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我常常痴迷于探索各国的历史古迹,试图在断壁残垣间找寻岁月刻下的痕迹。就这样,几年间我渐渐游历了东南亚的四大文明古迹,其中,仰光大金塔无疑带给了我最大的震撼。
在我看来,吴哥窟的镜花水月,蒲甘的万千佛塔与婆罗浮屠的七十二舍利塔,都不及大金塔下金光熠熠的婆娑世界。”
注:自左上而下分别为缅甸蒲甘,印尼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与缅甸大金塔
对历史遗迹敬而远之的游人,相信是出于畏惧历史的厚重。你害怕自己读不懂刻在碑上的当地文字,又或是欣赏不了奇形怪状的石头。古迹大多暴露在艳阳天下,人潮很多,天气很热,听说回来的朋友不是看不懂什么,就是晒成了古铜色。
别急,让船长这位过来人把大金塔的故事娓娓道来。
+
大金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大金塔是如此的宏伟。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坐落于仰光河与勃生堂河交汇的三角洲平原,无论你身处这座城市的哪一个角落,只要稍稍留意下,便总能发现城市天际线上有一座耀眼夺目的佛塔正在圣山上俯瞰众生。图|圣山上的大金塔
尽管仰光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城市,游人们也纷纷把它当作是去蒲甘与曼德勒的中转站,但不管时间有多紧凑,人们也总是抽出一天的时间,在大金塔下转一转。它不仅是缅甸国家的象征,也是佛教徒心中最神圣,最不可撼动的信仰中心。图|大金塔外景
公元前年,一对缅甸商人兄弟从印度带回了佛祖释迦摩尼的八根头发,在奥加拉巴王朝的帮助下,修建佛塔,藏佛陀遗物于内,彼时的大金塔,只有八米之高。长久以来,佛教信仰在缅甸生生不息,从未断绝,历朝历代也对藏有佛陀遗物的大金塔颇为珍视,陆续将王室收集的其他佛陀圣物存入大金塔,最富盛名的就是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和迦叶佛的袍。国王们在位期间以自己等身重量的黄金捐赠给大金塔,金塔不断地被加高,贴金。到缅甸末代王朝贡榜王朝时,大金塔已由最初的8.3米,增长为现在的米。其伟岸的塔身,就连攻入仰光的英军士兵们都为之震撼。
图|巨型狮子雕塑
大金塔有东南西北四门为信徒开放,通向金塔的幽长的走廊是为了让拜谒之人平心静气,同时两旁也有小商小贩在售卖供奉佛陀的各种鲜花与纸扎工艺品。穿过长廊,爬上层层阶梯,一座规模宏大的金塔便浮现眼前。主体金塔的四周,还密密匝匝的分布在4座中塔,64座小塔,各座佛塔上的贴金,总共加起来能有黄金7吨之多。
缅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奇珍异宝遍地的国度,山川湖泊之间被宝石翡翠,黄金和柚木所填满。面对神圣的信仰,缅甸人也把自己千百年间收集到的最好的宝物统统奉献给了佛陀。在塔顶的金伞上,还挂有个金铃、个银铃,上端以纯金箔贴面,顶端镶有颗钻石和颗宝石。在大金塔四周,还有68座小金塔,形状与大金塔相仿,组成金塔之林。
塔顶
金旗
钻石
金顶
主体金塔的八个方位上,设有八个生肖位,供不同生肖的信徒参拜。缅甸的生肖比较特殊,不是由年份而是由出生的不同星期所决定的。其中,星期一属虎,星期二属狮,星期三上午属有牙象,下午属无牙象,星期四属老鼠,星期五属天竺鼠,星期六属龙,星期日属大鹏金翅鸟。
图|几个周五出生的缅族女孩正在祈福
每个生肖位都设有一尊小巧的佛像,佛像前还坐落着一尊当天的生肖本尊。你不必担心找不到自己的生肖位,因为每个生肖位都写着英文的星期几。
图|船长的老爸在自己生肖位前浴佛
当地人跪拜自己生肖的方式与汉传佛教截然不同。在大金塔,每座佛像前都放着一排排银盏杯,人们用银盏杯舀起清冽的泉水,淋在佛像上,同样也会将水淋在佛像前的生肖像上,以示虔诚,此所谓“浴佛”。浴佛完毕后,需将手中的银杯再次盛满水,放在佛像前,以方便后人取用。
图|周二生肖位,可以分辨出前面的狮子石雕
金塔前还可以看到类似于古埃及狮身人面像一般的雕塑,它叫ManoteThiha,是古代缅甸人创造出的与狮身人面像一般的守护神。两种古老文明,虽无任何交集,但总会在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种种巧合。
缅甸作为历史上的东南亚霸主,各个古代王朝将掠夺而来的珍宝统统放进了佛塔中,但盗贼也闻风而来。传闻,为了防止不法之徒偷盗置于大金塔底部的巨额财富,国王下令永久封死通向藏宝阁的地下甬道。
图|大金塔分层结构图
藏宝阁的记忆,只存在于缅甸人的口口相传之中。据说能工巧匠在藏宝阁的顶部,建有一组精妙的反射结构,能反射自然光,照亮整个大厅。在四周贴金的墙壁的映衬下,遍地的宝物显得格外耀眼。金墙上嵌进一尊石像,这石像相传是由古代一位具有神力的盗贼所化。他有着和崂山道士一样的穿墙神功,但他的功夫只可用于做好事,如果施展功力的时候心术不正,法力便会失灵,自己也会化作一座石雕。林林总总,传奇的故事总是在人民口口相传中被添油加醋,大金塔藏宝阁里到底有何宝物,规模多大,或许与秦始皇陵的谜团一样,只有在它们重见天日之时才可得知。
