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考地理年4月浙江省稽阳联谊
TUhjnbcbe - 2021/6/2 17:57:00
北京医院治雀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年4月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与蝗灾关联性最密切的是

A.旱灾B.鼠害

C.赤潮D.冻害

2、图示视线范围内分布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

A.季风区B.热带作物带

C.地震带D.石油带

据报道,无锡、南京、西安等20个城市入选中国服务业外包城市,作为国内服务贸易创新型发展试点城市,其中某城市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世界最大的湿地之城”等美称。完成3、4题。

3、最符合改名片的城市

A.哈尔滨B.长春

C.玉门D.大庆

4、该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最主要原因

A.环境污染严重,急需治理

B.城市转型、升级的需要

C.经济发达,资金充裕

D.校、企、*合作创新的需要

南京江北储能电站是我国首个梯次利用的电池储能电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梯次利用是指将新能源汽车等淘汰下来的“退役电池”进行返厂维修,达到可利用标准后,进行的循环使用。完成5、6题。

5、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A.建设周期长B.一次性投资大

C.占地面积广D.自然条件限制小

6、南京江北储能电站的建成,有利于

①增加电能供应

②保障电网稳定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降低发电成本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下表为-年重庆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hm2).完成7、8题。

7、关于重庆市-年土地利用变化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结构调整

B.建设用地先减后增产业结构调整

C.林地面积不断增加退耕还林工程

D.水域面积持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

8、国土资源部门实时获取重庆市土地利用情况主要依托于

A.RSB.GIS

C.GPSD.VR

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9、10题。

9、形成冰岛冰川分布如图所示的主要成因是

A.西南部气旋活动频繁

B.西南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C.西南部地势较陡,雪线较低

D.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下列宏观地形与冰岛形成一致的是

A.海沟B.海岭

C.海盆D.裂谷

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成为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图为某月6-8日锋线在某区域移动示意。完成11、12题。

11、关于该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雨区主要在锋后

B.暖气团位于锋面的下方

C.锋面与地面平行

D.锋前气团性质为冷气团

12、符合P低天气现象的是

A.8日气压最低B.8日云量减少

C.7日气温最低D.6日风力最大

位于四川西部的雅西高速(雅安至西昌)被称为“天梯高速”。雅西高速图示路段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构成。完成13、14题。

13、图示路段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A.气候炎热B.风沙漫天

C.冻土深厚D.地质复杂

14、雅西高速图示路段设计成双螺旋形状可以

A.减少跨越河流

B.避开高达山体

C.减缓路面坡度

D.降低工程造价

下图为年中国、德国、美国、墨西哥人口结构统计图。完成15、16题。

15、由图可知

A.①国出生率偏低

B.②国性别比失调

C.③国老龄化严重

D.④国人口增长快

16、图中①--④国以此为

A.中国、德国、美国、墨西哥

B.墨西哥、中国、德国、美国

C.中国、墨西哥、德国、美国

D.墨西哥、美国、德国、中国

右图为某区域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风化壳厚度最厚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8、③地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D.重力崩塌

我国某中学生通过测量竹竿与当地正午时杆影的长度,计算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并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下图。

19、该学生所在地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B.北京

C.西安D.哈尔滨

20、若在同一天中,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海口(20°N)的差值为ΔH(取绝对值),则ΔH

A.从清明到劳动节一直变小

B.从劳动节到夏至日一直变小

C.从夏至日到国庆节先变小后不变

D.从夏至日到国庆节先变大后不变

二、选择题Ⅱ

夏季绿洲农田不同高度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荒漠低。荒漠的高温气流被带到绿洲农田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该现象被称之为“冷岛效应”。完成第21题。

21、冷岛效应对绿洲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促使水汽凝结,增加年降水量

B.增大昼夜温差,提升农产品品质

C.晴朗天气增多,增强光合作用

D.抑制水分蒸发,促进农作物生长

下图示意服装业在甲、乙两个地区之间的转移。完成22、23题。

22、关于服装业在甲、乙两地区之间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扩大市场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保护甲地的环境

④甲地产业升级的需要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3、关于服装业转移对甲、乙两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甲地工业化水平降低

B.导致甲地人口大规模迁出

C.促进乙地逆城市化的发展

D.促进甲乙两地的经济合作

灵渠凿于秦代,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灵渠分水坝设计为高2.24米的“人”字滚水坝,其将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过南渠入漓,七分通过北渠归湘。下图为灵渠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人”字滚水坝最可能的影响为

