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孜*
年11月,缅甸民主象征昂山素季(AungSanSuuKyi)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NLD)在大选中大获全胜,改变了缅甸几十年来形成的*治版图,成为缅甸*坛的主要角色,获得了单独组阁权。但碍于缅甸当前的宪法第五十九(F)条规定,参选总统及副总统等高级公职者“本身及其双亲、配偶、子女及子女的配偶,都不得效忠任何外国势力,不能受制于外国势力或外国公民,不能享受外国*府或外国公民的权力和特权”(该条款又被称为“昂山素季条款”),昂山素季无缘总统。但昂山素季放言将“凌驾总统之上”并通过“代理总统执*”。如今,昂山素季除了是民盟主席之外,还身兼国务资*、外交部长、总统办公室部长、全国和解和平中心主席、联盟和平对话委员会主席等要职。特别是其国务资*一职,使其成为凌驾于总统之上的“太上总统”。
从学者到*客求学海外。年6月19日,昂山素季出生于缅甸前首都仰光,其父亲德钦昂山将军在20世纪中期带领缅甸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被誉为缅甸国父。年7月19日,刚出任总理3个月的德钦昂山与6名阁僚在仰光遭到暗杀,此时昂山素季只有2岁。年,昂山素季的母亲被有西方背景的缅*府任命为缅甸驻印度大使,15岁的昂山素季随母亲来到印度,在当地知名的施里拉姆女子学院学习。随后,她考入德里大学*治系。在学业增长的同时,昂山素季的心理、思想也在逐步成熟。出国之前她深受缅甸佛教文化的熏陶,到印度之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她日后从事*治活动的斗争哲学。在完成德里大学的学业后,昂山素季于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治和经济学,三年后获得学士学位。在牛津期间,昂山素季搜集了有关父亲的缅文和英文资料,开始撰写父亲的传记。在此过程中,昂山素季被父亲无私无畏的精神与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情怀感动,多次向同学表示,以后一定要返回缅甸,帮助缅甸同胞过上更好的生活,正是此种情愫为昂山素季日后步入*坛埋下伏笔。牛津大学毕业后,时值缅亲西方*府垮台,奈温将军掌权,缅国内处于军*府高压统治下,国内军人对昂山素季疑虑重重,在没作好准备前,昂山素季无法也不愿回国。她先是在牛津留校任职,两年后的年又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帮助下,在纽约联合国办事处谋到助理秘书一职,后又在不丹外交部等处任职。
异国婚姻。年,26岁的昂山素季和25岁的迈克·阿里斯订婚。迈克·阿里斯是从事藏语和喜玛拉雅语研究的英国学者,一度担任不丹王室的家庭教师,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年,昂山素季与迈克·阿里斯结婚。在很长一段时间,昂山素季都处于一种平静的学术与家庭生活之中,远离了波诡云谲的*治斗争。作为两个儿子的母亲,昂山素季操劳家务,她在牛津的朋友经常可以看到她骑着自行车往来于住处和市场之间,车子上挂满了装着廉价蔬菜水果的塑料袋。著名缅裔历史学家吴丹敏曾如此描述他年拜访昂山素季一家的情形:“天气很好很暖和,他们家砖砌的花园里开满了鲜花,我们聊牛津最近上映的电影,迈克悠闲地吸着烟斗,两个孩子在屋里玩耍。素季讲活彬彬有礼,甚至带着点儿学究气,她鼓励我来英格兰读博士学位,一起研究缅甸历史。”①
年,昂山素季在京都大学的东南亚研究中心做一年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其父亲在日本的生活。年,她被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学院录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昂山素季的平静生活终于被打破了。
民主领袖。年3月由于母亲病重,昂山素季回到阔别28年的祖国。此后,她的命运与缅甸的命运永远联系在了一起。年,奈温将军发动*变,建立了缅甸军*府统治,但后期军*府僵化的体制弊端渐渐显露出来,武装战事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由于不满独裁,从上世纪80年代起,缅甸的学生、市民和僧侣不断组织抗议活动,当局则施以武力镇压。年6月底,学生、记者、律师、艺术家以及被奈温罢黜的改革派军官纷纷到昂山素季住址拜访,希望国父之女能够站出来领导缅甸的民主运动。年8月8日,奈温将军的军队向示威人群开枪,数千人被杀,举世震惊。当现实与父亲的理想大相径庭时,昂山素季终于发声:“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8月25日,仰光大金塔前的广场上,昂山素季发表了她的第一次演讲,号召“我们需要第二次独立斗争”。彼时,大金塔广场上百万民众,群情激愤,昂山素季以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缅甸民众。缅甸人民发现,他们盼望已久的民主领袖诞生了。8月29日,昂山素季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阐释了“第二次独立”的涵义,“一个*治体制否定人民享受完全的人权,便与完全独立的理想相悖,这就是把缅甸人民要求民主的意愿作为斗争目的的原因”。②
