麗江山和大理山,之後再飛到芷江和敘府(宜賓),然後到重慶。這次駝峰航線考察為中航發展駝峰空運計劃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年1月21日,中航福特型29號飛機上午5時由香港飛衡陽,在飛行途中遇雷雨,無線電損壞,操作失靈,在江西吉水白水鄉叢山中迫降時墜毀。正機師黃炳照、副機師吳國智、報務員陳超、職員鄺儒基和銀行押運員1人遇難,報務員張培倫重傷生還。
因公殉職的中航機長黄炳照
年2月1日,中航新購的DC—3型46號(峨眉號)飛機由香港飛重慶轉仰光。
DC—3型飛機
年2月12日,中航DC—2型40號(康定號)飛機由香港飛重慶途中失踪。該機於晨2時離港,4時曾報告機械發生故障和天氣惡劣。該機原定在桂林降落加油,始未到達。公司曾派飛機搜尋,並印發傳單懸獎千元偵求該機消息。至28月,始聞道縣、零陵等地居民撿獲該機所載鈔票,乃此機師陳文寬駕駛DC—2型31號機飛赴道縣等地偵察,發現該機在蔣家嶺西南月岩鄉徭山上失事焚毀。正機師譚歡在、副機師陳元樂、報務員潘中柟及銀行押運員田悟非(《申報》稱載2人)均遇難。
因公殉職的中航機長譚歡在
同日,中航派DC—2型26號(成都號)飛機,由重慶起飛試航加爾各答,經臘戌於19日繼續飛行,經吉大港,當日抵達加爾各答。20、23、24日各由加爾各答飛新德裡住一日,返經阿拉哈白台、立阿格拉等地,25日由加爾各答飛回臘戌,返抵香港。
年5月20日,中航DC—3型46號機由重慶飛往成都,途中遭日機襲擊,被迫降於宜賓(敘府)機場,日機又追踪轟炸,使飛機右翼被炸毀。由於沒有DC—3型飛機備份機翼,為修复這架飛機,把DC—2型飛機備份機翼固定在一架DC—3型機身上,從香港運至宜賓機場,由中航工程師吳敬誠負責將它安裝到被炸壞的DC—3型飛機上,成功對接。美籍機師哈羅德.斯維脫、機械師韋爾和報務員華祝一起,完全用人工操縱的方法,從宜賓安全地飛到香港進行大修。這架稱為“DC—21/2型”的飛機,是世界航空史上的一段佳話。
被日機炸毀右翼的DC—3型飛機
DC—21/2型飛機
中航工程師吳敬誠
中航飛行報務員華祝
年10月28日,中航康道爾型F2號飛機載運資源委員會貨物由南雄飛往香港。晨4時30分墜於九龍灣中。正機師陳榮煉、副機師盧雪岩,被英空軍救護艇從海中救起,報務員王俊才溺斃。
中航機長陳榮煉(陳文惠)
年5月,邦德提出了詳細的“駝峰”空運計劃(從緬甸密支那到中國的云南驛),得到了美國*府的支持。年11月23日,邦德同一些*府官員乘中航機長夏普駕駛的飛機從緬甸的臘戌起飛,經密支那到印度的阿薩姆邦,在部份完工的汀江機場暫停留後飛回昆明,這是首次完整地飛行“駝峰”航線,為以後開闢“駝峰”空運打下基礎。
年11月23日首航“駝峰”貨運的中航人員集體相:副董事長邦德(右4)、執飛機長夏普(左6)、副駕駛德塔佐夫(左5)、機航副主任聶開一(右1)和飛行報務員張啟榮(左2、後於年底在“駝峰”航線上因公殉職)。
年12月2日,中航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寶賢因病不能執行職務,12月10日,改由交通部*務次長彭學沛兼任中航董事長兼總經理,包可水代理董事兼副董事長職務。
(二)抗日戰爭後期的中航公司(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年8月日本投降)
(1)年12月8日,日本突襲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軍事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是日清晨,日軍飛機27架還轟炸了香港啟德機場,中航和歐亞航空設在該地的機航基地被毀,中航DC—2型24、26號飛機和康道爾1、4、5號飛機均被日機炸毀。中航駐香港人員和飛機連夜向南雄和重慶撤退。
年12月8日,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襲後,褔特島附近正在起火燃燒的美國戰列艦編隊
年12月14日,中航昆明—臘戌—仰光航線的臘戌—仰光段停航。
年12月16日,重慶—香港、香港—南雄航線停航。
年12月30日,中航正式開闢重慶—昆明—臘戌—吉大港—加爾各答航線,每週往返飛行兩班。當日飛臘戌過夜,次日飛加爾各答,這是當時中國唯一的對外空中通道。年4日25日,臘戌站因戰爭撤掉,不再經停。26日起中間站改為密支那,28日又改經汀江。年10月3日,將中間經停站汀江改為八莫。
