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许均铨短篇小说房东原来在船上
TUhjnbcbe - 2021/5/17 16:41:00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小说]

房东原来在船上

许均铨

20世纪80年代,缅甸仰光(BurmaRangoon,现改为MyanmarYangon)内河码头。

公历三月上旬至中旬(缅甸12月初一至十五),是缅甸佛教徒朝拜摩定菩萨(Mawtinpagoda)的月份。

某年三月中,仰光码头有一艘内河客轮上的高音喇叭正在播放着轻松的缅甸歌曲,码头上站着五位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都已五、六十岁,身穿传统短领男式白衬衣,外套一件缅式棕黄色无领外衣,下身击着各不相同的深色的笼基(缅语:男性纱笼),脚穿绒布质料的人字形拖鞋,胸前戴着一束有鲜花、丝带制成的襟花,正在欢迎香客、游客上船。这是一艘由佛教团体承包,专程到摩定菩萨上香、拜佛的不定期客船,这一批有多位香客、游客。

谭德才,一个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身高一米七二,长得英俊潇洒,穿一件白色衬衣,下身击一条黑、棕、白三色间隔的笼基,脚穿一双绒布质料的人字形拖鞋,手提一个略大的黑色旅行袋,左手无名指上戴有一枚镶嵌红宝石的戒指,走在他身旁的是一位22岁的阮惠琼,高约一米六,上身穿一件带碎花淡黄色的短袖上衣,下身击一条淡蓝色特敏(缅甸:女性纱笼、也叫筒裙),脚上穿一双绒布质料的人字形拖鞋,手里提一个略小的深棕色旅行袋,她左手戴了一枚蓝宝石的戒指,双双走入仰光内河码头,登上这艘去摩定菩萨上香、拜神的内河轮船。

下午五点,船很快离开仰光码头,谭德才和阮惠琼站在船头,看着码头的风景。楼房不高也不多的仰光市,在合欢树、椰树、木棉等树木的点缀下,如一幅巨大的图画,而金光闪闪的瑞德贡大金塔(ShweDagonpagoda),是最美的焦点。

“我特别喜欢在船上看仰光风景,尤其是见到瑞德贡大金塔,每次感觉都不同。”谭德才用广东台山话对身旁的阮惠琼说。

“我也是。去年同妈妈去渺名(Myaungmya)市,印象最深,那一次也是天气晴朗,大金塔也像今天一样,闪闪发光,这景象是缅甸独有的。”阮惠琼也用广东台山话回应,秀丽的脸上有一种回忆的表情。

“能建这么宏伟的大金塔,可见当年缅甸国力之强盛。”谭德才说。

轮船很快进入敦德运河(TwanteCanal),两岸是农民的田庄,长着各种蔬菜,以包菜、葫芦为多,这是缅甸民族的主要蔬菜。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船上的灯亮了,船很快进入伊洛瓦底省,也就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这是缅甸著名的米仓,也是世界著名的产米区。

仰光市瑞德贡大金塔

船仓突然热闹起来,谭德才和阮惠琼才发现,船仓转眼变成了一个大型投注场,缅式、中式、西洋式的*博道具全部亮相,原来这条船还有另一帮神秘的人物,人数还不少。投注的欢呼声、失望的叹气声、男女叫声混合在一起,这条船一下子成了另一个*博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乘客集中在这里。

“缅甸禁*,*府严禁各类*博,有一定的收效,可这帮人竟然会想出用「*船」开*,而且还是以拜佛名誉租下的船。”谭德才小声对阮惠琼说。

“*输了怕不怕打架?我们去吃晚饭吧。”阮惠琼有点惊慌失措,小声地谭德才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应该不会吧,这是佛教团体组织的拜佛团,朋友叫我买票时,没说有这么一个内容,今天长见识了。”谭德才说完与阮惠琼双双走到船尾部的餐厅。

