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上世纪四十年代,杨伯方和一代青年学生为了革命信仰,响应国民*府,"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加入国民革命青年军,远征缅甸对日作战。战后,很多不愿意回国打内战而留在缅甸,流落异乡。.他们多数人穷其一生,至死不能落叶归根,返回故土。
到六十年代,有一伙中国知识青年,为了实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来到缅甸,参加缅甸共产*领导的游击队——人民军。
“果敢王”彭家声
导读:主导缅北未来几十年的风云及影响了缅甸近代史的人物,他们被合称为“缅北三杰",分别是——“果敢王”彭家声、“鸦片将军”罗里汉、“毒品大王”坤沙。
提出要求给予“*治避难”。中方派中国人民解放军临沦三分区李付参谋长(即后来部队访问组的李付组长)出面洽谈,因此人是彭家声的旧识,谈得到非常顺利,中方痛快接受彭部一百六十多人避入中国。
在缅甸*府的炒作下,彭家声成为了“民族英雄”、第一个和*府和解的人民军高级将领,其他部队纷纷仿效倒戈,从而导致缅甸共产*武装斗争的终极。在后来中国*府发岀了“关于严格禁止缅甸共产*66名叛徒进入中国国境的通知”里,彭家声排名第一。
年11月22日彭家声在第四特区部队的支援下反攻果敢,缅甸*府军“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杨氏不敌,不得不逃入缅军控制区。12月20日,缅甸*府和彭家声达成协议.承认彭重掌果敢*权。
千秋功罪谁人评说
上接:仅用了四小时兵变成功。宣布成立“猛固民族保安军军*委员会”,同时发布了《告战士同胞书》、《和平宣言一一施*纲领》、《公告》三个文件。(在战乱中杨茂安的四子师师长杨克勋阵亡,杨部元气大伤,要恢复往日实力看来已不太可能。到年9月,“猛固民族保卫军”又出现了一次“内讧”事件,副司令洪老四,联合另一个副司令李尼门出钱招募了数百名中国边民和在云南边境地区打工的年轻人,经过简单的训练后,即发给迷彩服和枪支组成雇佣军,发动了旨在推翻保卫军司令孟撒拉的“勐古兵变”,并顺利地将其抓获。而孟撒拉的支持者们,当天就将其救了出来,同样招募大批雇佣军。这样双方数千名武装人员开始不断在勐古地区的山上和缅中的界河边发生激烈战斗,大量伤兵和被流弹击中的居民被送医院救治,幸存者纷纷扶老携幼逃往勐古河对岸的中国芒海镇避难。正当李、孟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两败俱伤时,一直隔岸观火的缅甸*府国防军认为时机已到,于是火速派出早已准备好的部队开进,包围了勐古地区,抓捕了孟撒拉。年11月24日,*府军设下骗局,通知冲突双方领导到“黑勐龙镇”在*府军主持下进行谈判。然而,就在谈判会场将到会人员及勐古城附近的兵变的叛军首领(含雇佣军)一口气全部击毙消灭。随后,*府军全面收复勐固,“和谐”掉了原来缅共北方分局所在地,最早的解放区——勐古特区。据当时中缅边民中流传的信息:去勐古参加李尼门或者孟撒拉的雇佣军打仗,每天“工资”元至元人民币:也有说给3万元人民币的,先给1.5万元“订金”,打完仗再给另外的1.5万元。然而兵变失败后,洪老四等人下落不明,被招募的雇佣兵基本都还没有拿到“工资”,尤其许多战死的家属不但“抚恤金”不见踪影,连尸骨都难找回。年11月22日,彭家声在第四特区部队的支援下反攻果敢,缅甸*府军“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形式上不表态、不介入,暗中注视事态的发展,静观其变。杨氏不敌,在兵败如山倒之前,遂将原缅共时代留下的所有军火全部送交*府军(据说还能够装备五个正规团),彻底地失去了民心,不得不逃入缅军控制区。12月20日,缅甸*府和彭家声达成协议.承认彭重掌果敢*权。经过几次内讧,果敢元气大伤,而且缅*府军6一7个快速机动营的部队乘机开进果敢,控制了老街至清水河几乎所有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埋下了此后的重大隐患。刘国玺还是留了下来,岀任了特区新*府的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局局长。不久刘三嫂托人带信到仰光给笔者,说有急事,叫上来果敢一下。笔者才到,三嫂就到宾馆兴师问罪,说刘国玺准备纳妾,有人跑去告诉她,说是本人拉的线做的媒。本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只好找刘问个明白。据刘国玺称,关于纳妾倒确有此事,对方是一个从中国江西景德镇来推销瓷器的年轻妇人,是个寡妇,还带有一七、八岁的女儿。一开始是找他租借门前的空地,用以摆放大小瓷器以便销售,由于市场原因,经营一直不见起色,就连谈好的租金也无法按时交付。所以经常来恳请延迟,一来二去,刘不禁对其深表同情,而此人还颇有几分姿色,时间一长,自然就有些眉来眼去。不久前仰光一位朋友(非笔者)到果敢时,见此情况,就从中凑合,双方自然同意,据说已经准备办事情了,可你三嫂哭哭而闹,没有办法,只好摆一下再说。刘得意洋洋,毫无遮掩,还吩咐警卫员带笔者前去看看此妇人,帮他拿拿克子。本人搞得哭笑不得,只好跟随其警卫员到那妇人摆瓷器的地方,正好碰见。人确实长得不错,30岁左右,穿着打扮也还得体,听说是来的是刘的亲戚,她表现得很热情。说了几句话,笔者借口有事,赶快告辞,回去向三嫂说明情况。不料刘夫人不依不饶,非要拉笔者去找彭主席(家声),无奈之下,只好同行。来到彭主席家,三嫂哭哭涕涕说明来意之后,主席立马叫人把刘国玺找来,见面就破口大骂:“他妈的,为兄多少年前就叫你纳妾讨小,你非要装正经、装情种,就是不干。