重慶號(原桂林號)試航
年1月23日,中航股東會議舉定王承黻任中航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包可水任中航副董事長。王承黻於1月26日到任。
年3月14日,中航DC—2型31號(中山號)飛機由加爾各答飛重慶,下午在昆明機場起飛時,在昆明近郊6公里的大李家村觸樹失事焚毀。正機師史各德(E.S.Scott)、副機師蘇勒(W.H.S-chuler)和報務員鄔之純均當場死亡。乘客14人,除1人未傷、1人輕傷、1人重傷外,其餘11人(內1人因傷重後身故)也均遇難,其中包括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團長蘭斯洛特.丹尼斯(LancelotDen-nys)少将、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弗雷德里克.L.科勒(Frederick.L.Kohler)中校以及中央銀行顧問費尼莫爾.B.林奇(Fenimore.B.Lynch)。
年3月至5月,中航派出C—53型飛機3架(40、49、50號),在吉大港與遂坡間飛行70架次,在汀江與密支那間飛行61架次,協助緬甸執行運輸任務。緬甸*府及人民對中航的支援深表敬意,公司籍此增加了收入。
年4月7日,國民*府交通部*務次長彭學沛辭職,徐恩曾繼任,並兼任中航董事長。
年4月8日,中航開闢汀江—密支那航線。密支那是日設站,因戰事於5月5日撤走。汀江於4月18日設辦事處。初期運輸汽油和軍火,每天派出2架飛機運輸約16噸。當日軍進窺臘戌時,汀江成為撤退之中心,共撤出人,貨物約50噸,汽油加侖。
年4月25日,因緬甸戰局緊張,中航臘戌站奉當地*府緊急命令撤退,即日移設畹町。4月29日,日軍攻占臘戌,中國最後一個對外陸路通道滇緬公路被切斷。5月4日畹町站又撤離。5月8日,密支那失守。5月17日,中航在雲南驛設站。
(2)中美兩國*府表示,要不惜任何代價打通一條把援華物資運進中國的通道—“駝峰”空運。
年夏天,美國*府根據租借法案分配給中航10架飛機執行“駝峰”空運,並於年2、3月交貨。
“駝峰”空運航線圖
“駝峰”空運從年5月開始至年11月結束,歷時三年另七個月。中航共開闢了三條航線。
年5月,中航開闢昆明—汀江貨運航線。同年11月21日,中航與美國駐中緬印陸軍後勤部簽訂空運合同,辦理中印物資空運。年2月17日,中航與該部簽訂正式合同,辦理昆明—汀江間空運,合同於3月1日起生效。中航自年3月1日至年7月1日,往返各飛行次,載運貨物噸,進口主要是軍用物資和鈔票,出口為工業原料。年10月上述合同取消。年4月20日汀江站工作全部結束。
年10月17日,中航開闢宜賓(敘府)—汀江貨運航線(宜賓—汀江間實際上於本年8月17日已通航)。10月25日,中航與美國駐中緬印陸軍後勤部修訂2月17日簽訂的合同,增加宜賓—汀江貨運航線。年9月15日停航,宜賓站撤消。年10月合同取消。
年7月1日,中航開闢瀘州—汀江貨運航班,年11月30日停航。
年5月17日,中美聯軍收復密支那機場,“駝峰”空運獲得靠南的更低、更安全的航線及中轉機場。
緬甸密支那機場門衛
緬甸密支那機場
“駝峰”空運是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一轉運大隊/印中聯隊/印中師與中國航空公司共同承擔的。
美國陸空航空隊在年6月成立轉運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轉運部主要是將英國買的飛機轉運到美國東海岸或加拿大蒙特利爾,再由英國船只運回國,奉行的是現款自運的原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轉運部一是轉運飛機,二是執行空運任務。
美國陸軍航空隊轉運部第一轉運大隊於年3月3日成立,隨即開赴印度執行“駝峰”空運任務。從年4月至11月是由駐印度的美國第10航空隊領導的轉運部第一轉運大隊執行“駝峰”空運。年美國陸軍航空隊成立空運部,從年12月1日至年6月30日,由空運部印中聯隊執行“駝峰”空運。年7月1日空運部的聯隊全部升為師,從年7月1日至年11月30日由印中師執行“駝峰”空運。美軍使用的機型為C—46型、DC—3/C—47/C—53型、C—54型,由B—24型轟炸機改裝的C—87/C—型各型飛機。