他们点了咖哩螃蟹、咖哩虾,配有生黄瓜、烫煮的空心菜、葫芦粉丝胡椒鱼汤等,加上优质米饭。品尝内河轮上的缅式晚餐之后,他俩走到船仓外,轮船将他俩带入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一个物产丰富的省份,河流两岸是茂盛的各类热带植物,村庄的茅屋,透出点点灯光,忽明忽亮,偶有犬吠声,此时特别动听,田野中有一片火光吸引他俩的视线,烟雾迷漫,原来是农人在烧稻草做肥料,天上挂着新月,不太亮,照得大地蒙眬,更添诗意,这对恋人在宁静的夜晚,沈醉在爱的世界。

轮船在渺名(Myaungmya)市码头有短暂的停靠,江面开始宽起来,轮船进入较宽的勃生江(Patheinriver),之后见到航积岛(Thagyiisland),这是伊洛瓦底江口最大的一座江心岛,长达26个钟头的行程,到达克帽码头。已是傍晚,有一半乘客马上步行去拜神,谭德才和阮惠在船上过夜,第二天一早坐汽车到摩定佛塔。

摩定佛塔(Mawtinpagoda)约高40英呎,建在缅甸摩定逊(Mawtinzoom,缅语:逊,即角。)的一座约英呎高的小山岗上,俯视印度洋,传说此塔内珍藏佛释迦牟尼佛的数根佛发,据说在缅甸佛塔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仰光素勒金塔(Sulepagoda,华人也叫白塔仔,此塔过去是白色塔身,现在已全镀金身。),名列第二,排在瑞德贡大金塔之前。

摩定佛塔

清晨,谭德才和阮惠琼随拜佛团的成员上摩定佛塔,买了贡品,有一份糯米饭、饼干、香蕉、葡萄、一支腊烛、一支香。他俩虔诚地膜拜摩定佛塔中的诸神,保佑他俩及所有亲友平安,健康!

谭德才和阮惠琼站在塔上,映入眼中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南面是安达曼海(Andamansea),西面是孟加拉国湾(BayofBengal),大海背后就是印度洋,“安达曼海中有一科科群岛,岛上建有一座终身监狱,无期徒刑的罪犯都送到这里,应该就在那个方向。”谭德才指着前方对阮惠琼说。

“走走,一大早就讲什么科科群岛、终身监狱的,大吉利是!”阮惠琼拉着谭德才就向另一方向走。

“奥莱乌!没想到在摩定角相遇。”一个清脆的女声,在他们背后讲了一句缅语,谭德才和阮惠琼不约而同地回头,奥莱乌是谭德才的缅文名字。

站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巴玛族女子,清秀可爱,旁边是一位中年妇女,年近五十,穿戴高贵,是一对母女。

“原来是阿姨和玛丹盛,你们也到了摩定角?”谭德才有礼貌地回答,并介绍了阮惠琼的缅甸名字:密密勒。

他们四人边走边用缅甸话交谈,摩定塔上人挤人,还有不少香客在塔上睡觉,过了一会,玛丹盛和母亲见到她们的三个同伴,与谭德才等分手。

“她们是什么人?看起来她们跟你很熟识,好像比我更熟识。”阮惠琼带有追究的口气问谭德才。

“迟一点再说,我没想到她们也在船上。”谭德才小声说。

“不会是你的前女友吧?”阮惠琼有醋意。

“说到那去了。”谭德才知道刚才玛丹盛与他过于热情的对话,阮惠琼根本插不上话,这使阮惠琼很不开心。女性就是如此,在她的世界,容不下另一个她,包括讲话。

“不想说可以不说。”阮惠琼醋劲有点加大了。

“怎么会不想说呢?她们是我房东,我们在仰光市区租她们的店做生意,我没想到,原来房东在船上。”听谭德才说完后,阮惠琼心情略有好转。而谭德才已想到房东明、后天一定会找他。

他俩从摩定佛塔下来,脱了鞋,拿在手上,赤脚走向海滩不远的一座海心塔,这是建在一块巨礁上高十多米的白色佛塔,整座塔是一条盘坐的缅甸龙(缅甸龙与中国龙外形不同,缅甸龙没脚。),龙头在塔顶,此时正值退潮,可以徒步走到塔下,他俩在摩定塔上已买好贡品,虔诚地膜拜龙神。