+
金塔下的婆娑世界
图|祈祷的僧侣
佛教自阿育王时期从古印度传到缅甸,从那时起,便自始至终的为绝大多数缅甸人所信奉。统计显示,在经年累月的佛法宣扬下,缅甸五千万人口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佛教徒,短期出家也是作为履行义务的必修课。
佛教徒的一天,从清早开始。凌晨4点左右,天色依旧昏暗,但修道院中的僧侣们已经开始纷纷起床洗漱,诵读经文;很多虔诚的信徒们则迈进厨房,准备饭菜,等待接下来的布施。在大金塔,僧人们也开始用清水清洗佛像,扫去地上的浮尘,为信徒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图|大金塔与一旁的分殿
东方破晓时分,也是信众们涌入大金塔的时候。习惯早起的人们带着鲜花与食品,献给佛塔,再由掏出怀里的经书,寻得安静一隅,面朝金塔跪坐在地,口中默念经文。许多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往往要把厚厚的一册经文诵读整整九遍,才心满意足的回家。
图|兜售供品的小商贩
南传佛教并没有烧香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芬芳扑鼻的鲜花,这些鲜花在热带地区栽培容易,物美价廉。同样,用彩纸扎的小伞也是信众祈福时常用的供物,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生肖,船长的生肖代表色是白色。更贵一些的供品是一大把香蕉和放在香蕉上面的大椰青,但这些一般是作为祭祀守护神所用的供物。
图|为佛像贴金的船长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大金塔中最具特色的捐赠方式便是为金像贴金了。在向工作人员购买一小包金箔后,撕开包装,就看到里面一片片薄薄的金箔整齐的叠在纸包里。拿起一张金箔往佛像身上轻轻一按,金箔便牢牢地贴在了上面,比想象中还要轻松不少。
图|菩提树下
对于佛教而言,捐多捐少,全凭自己的心意和财力。因为大金塔对缅甸国民免费,因此很多人也把这里当作一个放空身心的地方。虽然大金塔信众众多,但总能在喧嚣之间寻得片刻宁静,坐在树荫下,发发呆,刷刷手机,聆听一旁的佛磐梵音。
图|点灯的信徒
红日西陲,意味着大金塔最美的时刻即将到来。人们手持蜡烛,将排列在大金塔前的一盏盏油灯依次引燃,通红的火苗与日落的金光一齐交映在大金塔的金箔塔身上,反射出夺目的金光,没过多久,圣洁的火焰便包围了整座大金塔。
图|渐渐燃起的油灯
图|入夜后的大金塔
若是遇上月圆之夜,大金塔必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特别是每年10月,11月的月圆夜,也是缅甸的传统节日点灯节,大金塔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我们春节期间的老北京庙会。
图|月圆之夜来祈福的少男少女
船长去过大金塔很多次,但与大金塔的第一次邂逅,正好是19年11月的点灯节。那天夜晚,信徒之多,金塔之宏伟,香火之旺盛,给我留下了挥之不灭的深刻印象。看着身边的善男信女与兴致勃勃的各国游客汇聚一堂,心中涌出许多感动。
和中国不同的是,缅甸的僧人并不住在寺庙里,而是统一生活在修道院的宿舍,每天很多僧人往返于大金塔与修道院之间,其中不乏有德高望重的僧侣在大金塔下打坐。有一次在大金塔,我猛然瞥见一位打坐的僧人,仿佛雕塑一般与身后的佛像融为一体,二者看起来如此的和谐。
图|夜幕下的大金塔
然而,越美丽的事物,往往越脆弱,大金塔的夺目光彩离不开人们经年累月的小心维护。对于全身包裹纯金金箔的大金塔,每一次维护都是一个大工程。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翻新工程从年末开始直到年年中,耗时整整大半年。面对这样一座艺术瑰宝,工人们需要小心翼翼地搭建竹架,包覆整座金塔,再一点点地将金箔剥离,翻新,再重新贴上。经历完如此繁琐的工序后,大金塔才会重新焕发光彩,把最美的姿态展现给世人。
图|满月之夜的大金塔
如今涅槃重生的大金塔,犹如缅甸历史上东吁王朝的昔日荣光再现,给予二月份以来饱受军*府*变之苦的民众以些许慰藉;又像是一片沐浴在金色暖阳下的净土,为这片不平静的土地上的人们带来阵阵的安宁。等疫情结束,军阀复辟失败,人民革命成功之后,有机会去踏上缅甸这片金色国度的盆友们,不妨也来感受一下奢华大气的仰光大金塔。
注:加水印图片出自船长本人,未加水印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蒲甘·举目皆佛塔,八方尽佛陀
林奇船长的环球探险
Ahoy!我是林奇船长,
一个老家在唐山,
痴迷于旅行、美食与穿搭的土澳留学生,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