A.增加洪水期北渠的输水流量

B.减少南渠的泥沙淤积

C.减小湘江故道水量季节变化

D.增加河水对坝体侵蚀

25、北渠航道如图设计的作用主要是

A.降低水流速度

B.减轻泥沙的淤积

C.缩短航行距离

D.增加枯水期流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大理古城位于洱海之滨,地表多为洪积冲积物所覆盖,古城西部现存部分水碓、水石磨等古代生产工具。苍山十八溪指发源于点苍山,自西向东汇入洱海的十八条溪流。近年来,部分溪流实施了河道硬化工程。河道硬化就是将自然河道的土质河床,用混凝土板或者石块铺砌,称为人工硬河床。图1为苍山十八溪分布示意图,图2为河道硬化景观图。

(1)苍山十八溪因降水分布_____,流速_____,水土流失严重。(2分)

(2)说明苍山溪流对大理古城形成的作用。(4分)

(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河道硬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美国局部地区简图

材料二年8月12日美国洛杉矶发生森林大火,燃烧了约一万英亩的林区。

(1)图中阴影区域所属的农业带为____。科罗拉多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核心是_____。(2分)

(2)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类,洛杉矶发生的森林火灾属于______灾害,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从生物的角度,评价该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岛附近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图1为中国缅甸部分地区及中缅油气管道图,图2为管线首站示意图。

材料二中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缅油气管道、皎漂燃气电站等先导项目和示范工程后,年1月中国和缅甸双方统一统筹推进皎漂、仰光新城、铁路、公路、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

(1)从皎漂港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作为该油气管线首站的优势条件。(4分)

(2)简析该油气管线从中国贵州至重庆段输送石油而非天然气的原因。(3分)

(3)说明将交通作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由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组成,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天然大型平原洼淀。白洋淀在第四纪因地质构造上的渤海凹陷,由于黄河与海河水系作用下由海而陆,由陆而湖,最终河水遇此滞留而成。淀中生长的芦苇曾经是当地农民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近年来,白洋淀秋冬季却出现大量芦苇弃收、倒伏水中的现象。图1、2为华北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拥有鲜明特征: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型嶂谷相连成套。泉水从崖壁顶端汇汲成流从崖壁处成瀑倾斜入湖,又因特色的“Ω”形的嶂谷,瀑布泄落过程中如一道屏障与嶂谷之间流出很大空间。图3、4为嶂石岩地貌图。

(1)分析白洋淀景观的形成过程。(5分)

(2)简述近年来白洋淀芦苇弃收、倒伏水中的原因。并提出资源化利用芦苇的措施。(4分)

(3)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Ω型嶂谷的形成过程。(4分)

年4月稽阳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2分,共4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A

蝗灾一般与旱灾相伴而生。

2.A

图示地区都有风向的季节性改变,故图表示的是季风区地理分布

3.D

大庆(油田),是最符合该名片的城市。

4.B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要点。

5.D

抽水蓄能电站需要修建多个水库,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影响大。电池储能电站可以布局在城郊,一般几个月就可以建成投产。

6.C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只是通过储存电能,对电能进行调节,能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南京江北储能电站将新能源汽车等淘汰下来的“退役电池”进行再利用,能减少废旧电池的污染。

7.D

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建设占用,A错。建设用地持续增加,B错。林地面积先增后减,C错误。水域变化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正确答案是D

8.A

国土资源部门实时获取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的最快速有效的技术是RS。

9.A

南部冰川多,表示降水多,受西风与气旋的影响较强

10.B

海洋中的生长边界。

11.A

根据图中指向标,推断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雨区位于锋后。此锋面为冷锋。

12.B

据图判断,6日P地为冷锋过境前;7日P地经历冷锋过境天气,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变化;8日冷锋移走,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3.D

四川西部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工程建设难度极大。图示路段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海拔在米左右,气候炎热、风沙漫天、冻土深厚与区域特征不符。

14.C

雅西高速图示段设计成双螺旋形状,路程延长,路面坡度减缓。由图可知,跨越河流的次数增多,隧道数量增加,工程造价明显增多。

15.C

①国少年儿童比重高,说明出生率高。②国各年龄段,男女比重相当,性别比合理。③国老年人口比重高,说明老龄化严重。④国少年儿童比重较低,人口增长速度慢。

16.D

四个国家相比较,①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为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符合墨西哥的特征。②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相差不大,出生率比较稳定,符合美国的特征。③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人口年龄结构最老,为典型的“低-低-低”模式,符合德国的特征。④国在30-34年前和45-49年前各有一次生育高峰。