“听说涨潮时这座塔如浮在海面,故有水中塔之称,也有佛教徒在涨潮时涉水到塔下拜神。”谭德才对阮惠琼说。离开水中塔,他俩坐上一辆用一块简易的竹帘代替帆布,残缺不全的吉普车,在退潮的海滩上行驶,是专门载游客到蛇山,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谭德才和阮惠琼如果在仰光,绝对不会坐这吉普车,现在不得不坐上去,没有其他选择。当阮惠琼看到玛丹盛也在吉普车上,而玛丹盛一下子又跟谭德才接上话题,一说没完没了,并且像是故意做给阮惠琼看,阮惠琼是这样认为,她心底的醋坛子又打破了,一路上她不说一句话。

蛇山海滩,即无山也无蛇,当地居民不多,此时朝阳初升,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谭德才和阮惠琼的前方,是一望无边的大海,白色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冲向岸边,整个海滩清洁到没有一个塑料袋、啤酒瓶、饮料瓶之类的人造垃圾。海边一块礁石上建有一座小塔,是唯一的建筑物,回头看背后,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椰林,成千上万株椰子树,成为一堵天然的屏障。这地方没有酒店,一年中只有十五天有缅甸旅客到这里来,是一个没有人造垃圾,没有污染的海滩,尤如仙境般的风景区。

海滩边有商人专门在此准备了数千只充足气的汽车内胎,出租给游客,此时海中已有不少人在晨泳,海面上散落着不少黑色内胎,而人则坐在内胎上,一个大浪冲到岸边,也把海面上所有的冲浪者抬起,海面上发出一阵阵的尖叫声、欢笑声、海浪拍岸声、加上数以万计的椰叶在风中摇晃发出的哗哗的独特声,汇成一支优美的「摩定海滨交响乐」。第一次到蛇山海滩的谭德才和阮惠琼,尤如置身于一个没有桃花的世外桃源,阮惠琼原本不快乐的心情有点好转。

他们迫不及待换了泳装,租了两个汽车内胎,双双走到海边,一起跪下,怀着对大海的敬畏之意,向大海叩了三个头,然后才慢慢走入水中,慢慢游入大海。

“我第一次享受这种腾云驾雾之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这跟在仰光市郊的燕子湖(茵雅湖)游泳完全不同,开心吗?。”谭德才在离海岸几十公尺的海中问阮惠琼。

“是很特别,也很开心,我们像海中的一片树叶,可我有点怕,飘出去怎么办?”阮惠琼终于说话了。

人们在波浪中找到欢乐,在海面上的忽起忽落使谭德才感到像商场上的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此时他俩手牵手在海面上双双戏水,半个钟头后,海浪渐渐大起来,一阵欢呼声在海面响起,一个巨大的浪冲来了,他俩被抬高,谭德才在巨浪中翻倒落水中,海水进入眼里,刺痛难受,大浪把他俩冲散了,谭德才看到隔几公尺的阮惠琼惊慌的面孔,他努力游过去,一个大浪又冲来,谭德才又被大浪打翻,他浮出水面,与阮惠琼相隔又多了几公尺。谭德才一边大叫:“不要害怕,往岸边靠。”一边努力向阮惠琼的位置游动,好不容易,他俩终于靠拢了,花容失落的阮惠琼紧紧抓住谭德才的手说:“我害怕,我不玩了,上岸吧。”

谭德才正在享受腾云驾雾的感受,意犹未尽,见到眼中有泪的阮惠琼的样子,一时间意兴阑珊,他们一起往岸边游去,花6缅元到简易的临时浴室清洗身上的海水,沐浴梳洗后,他俩在一个小店休息,买了两个青椰子,每个4元,小贩提供当地出产的芦苇管做吸管,可以说是最环保的饮料,他们感觉这里的青椰味道没有仰光的甜美。喝完椰汁,他俩还买了用青椰叶编织的帽子,各戴一串贝壳项链,在海滩上散步。