C—54型飛機
B—24型轟作機
C—87型飛機
C—型(運油機)
從年2月—年8月,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中航提供了DC—3/C—53/C—47和C—46型飛機共90架左右,其中C—46型飛機是從年1月開始供應的。經常在“駝峰”空運航線上飛行的中航飛機,年約10架,年約20架,年底增至30架左右,年約40多架。飛機平均每天飛行6~7小時,最高日利用率達8小時50分。
DC—3/C—53/C—47型飛機
C—46型飛機
“駝峰”航線指從印度東北部飛越喜馬拉雅山南段、經緬甸北部到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和四川兩省的空中航線,因飛機需要在像“駝峰”一樣的山峰之間飛行而得名。“駝峰”空運在印度東北部的主要基地位於阿薩姆邦(Assam),中航所在的汀江(Dinjan)基地和美陸軍空運隊所在的查巴(Chabua)基地最為重要。中國基地主要是中國雲南省的昆明以及雲南省東北、西南和西部的幾個機場,其中昆明和雲南驛兩個機場最重要。另外,太平洋戰爭期間,盟軍飛機在印度至緬甸和緬甸至中國之間的往返飛行也屬於“駝峰”空運的範圍。
印度阿薩姆邦汀江機場的指揮塔
印度阿薩姆邦汀江機場上的指揮人員
印度加爾各答達姆達姆機場
印度阿薩姆邦查巴機場
中國昆明巫家壩機場
中國雲南霑益機場
中國四川宜賓(敘府)機場
中國民工在雲南修建的機場
中航飛機在雲南機場
中航C一46型飛機在雲南機場
中航飛機在雲南霑益機場
中航C一47型飛機在印度阿薩姆邦汀江機場加油
中航C一46型飛機在印度阿薩姆邦汀江機場
從汀江到昆明的空中距離大約英哩(約公里)。這一帶屬於喜馬拉雅山南段,地形複雜,險峻的高山和深切的河谷相互交錯。印度阿薩姆邦的“駝峰”空運基地位於布拉馬普特拉河河谷,這裡的海拔僅90英呎(約27米)。河谷四週的高山則超過英呎(米)。飛機飛出河谷往東,飛越那加山脈、親敦江上遊河谷、再越過甘蒙山脈英呎(約為米)的山峰,接著跨過由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中國稱怒江)和湄公河(中國稱瀾滄江)等河谷分割開來的—英呎(約為米)的山峰。湄公河以東的地形較平坦,昆明海拔為英呎(約為米)。
山巒起伏,形似“駝峰”
“駝峰”航線上的山峰,飛機穿行其間(飛機在右下角)
遠眺怒江峪谷
山谷中的瀾滄江
“駝峰”航線不僅地勢險峻複雜,還有世界上最惡劣、最可怕的氣候。“駝峰”航線位於歐亞大陸三大強氣流團的交匯點。從西邊來的低氣壓團沿喜馬拉雅山移向西藏和印度之間的“駝峰”,與來自孟拉加灣的溫暖高氣壓團以及來自西伯利亞的寒冷低氣壓團相撞。“駝峰”航線上經常有暴風雨、猛烈的湍流、每小時—公里的側風以及嚴重結冰。天氣變化莫測,經常風雨交加。為避開惡劣天氣,飛機在“駝峰”上空的最低飛行高度為10英呎(約米),在天氣極壞的情況下,飛行高度為10—英呎(約米一米),超過了規定的飛機飛行高度,使其工作性能受到嚴峻考險。C—47運輸機有時被湍流掀個底朝天。飛機在英呎(約米)高空飛行時,兩分鐘被上升氣流衝上英呎(約米)的高空,接著被下降氣流拋至英呎(約米)的低空。由於飛機下降過猛,突然平飛後貨物被甩出飛機。飛機上升到英呎(約米)的高度開始結冰,嚴重的結冰有時把機翼壓變形,使飛機下降數千呎,也會使汽化器結冰,導致飛機故障。
除了“駝峰”上空的天氣,阿薩姆的天氣也給空運帶來了嚴重困難。由於孟加拉灣來的潮濕氣流,阿薩姆從6月到10月每天都在下雨,降雨量每個月超過75英吋(毫米),年降雨量為至英吋(毫米至毫米),其中6、7、8三個月每月的降雨量超過英吋(毫米)。在大雨滂沱的半年中,飛機只能使用鋪了硬跑道和停機坪的機場。年,阿薩姆只有汀江是全天候機場,其他機場有半年是泥海。汀江機場的積水有時達9英吋(約23厘米),跑道、滑行道和停機坪全被水淹,只得關閉。阿薩姆機場修建計劃因降雨延期。缺少機場也是影響“駝峰”空運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降雨,阿薩姆上空15英呎(4.57米)厚的濃霧造成數次墜機事件。年一個夜晚,濃霧籠罩著查巴機場上空盤旋著30架等待著陸的運輸機,結果18架飛機安全著陸,7架著陸時墜毀,5架因在空中耗盡燃料被放棄。
從11月至次年3月,在印度和緬甸是最好的飛行季節,而中國卻是寒冷的冬季。