年9月,昂山素季与曾被奈温*府排挤和清洗的丁吴等人成立了缅甸第一个反对*——全国民主联盟,昂山素季出任总书记。从年8月—年7月,昂山素季在仰光和全国各地进行了大约千次的公开演讲,由于昂山素季的巨大影响力,民盟很快发展为全缅最大反对*,这一年昂山素季43岁,从学者、主妇到民主运动领袖的转变,昂山素季完成了一次令人瞠目的转型。缅甸军*府为了保证从长期执*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转型而来的民族团结*在大选中获胜,在年7月软禁了昂山素季。但是,尽管昂山素季缺席了年的选举,她所领导的民盟还是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军*府拒绝向民盟交权,并继续软禁昂山素季。从年7月21日至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断断续续被软禁了近15年,期间她从未放弃与军*府的斗争,也逐渐意识到不仅要争取国民支持还要争取西方国家帮助。期间,西方国家为推翻缅军*府,对其施加舆论压力、外交阻力和经济制裁,将昂山素季打造成缅“民主象征”,授予她诺贝尔和平奖、欧洲议会奖、萨哈罗夫奖等数十个奖项。
权力巅峰。年缅甸举行大选,而同年3月军*府颁布的《**注册法》要求原**必须重新注册,正在服刑的公民不能加入**和担任**领导人。昂山素季对此规定非常不满,拒绝了美国方面和*内部分人士的建议,没有将民盟重新注册成为**,丧失了合法**资格,也拒不参加11月7日的大选。大选后一周,军*府为推动国家和解、缓和与美西方国家关系,释放了昂山素季,军方扶持的巩发*赢得大选,吴登盛领导的民选*府开始执*,但巩发**府窘迫的内*外交让其不得不加快推动缅民主转型和社会自由的步伐。为争取更大的参*空间,昂山素季也开始谋求与吴登盛*府的合作,年11月4日,吴登盛批准修改《**注册法》,取消对**注册及议员参选人背景限制,为民盟合法化和昂山素季参*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③民盟注册为合法**,开始扩充基层组织,增收*员,在年议会席位补选中,民盟大获全胜,昂山素季以99%的高票当选为仰光省高穆选区议员,5月初宣誓就职。年6月,昂山素季宣布竞选缅甸总统,因年宪法规定总统配偶或直系亲属不能为外国人,而昂山素季的丈夫和两个孩子都为英国籍,故昂山素季不具参选总统的资格。从年开始,昂山素季领导民盟联合“88年学生组织”开展修宪斗争,在全国演讲,征集修宪签名,一方面为竞选总统消除阻碍,另一方面试图修改宪法中诸多不民主条款。年,昂山素季将征集到的约万人的签名提交联邦议会,施压议会修宪,但年6月25日,在议会表决中,军方否决民盟提出的多项修宪案(年宪法规定军方固定享有25%议会议席,而修宪需经75%以上议员投票通过,意味着军方有绝对的修宪否决权),包括昂山素季无法参选总统。年11月结束的全国大选中,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联邦上下议会席位均过半数。年初,昂山素季为了成为总统,欲借助其高民意支持,再度与军方沟通修宪事宜,但继续遭遇失败。随后,昂山素季出任总统府部长、外长、国务资*、民族和解与和平中心主席的要职,且身兼民盟主席,新总统吴廷觉是其亲信,总统和部长基本听其号令,昂山素季实际握有“超越总统”的权力。
个性与家庭苟利国家生死以。昂山素季接受其外籍丈夫阿里斯的求婚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缅甸需要她,她就必须回去,而阿里斯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①与阿里斯结婚后尽管有资格领取英国护照,但鉴于在缅甸拥有双重国籍是违法的,昂山素季一直拒绝申领英国护照。昂山素季曾用万美元的诺贝尔和平奖金为缅甸人建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会,以改善人民的健康和教育状况。
在年民盟组织的一次游行中,军*府派出军队驱离人群。一队士兵在路上将昂山素季和她的支持者拦下,士兵端枪面对着昂山素季作射击状。昂山素季冷静地让众人退到一边,在民众与士兵的注视下独自向前走去。她走到一名士兵面前,用身体抵住枪口,而士兵在昂山素季坚毅平静的脸庞前彻底崩溃,军队撤退了。一个美丽女子淡定走向枪口的画面,从此定格于永恒。在长达15年的软禁岁月里,昂山素季与家人骨肉分离,丈夫病重,军*府想打发其离开缅甸,但昂山素季清楚一旦自己离开缅甸,就再也回不来了,民主事业也将付之东流,因而她坚持没有回英国,在亲情与国家之间,昂山素季选择了国家。昂山素季的日记中写道:“我的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年其丈夫病逝,昂山素季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德才兼备严格自律。昂山素季从小就热爱文学,喜欢简·奥斯汀的作品,梦想成为作家,并展现出文学天赋。