“我们是来摩定角拜神、旅游,你的房东来做什么?不会是来*博吧?”从惊惶失色的海中回到陆地上的阮惠琼,此时对玛丹盛的醋意也跟随着恢复过来了。

“应该也是来拜佛的吧,缅甸人在拜缅甸神方面,比我们华人更虔诚,有的缅甸人的人生目标是拜遍14个省(Division)、邦(State)的神灵。”谭德才说。

“她们不像是这一种高层次的佛教徒。”阮惠琼带有不屑的语气说完之后,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在你眼中,我和玛丹盛比较,谁更漂亮?”她双目注视谭德才的表情。

“你有华人女子的美,她有巴玛族女子的美,你们是各有各的美。”谭德才说心里话,他不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如果他不喜欢一个人,就不讲这个人的任何事。

阮惠琼了解谭德才,她心里也承认玛丹盛有她独特的美,可在种族、肤色上自己有更多的优势,想到这一点,她的心也就坦然多了。

从蛇山海滩回摩定佛塔的路,因为涨潮,吉普车不能开,头戴一顶椰叶帽,胸前垂着一串贝壳项链的谭德才和阮惠琼,手牵手走在海滩上,阮惠琼很开心,想起早上坐车遇到玛丹盛的情景,她心里还生气,这是他俩的世界,也是恋爱以来最长时间的手牵手,那吉普车不坐也罢。谭德才感到阮惠琼很开心,话也多了,可他不知道她因为什么突然开心。

到摩定佛塔,他俩都感到脚根痛,听到《甜蜜蜜》华语歌曲,他俩就走入这一间播放歌邓丽君的歌曲的冷饮店,坐下喝甘蔗汁,店主看样子像华人,热情地用缅语向谭和阮介绍:“前方海中的就是著名的龟岛(Lateisland),以前游客可以租船上去玩,龟岛,是因为大量出产龟蛋而闻名,早年仰光市场上出售的龟蛋有一部份就产自龟岛,现在已无龟蛋出售。龟岛现在已不向游客开放,易名为公主岛。”

摩定佛塔

当天傍晚,客船离开码头,回程途中,阮惠琼在上卫生间后,小心翼翼地走入船仓,看到一个井然有序的大*场,她站在*客后,不是看*客下注,而是在看人。看一阵就转到另一围,她不会*,也不想*。她一围一围地移动,当她转到其中一围时,眼睛突然发亮,她见到玛丹盛的母亲在下注,接着也见到玛丹盛在旁边,她有如发现新大陆般的吃惊,这可是一个特大秘密,如果告诉谭德才听,一定吓他一大跳。她见到玛丹盛的母亲又输了,眉头深锁的样子,任何人都看出她脸上的极度失望。阮惠琼不敢再往下看,心跳莫名其妙地加速,她怕玛丹盛见到自己,低头快步退出这个移动的*场。

第二天早晨,谭德才在餐厅点了早餐,是印度炒饭,正在等阮惠琼,女孩子一早要打扮,梳洗也比男子慢。

“奥莱乌!要跟你单独讲一句话还真不容易,你的皇后一分钟都不肯与你分开。”玛丹盛在餐厅对谭德才说。

“是玛丹盛,一起用早餐。”谭德才马上要再点一份早餐,被玛丹盛制止。

“长话短说,妈妈说想请你先支付两个月的房租,她想翻本。你要快,你的皇后见到我在这里,会打破醋坛子。”玛丹盛说完后还有点得意的表情。

“玛丹盛,有谁出门带这么多钱?先拿一个月的吧。”谭德才心里不爽,在餐桌下点了一迭钞票,交给玛丹盛。玛丹盛接过钞票,也不点数,塞入她的手袋,然后向谭德才挥手,快速离开餐厅。

不久,阮惠琼到了餐厅,一言不发,就开始吃早餐,谭德才感到一头雾水,她怎么啦?他也开始吃炒饭,过一会,他问:“为什么不开心?”