当时讨了,不就没有这个麻烦了。我们果敢官家,谁不讨几房夫人,不然人家还说你没有本事,不是好男人嘞。好了,你也到了这把年纪(那年刘45岁),当着大家的面发个誓,就此一个,以后不准再讨小了,让三妹放放心。”一席话说得众人瞠目结舌,此事就此定论,塞得三嫂无话可说。不久刘国玺堂而皇之地把小寡妇讨入家中,就在一个院中一起生活,而且还让她当了家中主管。为此三嫂从此不问家事,每天吃斋念经,连佛堂门都不愿意出来,说是省得看着心烦。(彭主席更厉害,三个老婆都安排在一个大院中生活,其中两个小的,还是两姐妹呢。)彭家声重新执*后,努力保持与缅*府和平共处状态,果敢进入和平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联合佤联军、掸东军和克饮新民主军等原缅共分裂武装组成“和平民主阵线”,并出任该阵线主席,增强与缅*府抗衡的实力。年果敢宣布全面禁绝鸦片,马上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特区*府控制着一大片地区和几十万老百姓,需要一支部队保护地区的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就必须有巨额经费的支持。如果没有替代性开发项目,部队和人民,将会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光靠果敢有限的资源及缅甸*府少得可怜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于是果敢在中国云南地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下开始发展替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积极开展与中国的边贸往来,但由于幅员狭小、基础薄弱,使果敢地区经济一直无法发展起来。现控制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2万,武装力量余人,其中正规军队余人。彭家声现在有13个子女,5男8女:长子彭德仁(大顺),任同盟军的副司令,管经济、外交:老二彭德义(卫国),任旅长,老三彭德礼,管财*及果敢银行,长女彭新春,下嫁“四特区”主席林明贤。年,果敢突然爆发8.8事件,先系缅甸*府利用修宪要强行收编“果敢同盟军",被彭拒绝,后又以缉毒为名查封特区军械修理厂遭到果敢方面拒绝,双方处于对峙状态,继而*府军强行接管老街边境口岸,后逐步演变为果敢第三次内讧;果敢盟军副司令白所成、县长米晓庭、*府秘书长刘国玺、执行委员李洱发动“兵谏”,在缅甸*府扶植下成立了以白所成为“主席”、刘国玺为“副主席”的果敢临时*府。彭家声两兄弟及其家族成员下落不明,缅甸*府在全国范围内对他们发出了通缉令。有人说他们已经遇难,也有人称在老挝见到他们……众说不一,不管怎么样,也许他从此真的退出了果敢的历史舞台,也许他还会如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再次复出,可能吗!彭家声的一生,外界评价争议颇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贬皆有。有人说他是继坤沙、罗兴汉之后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却是在缅北各个特区提出禁毒主张的第一人,并且领导果敢的确根除了罂粟种植;有人说他性情多变、独断专行,但特区*府在他的领导下却能安宁稳定运作如常;更有人说,他是共产主义的叛徒,导致缅甸共产*的彻底终结,但他也是第一支与缅甸*府达成停战协议的民族武装,并带动其他民族武装走上和平道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一直坚持维护果敢的民族利益,虽然抗击*府军达数十年之久,但为果敢民族争利益,却又带头与*府停战言和,和平十六年,让地方安定,这是符合果敢民族大义的,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自然得到了包括果敢人在内的大多数缅甸人民的尊敬。只能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后续“毒品大王一一坤沙”(年1月4日,缅甸独立,成立缅甸联邦。年12月12日,坤沙在掸邦东枝附近建立“掸邦革命*府”,年掸邦民族独立运动内部出现权利之争,年1月5日,坤沙率领麾下将士人向*府无条件缴械投降。作者简介
洪波(又名博尊宝),原名欧阳地,大理剑川县人氏,年生于昆明,年毕业于该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中部。后与同龄人们一起被送往农村接受“再教育”。因不甘奋起与命运抗争而流亡缅甸,如今定居仰光。
年第一部《信仰如血》;年第二部;年第三部完成并问市,用自己的一生,写成了近乎自传体的“如血三部曲”。
年的第四部《岁月如血》,是“如血三部曲”的补充、延伸、继续,也是近30多年来缅甸从军事独裁向民主宪*、改革转型的真实记录及中缅关系发生的种种变化,及近年来缅甸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密由,信息量巨大,是研究缅甸近代史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鼓励原创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