17.A

由图可知①地的水热条件最好,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可能最厚,故选A。

18.C

由图可知③地年降水量低于mm,为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为风力作用,故选C。

19.B

3月21日为春分日附近,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由正午太阳高度为50°,可算出该学生所在地的纬度为我国北纬40°,故选北京。

20.D

从图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可认为直射点均匀移动。从清明节(4月4日)到劳动节(5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概从3.7°N往北移至10.5°N,△H不变,故A错;从劳动节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从10.5°N往北移至23.5°N,△H先不变,后变小,故B错;从夏至日到国庆节(10月1日),直射点大致从23.5°N往南移至2°S,△H先变大后不变,故C错,D对。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D

绿洲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不易降水,A错;冷岛效应在绿洲中是昼夜都存在,所以不会造成昼夜温差增大,B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不是因为冷岛效应,C错;由于冷岛效应,白天形成温凉的小气候有利于生物生长,而夜间对植物呼吸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植被有机物质的积累。

22.C

从图可知,8年甲地只保留了研发中心和研究院所,可知甲地比较发达,乙地比较落后,甲地的生产厂转移到了乙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甲地产业升级的需要。甲乙两地原来就有生产厂,所以服装业在甲、乙两地区之间转移没有扩大市场。服装业没有污染,故转移的原因不会是为了保护乙地的环境。正确答案是C。

23.D

甲地服装业的转出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不会导致大规模人口迁出,相反因甲地经济发达,人口迁入比较多。甲保留研发中心和研究院所,而乙专注于生产,两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利于加强甲乙两地区的经济合作。正确答案是D。

24.B

“人”字坝高2.24米在枯水期可以拦截湘江水,丰水期湘江水可以从坝顶溢流,从湘江故道流入湘江下游。所以洪水期增加的是湘江故道的输水流量。A错;“人”字坝使进入南渠的水量比较稳定,从而增大了湘江故道的水量季节变化。C错;设计为人字坝减少了河水对坝体的侵蚀,D错;坝体精确分流,使得入南渠水仅占3成,而且坝体可以一定程度上拦阻泥沙,减少南渠泥沙淤积,B对。

25.A

由于“人”字坝的修建,加大了湘江故道的落差,船只无法越过“人”字坝进入南渠。另外开凿一条弯曲的北渠作为航道,既能减小大坝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降低水流速度,又能稳定水量,确保通航的连续性,实现船只航行的目的。

三、非选择题部分

26.

(1)集中快(2分)

(2)提供水源;上游流速快,提供水力;便于防卫;在洱海西岸形成洪积平原。(4分)

(3)河道硬化,下渗减少,流速加快,洪灾危险增加;溪流中生物减少,自净能力减弱(4分)

27.(1)水果和灌溉农业带水资源的综合开发(2分)

(2)生物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高温、干燥;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4分)

(3)不利: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人员和动物伤亡;动物失去栖息地,威胁动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

有利: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控制病虫害、鼠害等。(4分)

28.

(1)离波斯湾近(1分);近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1分);邻近中国西南地区,油气输出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运输距离(1分);缅甸西海岸重要港口(1分)。

(2)北侧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1分);石油资源短缺(1分),而市场需求量大(1分)。

(3)港口建设,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1分);油气管线建设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分);铁路建设,有利于长距离运输(1分);公路建设,灵活方便,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1分);形成水陆联运通道(1分)。

29.

(1)地壳运动沉陷(1分);黄河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1分);黄河与海河流水沉积形成华北平原(1分);河水漫衍,在地势低洼处储水成湖洼(1分);后期人类的继续改造(1分)。

(2)芦苇的经济价值降低,收割芦苇所需劳动力成本增加。(2分)延长产业链,发展传统苇制品、装饰品、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等;发展白洋淀芦苇新型特色旅游。(2分)

(3)沉积作用形成不同岩层(1分);地壳运动,地层阶段性抬升(1分);沉积岩层岩性不同,上部岩层坚硬,下部岩层较疏松(1分);温带季风气候下,风化与流水侵蚀作用差异,导致形成Ω型嶂谷(1分)。

本页链接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年4月浙江省稽阳联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