“你的房东在船上,我能开心吗?”阮惠琼边吃边说。

“这条船有几百人,你理他谁在船上。”谭德才说。

“我知道这一次受这么多的气,就不会坐这只船。”阮惠琼说。

“又受了什么气?”谭德才怀疑她见到玛丹盛来过。

“为什么不约她们母女一起吃早餐?她为什么一大早就偷偷摸摸地来见你?你给她什么?”阮惠琼责问。

“她敢跟你一起吃早餐吗?你看你生气的样子?有多凶。她刚才来向我预支下个月的房租,大概*博输光了。”谭德才说。

“你知道她们*博?”阮惠琼吃惊地望着谭德才,她原以为向心上人说出一个特大秘密,让他吃惊,没想到不是秘密。

“玛丹盛她们原本是富裕人家,社会地位也高,要不然怎么会在市区中心有住宅。到她母亲一代,就不务正业,在缅甸这个禁*且不开放的国家,她们竟能找到各种*博场所,家产输光了,她们的房子只有居住权,产权属*府,要不早就给她们卖了。”谭德才说。

阮惠琼呆了,忘了吃炒饭。

“我们华人在缅甸是白手起家,靠艰苦创业生存下来,我们家族是禁止*博,你知道的。我们不讲别人的事好不好?”谭德才说。

阮惠琼心里一下子舒畅多了,玛丹盛样子长得再美,也不是自己的竞争者了。谭德才讨厌*博,他认为想靠*博生活的人,在缅甸华人社会,不会受人尊敬。有那一个父母会把女儿嫁一个“靠*为生”男子?谭德才更不会接受一个*博的岳母,这一点阮惠琼再清楚不过。

“这印度炒饭的味道不错。”阮惠琼心情好了,舌头的味觉也因醋意的消失恢复过来。

谭德才摇摇头,要了解阮惠琼还真不容易,要让她开心不难,让她不生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她生气时,解释得清楚,也就没事。谭德才此时感到女孩都这么难理解,女人就更难理解了。谭德才经摩定角旅游后,找到人类社会中女孩莫名其妙生气专辑中数万个理由中的一个答案。

岸边是一尊白色的大佛,立在江边,没有庙宇,站在船头欣赏风景的谭德才和阮惠琼双双合掌遥拜大佛,见到这尊大佛,就说明船很快到仰光了。

这大佛原本有庙宇,庙宇被雷击毁,当地居民又再建庙宇,庙宇又被雷击毁,当地人就没再建庙宇,这尊大佛从此此日晒雨淋。

“做人不易,成佛也难啊!”谭德才遥拜完毕后突有感慨地说了一句。

流动*场早就在几个钟头前收场,船上有人高声用缅语说了一句“瑞德贡大金塔”,船上有一阵欢呼声,瑞德贡大金塔出现在视线内,谭德才和阮惠琼也有一阵兴奋感。

谭、阮两家原本是世交,祖先在祖居国就有往来,一百五十年前移住仰光,两个家族已生活了六代人了,谭德才和阮惠琼还会讲家乡话,还懂少量的华文。仰光是他们的生长的城市,五天的旅游,他俩到了缅甸伊洛瓦底省的最南端,了解了缅甸一小部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对方。

香客、旅客陆续下船,阮惠琼在码头见到玛丹盛,热情地跟她招手告别,玛丹盛也以甜美的笑脸告别,谭德才见此情景,呆了一下。

女孩的心情忽冷忽热、忽晴忽雨,这是一门最高深的气象学,谭德才是这样想。他牵着阮惠琼的手,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他们熟识这里的一切,这是他们的城市,这里有他们的家。

出租车载着谭德才和阮惠琼快速离开码头,消失在城市的深处。

仰光市中心素勒金塔

作者简介

許均銓,中國澳門人。年12月31日出生於緬甸仰光市,祖籍廣東台山。著有小說集《澳門許均銓微型小說選》、《一份公証書》、《西蒙的故事》、《浪漫禁區的情愫》;著有散文集《驛站的歲月》、合編著《緬甸佛國之旅》、《歸僑在澳門》;主編《亞細安現代華文文學作品選?緬甸卷》、《緬華文學作品選》第一期至第六期、《緬華筆會會員詩書畫作品集》、《佛國風光──緬甸風情攝影詩詞書法集》、合主編《緬甸華文文學藝術論文集》、《慶祝中緬建交70週年緬華筆友協會會員詩詞書畫作品集》等。榮獲第15屆亞細安華文文學獎、澳門文學獎等二十幾個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均铨短篇小说房东原来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