所以,人和飛機在“駝峰”航線上總是與暴風雨、湍流、結冰等惡劣天氣博鬥。“駝峰”航線盡管航程不長,卻因其險峻複雜的地形與可怕的氣候成為世界上最艱險的航線。“駝峰”飛行的危險程度決不亞於戰鬥機的空中作戰。另外,日機對“駝峰”基地和航線的襲擊和騷擾、沒有準確和充份的天氣預報,缺乏導航,日軍部署假電台引誘“駝峰”飛機偏離航線等原因,都導致大量飛機墜毀。
墜毀的中航C—53型53號飛機
墜毀的中航C—47型飛機
墜毀在農田裡的飛機
迫降在農田裡的的中航C—47型飛機
迫降在農田裡的中航飛機
中國境內的一處墜機地點,由於失事飛機太多,在山澗中散佈著很多墜機碎片,天氣晴朗時,飛行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沿著墜機碎片發出的銀光—即“鋁徑”導航前進。
在汀江至昆明的“駝峰”空運開始後,國民*府考慮到日軍地面部隊接近這條航線,同時還可能進攻印度侵奪加爾各答海港,從而切斷印中空中通道,因此準備在必要時將對外空中通道西移至卡拉奇,曾佈置航空委員會總指揮毛邦初、參謀長羅機帶隊,中航機師陳文寬、副機師潘國定和飛行報務員華祝等,駕駛航委會的C—53型飛機,從重慶出發,途經成都、蘭州、肅州(今酒泉)、迪化(今烏魯木齊)、伊犁(今伊寧)、莎車(今庫車)、吉爾吉特、拉瓦爾品第至新德里進行了試航。22日按專程航線飛回,8月1日返抵重慶。歷時近半個月,往返飛行公里,第一次完成飛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飛行。後因日軍北犯未能得逞,此航線始終未開航。
陳文寬(左)潘國定(右)華祝(中)
(3)中航參加“駝峰”空運的空地勤人員約有0名,空勤人員大約有名,其中2/3是中國籍飛行人員。到抗日戰爭結束時,中航已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的飛行隊伍。
年,陳鴻恩、陳文寬、梁廣堯、陳榮煉(陳文惠)、黃官悅、陸銘達、黃天覺等8人轉DC一3型飛機單飛;同時,中航從美國志願航空隊被解僱的飛行員中和從非洲泛美航空隊招收機師27名,至年底中航共有43名機師。
中航機長陳鴻恩
中航機長陳文寬
中航機長陳榮煉(陳文惠)
中航機長陳齊發
年,馬國廉、潘國定、陳達禮、楊積、邊任耕等先後轉為DC一3型正機師。
中航機長潘國定
中航機長陳達禮
中航機長楊積
中航機長邊任耕
同時,中航從昆明招收了一批大學生培訓副機師,如周炳、馮少才、陸華應、方甫、李宏揆、許學伊、包志剛、黃雄畏、李鳳朝等。
中航飛行員周炳
中航飛行員許學伊
中航飛行員包志剛
中航飛行員黄雄畏
中航飛行員李鳳
年7月,中航在重慶招收20名大學生送往印度拉合爾中央空軍軍官學校培訓副機師,有15名畢業,如黃達、盧偉、劉安等。
中航飛行員劉安
(4)年,中航在香港的機航基地具有一定的規模,發動機車間能夠翻修多種活塞式發動機及零件,是香港最大的發動機翻修基地。年香港淪陷後,中航基地設備盪然無存。機務人員僅少數隨機飛重慶,多數流離失所。重慶一時無法建立機航基地。年下半年,中航在加爾各答依靠美軍設備重新建了機航基地,有各類技術人員多人,中國籍機務人員有少數是從香港撤出報到的,又在重慶招了一批;其中有原中美合辦的中央飛機製造廠的部份中、高級技術人員,如孟其珍、楊斌、汪企遠、金超、魏應鵬等。在汀江和昆明設有臨時基地,各配置有20一30名機務人員。由於擔負“駝峰”空運,飛機多,任務重,鍛煉了不少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維修技術較高的機務人員。抗戰勝利後,加爾各答基地設備和人員搬遷上海龍華機場,組建了中航飛機維修基地。
中航機務孟其珍
中航機務楊斌
中航機務汪企遠
中航機務金超
中航機務魏應鵬
維修飛機
維修飛機
維修飛機
“駝峰”空運期間,中航在加爾各答大興土木,計有:辦公室及修理廠的擴充,棧房卸貨台的建造,飯廳及廚房加蓋新房頂,16座帳幕內加建避濕高台。此外,在機場修建中美人員宿舍;在汀江則建造辦公室、宿舍、修理廠,以及中國籍人員招待所、外籍人員招待所。外籍人員招待所可容人,備有30個房間、食堂、運動場所、儲藏室及洗衣房等;在昆明還建造職員招待所、工役宿舍。中航在汀江基地最初的宿舍位於離機場大約5英哩(約8公里)的一座茶園裡,房子是帶涼台的平房。同該地區所有建築一樣,坐落在樁柱上,比雨季泛濫的泥水高得多,屋頂由厚厚的茅草層蓋住,能躲避太陽的炎熱和雨淋。建築物的主要層包括4間大屋子,其中3間共放了40張单床和雙層床。最大的第4間是休息室,在它巨大的壁爐周圍擺放了半打皮椅和一張很大的長沙發椅。休息室的其他地方放著紙牌桌、寫字枱、書櫃,一台無線電收音機和一台留聲機。一名叫卜特勞的土著僕人喜愛的唱片是安德魯姐妹演唱的“沿俄亥俄州南下!”他每天早晨放這張唱片喚醒飛行員們。