中学时昂山素季曾把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改编为喜剧,大学时写过两篇关于《奥赛罗》的评论文章,被曾在牛津大学担任文教工作的同学评为有简·奥斯丁的风格,既严肃又幽默。昂山素季出版过《昂山将军简传》、《缅甸来鸿》、《免于恐惧的自由》等书籍。昂山素季多才多艺,会弹钢琴、骑马和日本插花艺术,喜欢莫扎特、贝多芬、巴赫、克莱门蒂的音乐作品。在英国求学时期,昂山素季传统保守,讲究仪容端庄,总是身着缅甸传统服饰,与当时身着宽领衬衫、喇叭裤、短裙、靴子,听着披头士的英国年轻人风格完全不同,昂山素季也不随波逐流,并为自己的东方色彩感到自豪。20世纪60年代,西方历史上提倡所谓人性解放,但昂山素季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传统而保守。她表示,她只会把爱献给自己的丈夫阿里斯。在软禁时期,昂山素季严格自律、坚持学习,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4点半准时起床,禅修,做早操,按部就班地洗澡,吃早饭,弹钢琴,阅读和做家务。她阅读佛经和文学作品,学习法语和日语,听摇滚乐,弹钢琴。当情绪波动时,她就弹奏莫扎特或巴赫的曲子,昂山素季还坚持每天花五六个小时收听收音机,了解时事。
谦和平易人民爱戴。昂山素季在缅甸享有极高的人气,可谓缅甸人心中最耀眼的存在。有很多支持者称她为“素妈妈”,很多缅甸人家里的走廊和墙壁上都挂着昂山素季的照片,就连在被软禁时看管她的人都对其十分客气。昂山素季结束软禁后走访缅甸各地,每到一处,迎接她的必然是簇拥的人群、欢呼、鲜花和民盟的红色旗帜。但她不希望搞个人崇拜,常与普通民众近距离接触,关心民生。昂山素季曾表示自己不想做偶像,只想做一名*治家,反映出昂山素季不愿人们将她一直奉于神坛,而希望自己为缅甸民众带来实质的改变。
家庭成员及关系。昂山素季之父昂山将军是缅甸军队缔造者、独立运动领袖和国父,其母杜庆芝是社会活动家,与周恩来、宋庆龄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友谊深厚。昂山素季在家排名老二,有两个兄弟,其弟早夭;其兄昂山乌拥有美国籍,与妹妹关系不睦,曾与她争夺母亲遗产。昂山素季的名字源自其家人,昂山取自其父亲,素来源于其祖母,季则取自其母亲的芝(同字但中文翻译不同)。①
昂山素季成名后,常被称为杜昂山素季,杜在缅语中是对年长女性的敬称。昂山素季的丈夫迈克·阿里斯是一位在西方拥有权威地位的学者,曾担任牛津大学教授,在不丹王室担任英语教师,研究领域有不丹文化,西藏文化以及喜马拉雅文化,曾有关于不丹文化和藏传佛教的著述。大儿子亚历山大·阿里斯,次子金·阿里斯。阿里斯和昂山素季伉俪情深,支持妻子的民主事业,早在婚前,阿里斯就清楚知道,昂山素季绝非平凡女子,终有一天命运会叫她在家与国之间作出抉择,阿里斯给昂山素季的信中曾写道,“相信我,我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②
昂山素季软禁期间,阿里斯多次要求到缅探妻,但遭到军*府拒绝,几经争取,两人勉强短暂会面五次,阿里斯也曾低调地在国际社会间活动以争取昂山素季尽快获释。
*治思想与主张以非暴力争取民主。昂山素季在印、英、日、美等国学习和生活多年,深受西方民主人权思想影响,崇尚西方*治理念,认为民主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建立民主*体是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昂山素季曾表示:“在缅甸追求民主,是让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这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所追求的重点是让人民的生活远离恐惧。③
昂山素季深刻意识到缅甸的所有症结就在于人民内心深处缺少一种“真正的心理温暖的感觉”,认为只有建立民主制度,保护人权和财产权,人民有安全感,才有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昂山素季深受缅甸佛教文化和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形成自我独特的斗争哲学,在20多年民主斗争中,昂山素季始终坚持非暴力的方式和手段。在被软禁期间,阅读佛学著作和修行成了昂山素季的重要日常活动。昂山素季认为修行使她变得更加平静,不容易被激怒。昂山素季从上座部佛教大师吴班蒂达那里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念(可形容为“不偏不倚地觉察”,或“毫无遮蔽的注意力”)。昂山素季强调以慈爱待人,表示如果对别人总是抱有正面情感,那么别人就伤害不了你,也吓不倒你。年11月14日,昂山素季在民盟总部发表了重获自由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她表示,“对于看管我的那些人,我并没有憎恨。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憎恨任何人,我心中没有恨意。”④
