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包河区:
年03月16日06:00~18:00因市*畅通二环金寨路至宁国路段工程建设急需,计划对东流路(东风小区#2、#4楼、仰光村东风村民组、仰光村东风队、仰光村#1、#2楼、仰光恢复楼#3楼、仰光恢复楼平房、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姚公村北曹坊郢、晨风苑小区、金东石材公司、合肥仰光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江阳旅社、东流路号#3~#8楼、东流路号仓库楼、东流路号#5~#8、#10、#20、#21楼)等地区用户停电。
2、合肥蜀山区:
年03月16日09:00~12:00为提升电力设施的供电可靠性,计划对金寨路(浅水湾E墅时代花园小区#C5、#C6、#D5~#D7楼、浅水湾E墅时代花园门面房西01~17号、西增05~08号)等部分用户停电。
3、合肥庐阳区:
年03月17日07:00~13:00为提升电力设施的供电可靠性,计划对沿河西路(世纪家园别墅、新世纪花园#A、#B楼、沿河路号经贸委宿舍#2楼)等部分用户停电。
4、合肥蜀山区:
年03月18日06:00~12:00因蜀山区南岗镇农村电网优化提升改造工程需要,计划对南岗镇(鸡鸣村、合肥康来生态农业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等地区用户停电。
5、合肥包河区:
年03月19日05:00~19:00因市*畅通二环金寨路至宁国路段工程建设急需,计划对南二环路(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包河区市*工程管理处、安徽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常青竹西社居委工业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居委、东流路号制药厂小区、东流路南煤厂宿舍#1楼、合肥热电集团公司)等地区用户停电。
·THE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江淮气象、合肥晚报,图片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与本明清时期,漳州月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许多闽南人通过海外贸易移居东南亚国家谋生。
在没有邮局和银行的时代,他们与国内的银信往来,都是通过专门替侨民捎带钱款、信件赚取佣金的“水客”来完成的。
从“水客”到民间邮局,天一批馆在中国邮*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批”,闽南语中的“信”;“侨批”,即华侨的银信。
当华侨们在异国他乡扎下根、略有积蓄之后,便通过“水客”向家人捎带银圆、书信,侨批业应运而生。
侨批(林南中供图)
年,下南洋的郭有品被推举为“水客”,成了替华侨捎带家信、款项回乡的信使。因办事精细及时,取得大家信任,郭有品慢慢从一般的“水客”变成“客头”,业务越做越大。
俯瞰天一总局(林南中摄)
清光绪六年(年),郭有品在故乡流传村创办天一批郊,主要经营吕宋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汇寄业务。
“天一”初办,每批银信均由郭有品本人亲自押运。一次,船遇台风沉没大海,全部银信顷刻付诸东流。返乡后,郭有品变卖田亩家产兑成大银,凭衣袋中仅存的收汇名单款项一一赔付,此事在南洋华侨中传为佳话。
天一总局大楼正面(胡智勤摄)
“天一”二字,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郭有品用这二字作为信局的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达了创办侨批局的仁爱之心,也缩短了海外侨民与家乡眷属的万里之隔。
天一总局徽志(林南中摄)
天一批郊的成立,比清光绪二十二年(年)成立的大清邮*局还早16年。这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
年,大清邮*局正式对外营业,天一批郊经过申请核准,登记注册为“天一信局”,类似获得官方的经营许可。
业务接待窗口(林华伟摄)设置保护隐私和休息等待的六角亭,现已倒塌,只遗留亭子底座(林华伟摄)
年5月12日,郭有品因在厦门探望好友时不幸染疾病逝,17岁的长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总局,并向大清邮*局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
郭用中子承父志、精心经营,“天一”业务锐增,盈利甚丰,以“信誉第一、便民为上”而成为闽南众多侨批局中的佼佼者。
总部办公楼址也几经迁建,最终建成现存规模的天一总局大楼。
天一总局(蔡文原摄)“天一”以其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以及周到服务,在东南亚华侨中享有极高信誉度。
原兑换银票窗口(林南中摄)业务最繁盛的时候,“天一”在吕宋、井里汶、泗水、巨港、万隆、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槟城、暹罗、仰光等城市设立26个分局,经营范围遍布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8个国家,并在厦门、香港、上海、漳州等地设立9个分局。
分局碑文(林南中摄)同时,大陆尤其是闽南地区与台湾的民间邮件往来,也是通过天一总局进行。
天一总局成为沟通海峡两岸的一座桥梁。
天一批馆邮路图年1月18日,“天一”宣布歇业。
从年创办至年停业,“天一信局”虽然只有48年历史,但它是中国近代南洋华侨史、通信史、交通史、汇兑史、邮*史、外贸史等不可或缺的一页。
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天一总局”大楼仍屹立在九龙江边,风韵依然的原貌清晰地透露其昔日辉煌。
天一总局一角(胡智勤摄)
天一总局旧址为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前后两座。中有天井,楼高7.5米,建筑宽25米、深28米。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中国国家邮*博物馆认定为“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
年6月,福建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福建第一个入选世界文献遗产的项目,而天一总局则成为研究福建侨批不可或缺的实物文物。
北楼(胡智勤摄)天一总局主要由宛南楼、北楼和陶园三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宛南楼(胡智勤摄)
宛南楼是早期办公、居住合一的地方,后全部改为居住用。北楼为总部业务经营办公大楼,也就是现在“天一总局”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南洋风格的建筑。
北楼(蔡文原摄)陶园原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由一座二层西洋式建筑和一座花园组成,建有亭台、楼榭、假山、猴洞、鱼池、花圃、石砌小道等,在当时的闽南农村绝对是独树一帜。
陶园(胡智勤摄)历经百年,“天一信局”早已貌非昔比,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但作为见证历史的时代产物,它的价值又渐渐凸显。
来源:享听漳州
来源
福建日报、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小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