中航公司食堂的飯菜比美軍食堂好得多,大家喜歡吃粵式咕嚕肉。
中航飞行員的待遇非常優厚,這是它吸引經驗豐富飛機師的重要原因。飛機師在汀江工作2—3個星期,飛行—小時,然後到加爾各答休養。飛機師一般會住在大東方飯店,有時到英美俱樂部消磨時間。休完假,飛機師們又精神十足地投入工作。
中航在汀江基地初期的宿舍
中航在汀江基地初期的宿舍
中航在汀江基地新建的宿舍
中航在汀江的印度員工宿舍
中航參加“驼峰”空運的飛行人員還有:黃恭憲、陳達仁、李福遇、盧雪岩、馬發祥、陳宗桐、鄭文鼎、金光德、閻寶陞、張培倫、鄧重煌、徐作誥、劉景春、蘇文煥、馬紹基、張崇武、徐定中、梁泰山、陸華應、程宜昌、荊好玉、黎紹基、黃伯英、吳子丹、陳維齡、林汝良、陳漢齋、黃煥元、陸元斌、熊少碩、楊達成、楊慶泉、鐘德、顧正寰、霍斌臣、方榕滿、劉兆光、李榮、何瑩、賴冠生、周丕顯、涂健、郭漢業、周煥文、程宜昌、顧傑飛、王敏、陳宇光、黃明、張達、徐承基、王鶴年等。
中航機長陳達仁
中航飛行員馬發祥
中航飛行員鄧重煌
中航飛行員徐作誥
中航飛行員劉景春
中航飛行員蘇文煥
中航飛行員馬紹基
中航飛行員張崇武
中航飛行員徐定中
年2一5月,陳維齡任中航副駕駛
中航飛行員吳子丹
中航飛行報務員林汝良
中航飛行報務員陳漢齋
中航飛行報務員黃煥元
中航飛行報務員華祝
中航飛行報務員霍斌臣
中航飛行報務員方榕满
中航飛行報務員劉兆光
中航飛行報務員周丕顯
中航飛行報務員郭漢業
中航飛行報務員黄明
中航飛行報務員徐承基
中航領航員王鶴年
從事航務工作的有:陸維森、鄧思和等。
搞機務工作的有吳敬誠、林惠添、樂俊如、徐文良、謝國良、厲錦祥等。
搞通信工作的有:華斌、華祝、王鵠鰲、查复疆、仇啟迪、楊崇昭、潘志誠等。
搞氣象工作的有:王憲釗、陳學溶、郭鑑倫、何明經、盛承禹等。
參與商務工作的有:顧其行、沈永銘、李大陸、徐鑫、唐伯平等。
搞建築工作的有:陸孝斌等。
中航機務樂俊如
中航機務徐文良
中航商務顧其行
年12月,香港淪陷後,從香港撤退的中航通信人員帶著設備輾轉至加爾各答,重新建立維修車間。由於擔負“駝峰”空運的C—53型和C—47型飛機均裝有美制通信導航設備,中航向美國威爾考克斯無線電公司訂購了三套2.5瓩的96型短波無線電通信發射機和96—A型歸航機,安裝在加爾各答、汀江和昆明機場,以增强通信導航能力。同時,在雲龍、麗江設立了導航點,以加強航線飛行的導航保證。此外,還在上述三個機場以及重慶機場裝設了地面塔台的特高頻設備。飛行人員和地面塔台指揮人員可以通過無線電話直接通話,使陸空通信開始由電報方式向電話方向過渡。在加爾各答的無線電維修基地,在工程師溫啟祥的設計和監制下,自行製造了AT型三波道短波發射機和AB75無線電歸航機,為國內通信網和導航網建設提供了設備,並在航空通信技術發展上作出了可貴的貢獻。當時在重慶也設有通信維修車間,但只負責管理和維修國內的地面電台。
中航通信工程師華斌
中航通信工程師查复疆
中航通信工程師潘志誠
中航雲龍導航台報務員曾昌铭
年,中航在加爾各答的機航基地設有氣象室,在汀江、昆明、重慶等地分別建立了氣象室和氣象台、站,負責提供航路和航站天氣預報。使用空軍機場時,則商請空軍提供氣象資料。年,在昆明培訓的一批無線電報務員,同時進行了航空氣象知識教育和航空天氣實況觀測技術學習。年,中航還保送郭鑑倫、呂吟聲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氣象理論。
(5)年7月初,中航的3架飛機應蔣介石的要求,向在緬甸被日軍切斷退路的中國遠徵軍投遞了70噸食品和藥品。
年下半年,中航發展迅速,利用從“租借法案”獲得的10架飛機,飛越“駝峰”的運輸取得優異成績。從7月1日起,中航飛機每天至少飛越“駝峰”一次。在年下半年平均每月飛個來回。年8月至12月期間,中航往返“駝峰”次,運往中國.3噸,運返印度.1噸。中航運往中國的有多噸鈔票、噸飛機零件、噸銅和鋼帽、給美國紅十字會的20噸醫療用品、另外的30噸給美國醫療隊。運到印度的有:近1噸鎢砂,以及少量錫、桐油、茶葉、猪鬃、水銀及絲綢。此外,中航從10—12月還空運了多名中國遠徵軍到印度受訓。