昂山素季对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非常感兴趣,甘地的照片一直张贴在她仰光寓所的墙上。之所以选择非暴力,昂山素季认为如果是为了基本人权而斗争就不能使用那些违反人权的方法。如果用了,待达成目标之时,也就扭曲了斗争的本质。面对军*府的统治,以暴易暴表面上看最有效果,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到与军*权同样的水平,最终落到失去民心的地步。
愈发务实灵活的参*风格。这表现在从最初的迫使军队立即退出*治舞台变为争取军队参与以共同推进缅甸社会转型。年获释之前的昂山素季,民主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军*府制宪、大选等事宜上基本采取不配合、不妥协的方式,以为强大的民意就可以促成军*府下台、实现完美民主,但实际收效甚微。不少学者和观察家指出,如果昂山素季在年大选后采取妥协、温和的立场,缅民主化也许在年就已见成效了。因年大选后军*府对是否向民盟交权,也曾经犹豫过,但民盟坚持要由人民决定军*府高官命运的强硬姿态,促使军人最终决定不交权。年3月,昂山素季不满于军*府新颁布的《**注册法》,拒绝了美国方面和*内部分人士的建议,拒不参加年11月7日的大选,丧失了参*机会。她的部分同仁乃至部分西方人士都认为她太教条主义,不够灵活,甚至有些傲慢,但其后民盟还是参加了年的补选,实际上也否定了昂山素季当时的决策。①在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之后,她开始转变,采取更加灵活、温和的参*方式,没有再公开批评缅甸军*府控制大选,没有再要求西方国家继续制裁缅甸,并与军方支持的巩发**府展开合作。尤其在年6月军人议员否决修宪案后,已知不能出任总统的昂山素季也未再抵制大选,而是带领民盟继续参选,最终赢得执*地位,并推选自己的亲信成为总统,同时自己兼任几个重要职位,以迂回取巧的方式把握住国家大*。如今军人地位依旧牢固,但昂山素季在反腐、修宪、军人权益等问题上暂未采取过激动作,而是尽量与军方合作处理民族和解等重要事务,避免再度刺激军方*变。
更加现实的民主形式。昂山素季认为在缅推进民主,既要遵循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则,如自由人权、民主宪*,同时也要顾及缅甸国情,如协调与军方地位关系、处理缅民族矛盾。昂山素季表示应重点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人权,如言论、集会、出版、结社、选举、隐私等权利,要保障人民的私有财产,要让民众衣食无忧,消除不安全感。昂山素季表示,应制定民主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废除限制人民自由人权的高压法律,加强司法独立性,减少*治对司法的干预。为兑现释放*治犯的竞选承诺,年4月至8月,执*后的民盟*府共释放了88名*治犯,并争取尽快释放剩余的*治犯。同时,外交部延长海外公民回国居留期,取消“公民因*治因素被禁回国”的规定,一方面实现了其民主承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留洋高端人才的回流。与军队关系方面,昂山素季不主张清算军队过错,曾表示其来自军队,自己也不会怨恨军队,并劝说民众勿心存怨恨。此外,昂山素季要求军队不再干*,与民众合作共同推进民主,以改善其国内外形象。自年至今,昂山素季在权力交接、民族和解等问题上与军方密切沟通,总体维持友好合作关系,在反腐、修宪等触及军人特权的方面未采取过激措施。
力促国家和解。在民族和解问题上,昂山素季表示民族和解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民族和解,才能实现持久和平,缅才能更好发展,与他国竞争。为促民族和解尽快实现,昂山素季作为民族和解与和平中心的主席,与军方、民地武(民族地方武装)频频接触。昂山素季主张按照年《彬龙协议》的有关精神,奉行民族平等,摒弃狭隘民族观,赋予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建立稳固而团结的联邦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从根本上解决民族矛盾和冲突。年8月31日,首届21世纪彬龙大会召开,以后每隔6个月举办一次,以*治对话逐步解决问题。在宗教和解问题上,昂山素季呼吁国内外各方冷静对待佛教徒与穆斯林的矛盾,减少极端言论,承诺要发展穆斯林集中地若开邦(主要为罗兴亚穆斯林)的经济。为更好地解决若开邦佛教徒与穆斯林的矛盾和冲突,在民盟新*府就任后,就立即组建了一个若开邦和平稳定发展中央委员会,由昂山素季出任主席,成员包括中央*府要员和若开邦行*首长,其下属各工作委员会正着手审查穆斯林移民和国籍,协调安置,落实社会和经济发展,并与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进行协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年9月5日,在昂山素季推动下,缅成立若开邦事务顾问委员会,并请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等三位国际名人参与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