中航飛越“駝峰”的運量與美國第10航空隊負責的印中空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年7月,中航用10架DC—3型飛機,運量達噸;而轉運部第一轉運大隊用25架DC—3型飛機,運量僅有73噸。美國*府對印中航空供應線的運力充滿信心,同時對軍方的空運成績極為不滿,曾打算用中航取代軍方空運。
年10月13日,中航C—47型69號飛機在“駝峰”航線上首次遭到日本戰鬥機襲擊,飛機被擊落。為了避開日本戰鬥機,中航開始夜航。年最後3個月的運量因夜航下降。年全年,中航用20架DC—3型飛機,從印度飛往中國次,空運了.3噸貨物;從中國飛往印度次,運了.1噸貨物,主要是鎢砂和錫,還運送了名旅客,大多數是中國遠徵軍。年7月中航DC—3型飛機的單機運量為49噸;空運部印中聯隊7月份使用的飛機為DC—3型和大運量的C—46型及四引擎的C—54/C—87/C—型,而單機運量只有23噸。中航在年的工作效率遠高於印中聯隊,為後者提高效率的榜樣。年9月印中聯隊用於“駝峰”空運的飛機已達架,其中C—87型飛機43架、C—46型飛機架,從年12月開始,印中聯隊在空運中取得突破,12月25日聖誕節運量突破1萬噸,至12月31日達噸,實現了美國*府對國民*府月運量1萬噸的承諾,印中聯隊成為“駝峰”空運的主力,中航在“駝峰”空運中降為次要角色,但仍努力增加運量。
年,中航用30架DC—3型飛機,飛越“駝峰”個來回,飛行0萬英哩(9萬公里)以上,載運了大約佔世界各航線上所有戰略貨物的38%,僅次於陸軍航空總隊空運部。年10月22日至年1月21日期間,中航飛行了次,載運了磅(約公斤)設備和名旅客到保山和密支那支援修築雷多公路。中航進行了次空中支援飛行,為築路的中國工人空投了磅(約公斤)大米。中航還為在中國的美國海軍情報處提供空運服務。
年秋天,中航越過“駝峰”的運量每月達0噸。年11月,中航的30架飛機平均每天飛行8小時56分,飛行人員每人平均飛行小時20分。中航運量最高的月份是年7月,用40架飛機運送了.4噸貨物到中國。
此外,年10月,中航還開通從汀江到敘府(四川宜賓)的貨運航班。10月到12月之間,中航飛往敘府60次,為該地區的一家大軍火工廠運進.9噸貨物,主要是汽油和梯恩梯炸藥,運出.2噸猪鬃。年中航增加了航班,到該年年底每月飛行近個來回。
年6月,國民*府軍事委員會曾對中航“自承辦中印線軍運以來全體員工均能努力合作,成績斐然,呈準國民*府給予陸海空軍褒狀”。
中國抗戰期間,中航以少量飛機開闢“駝峰”航線並堅持營運,從年4月至年9月期間,飛越“駝峰”8萬多次,共飛行4萬3千多架次,飛行16萬多小時,飛行里程達3千5百萬公里,共載運了70噸貨物,其中載運了00噸貨物到中國,運出將近20噸貨物,運送旅客人次(大部份是中國赴印遠徵軍),承擔了架次的專包機任務,如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訪華,5月陳納德返美參加會議,年美國副總統訪華,宋子文、宋美齡訪美,中美英軍*人員來往中國等。中航作為“駝峰”空運的重要力量,往返於印中兩國運送物資和人員,為中國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同一時期,美陸軍空運隊在“駝峰”空運中,共承運65萬噸物資,但它使用的飛機和人力大大超過中航,到年9月空運隊已擁有各型飛機架。在單機使用效率來講,中航名列首位。中航在“駝峰”空運中,共損失了46架飛機,80多名機組人員因公殉職。
“駝峰”空運中裝卸貨物的中航飛機
“駝峰”空運中裝卸貨物的中航飛機
印度阿薩姆邦的基地,用大象装貨
“駝峰”空運中運輸的炸彈
經“駝峰”空運運來的數千個裝滿的油桶及軍用機場上的B一29型轟炸機
前往印度受訓的中國軍隊準備登機
前往印度受訓的中國軍隊準備登機
前住印度受訓的中國軍隊在飛機上
(6)“駝峰”空運期間(年5月—年11月)因公殉職的中航員工
年3月11日,中航C—53型53號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起飛10分鐘後即與地面失去聯係,飛機失踪。正機師J.K.Fox、副機師譚宣及報務員王國梁均無下落。
經修复後放在雲南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的中航53號飛機
因公殉職的中航53號飛機機長J.K.Fox
年3月13日,中航C—53型49號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機師O.M.Weleh,副機師王銘佩及報務員黃少華均無下落。
年4月7日,中航C—53型58號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機師C.J.Rosberk、副機師C.R.Hammell當時失踪,後均生還,惟報務員王耀東下落不明。
年8月11日,中航C—53型48號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機師S.C.Anglin、副機師陳錫庭及報務員胡仲文均無下落。
年10月13日,中航C—47型72號飛機由汀江起飛,突遇日機追逐,旋即聯絡中斷,飛機失踪。正機師羅德(M.J.Schroeder)、副機師湯琦及報務員陳哲生死不明。
年11月19日,中航C—47型59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在昆明機場西南約5公里之陳家營穿雲下降時墜地起火。正機師A.J.Privensal和報務員張啟榮遇難,副機師黃伯英斷一足。
因公殉職的中航飛行報務員張啟榮墓碑
同日,中航C—47型63號飛機在昆明以西約10公里之石嘴穿雲下降時墜毀。正機師J.A.Eharville、副機師陳重及報務員李承德均遇難。
年12月18日,中航C—47型79號飛機由汀江飛往宜賓,在距宜賓以南約5公里之沙村埔因大霧作儀表著陸時,撞山失事。正機師陸銘達、副機師王鐘英及報務員陳國精均遇難。
同日,中航C—47型83號飛機亦由汀江飛往宜賓,在距宜賓以北約3公里之封家石也因大霧作儀表著陸時,撞山失事。正機師A.M.Uright、副機師C.R.Cook及報務員龔式忠均遇難。
因公殉職的中航飛行報務員龔式忠
年2日20日,中航C—47型飛機75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起飛後聯係中斷,飛機失踪。正機師E.J.Mickelson、副機師王克禮均無下落。
年3月7日,中航C—47A型900號(出廠號)飛機,從美國飛往印度途中,在Cuba之Camaguey機場起飛時墜毀。正機師Tutwiler、領航員Zech乃新僱之副機師Kelly和無線電機械員GuszoWsky均遇難
年5月15日,中航C—47型90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26分鐘後即無消息。16日派87號飛機沿途搜尋,亦未發現該機。正機師Atwater、副機師張由桐及報務員陸經祥均無下落。
年5月26日,中航C—47型82號飛機由加爾各答飛往汀江途中失踪。正機師馬琴德(R.W.Marchant)、副機師梁漢華、劉求鋒和機械員J,W,Haubelt,鄧舍萬以及隨機機械員蔡逢清、錢品錚、冼振華、陳堅等12人均無下落。
年6月8日,中航C—47型85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在昆明東北作儀表下降時空中爆炸,飛機斷成幾段。正機師路來恩(L.S.Locmis)、副機師郝耀國、報務員周頌華及練習飛行報務員梁文錦均遇難。
年8月1日,中航C—47型73號飛機從昆明起飛7分鐘後,即撞在昆明以西老禿山旁0英呎高的懸岩上焚毀。正機師馬國廉、副機師鄧顯綱、報務員闕龍飛、練習報務員高錫彰及林秀隱均遇難。
年8月31日,中航C—47型97號飛機由宜賓飛住汀江,途中在雲南驛加油,起飛後因兩台發動機發生故障,在新會洋墜毀。正機師高爾遜(U.E.Coulson)跳傘幸存,副機師朱晦吾、報務員費毓文遇難。
年10月7日,中航C—47型號飛機由汀江飛往宜賓。起飛15分鐘後即中斷聯絡失踪。正機師史可甫(J.T.Scoff)、副機師陳伯源及報務員王差利均下落不明。
年11月30日,中航C—47型56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途中失踪。嗣於12月4日由地面搜索救護隊在東經96‘01”、北緯27‘15”的森林中發現該機已焚毀。正機師安德遜(G.H.Anderson)、副機師張澤溥及報務員聞德彬均遇難。
因公殉職的中航副機師張澤溥
年1月6日,中航C—47型77號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該機4小時後失去通信聯絡後失踪。正機師寇卓恩(R.W.Coldern)、副機師鄭國威、報務員周文柟及練習報務員戴賡均下落不明。
同日,中航C—47型74號飛機亦由昆明飛往汀江。近3個小時也失去通信聯絡後失踪。正機師瓦倫(W.D.WarrenJr.)、副機師沈守進及報務員劉仰聖均下落不明。
年1月14日,中航C—47型70號飛機6時從昆明起飛,8時20分失去通信聯絡,在保山至騰衝間失事墜毀。正機師陶瓦森(Thorwaldson)、副機師周汝森及報務員郭容錦均遇難。
年1月16日,中航C—47型93號飛機裝載生絲和郵件由重慶飛往昆明。該機7時20分從重慶起飛,8時55分飛越威寧,13分鐘後通信聯絡中斷失踪,在昆明東約20英哩處摔毀。正機師黃兆基、副機師羅謙德及報務員陳鼎峙均無下落。
因公殉職的中航機長黄兆基
因公殉職的中航飛行報務員陳鼎峙
年1月17日,中航C—47型飛機由昆明飛往汀江。該機8時從昆明飛飛,在下關失事墜毀。正機師S.J.Ball、副機師朱新銘及報務員林長慶均遇難。
因公殉職的中航飛行報務員林長慶
年4月10日,中航C—47型88號飛機由昆明飛往西昌途中失踪。正機師W.H.Smith、副機師伍瑞良及報務員馮華植均無下落。
因公殉職的中航副機師伍瑞良
年5月9日,中航C—47型94號飛機由汀江飛往昆明,在班尼吐拉(Panitola)以南約1英哩處失事。正機師C.R.Hamall、副機師馮智軍均遇難,飛機全毀。
因公殉職的中航副機師馮智軍
馮智軍遺筆
中航致馮智軍親屬的信函
中航致馮智軍親屬的信函
年9月11日,中航C—47型號飛機由瀘州飛返汀江。該機下午6時45分從瀘州起飛,在飛行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絡。正機師R.L.Green、副機師張梓祥及報務員王作民均無下落。
年10月20日,中航C—47型號飛機由上海飛往香港,載有航空檢查所人員7名。該機7時20分從上海起飛,8時40分與南京電台通信後即失去聯係。嗣在浙江遂昌縣東北20英哩處發現該機殘骸,系觸村莊著火焚毀。村民7人死亡、4人受傷。正機師F.L.Higgs、副機師唐磯、報務員翁錫俊、機械員周淵、趙克非、楊其達及乘客7名均遇難。
年11月29日,中航C—47型96號飛機由昆明飛住汀江。因風向變化,飛行超過預定時間,結果燃油耗盡,於晚上8時30分在草壩附近墜毀。正機師黃景仰、報務員涂健跳傘脫險,副機師潘敬遇難。
(7)年3月10日—17日,中航執行加爾各答至吉大港包機運輸任務。
年4月7日,國民*府交通部*務次長彭學沛辭職,徐恩曾繼任,並兼任中航董事長。
年8月16日,李吉辰任中航總經理。
年1月9日,中航開闢重慶—漢中航線。同時,原有重慶—寶雞—蘭州航線改為重慶—蘭州和重慶—漢中—寶雞兩線,每兩週各飛行一次,自8月1日起改為每週飛行一次。自10月9日起漢中站撤銷,寶雞站移設西安,重慶—漢中—寶雞航線改為重慶—西安線。
年2月6日,沈德燮任中航副董事長,2月9日起兼任中航總經理。
年2月20日,中航恢复重慶—成都航線。
年4月2日,國民*府交通部長俞大維兼任中航董事長。
年4月16日至19日,中航代表劉敬宜出席在哈瓦那舉行的建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會議。會議主要草擬該會章程,作出關於會員資格的決議,建立業務諮詢委員會,選出9人組成的執行委員會。中航是該協會正式會員。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年9月6日,中航開闢重慶—芷江—柳州航線。
年8月,日本投降。中航陸續開闢新的航線及恢復因戰事而停航的航線。
年9月16日,中航恢复重慶—南京—上海航線。從11月15日起加降漢口。年10月1日起經停九江,同年11月27日起停止經停。年2月4日起使用DC—4型飛機增闢上海—重慶直達航班,每週三往返飛行一次。
年10月3日,中航的重慶—昆明—汀江—加爾各答航線中間經停站汀江改為緬甸的八莫。
年10月8日,中航恢复上海—南京—濟南—北平航線。從11月25日起加停青島,從12月7日起加停天津。
年10月16月,中航恢复上海—褔州—廈門—廣州—香港航線。年加停汕頭。
年11月9日,中航恢复重慶—桂林—廣州—香港航線。
年11月17日,中航恢复昆明—河內航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