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年前的缅甸
TUhjnbcbe - 2021/4/4 16:58:00

一切都要从一年半之前说起。正在大阪留学的我和反面角色狗哥商量,大四入冬之前朝鲜走一波,谁知这厮为了申请自由美利坚的芝加哥大学读研而放弃了朝鲜。剩我一人,不去,难过,去,就是面对着一个人连不上网且没有朋友的焦虑和支付高昂单房差的可能性。

过了一阵,和我的外国朋友们出去玩的时候,想到无聊的大四,忽然一时兴起,问了一句我的缅甸朋友:回国之后的冬天有事吗。一个提问促成了这段旅行,但要是溯源,促成这段回忆的主要还是因为一次狗鸽。

佛寺内部金灿灿

大四的冬天我来到了缅甸,半夜落地仰光,穿着长袖的我差点热晕过去。我的仰光朋友派先生发挥夜猫子本性,并且拉上家人都不睡觉来机场接我,我不禁万分感动。在这里的十一天,游客会去的不会去的地方基本上都去了,走了大概五个区域,分别是①仰光②仰光东部的勃固和大金石③曼德勒及周边(因瓦实皆敏贡)④蒲甘⑤掸邦东枝及周边(茵莱湖格劳卡古塔林),除了从仰光往返曼德勒坐了两次夜巴之外,由于全程都有本地朋友带着,相当的轻松愉快。

曼德勒街头餐厅

有机会可得坐一次这慢慢悠悠的火车

缅甸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富强,说实话,很多地方都呈现着无序的状态。景区门票,甚至是宾馆的花费也和其他很多落后国家一样,外国人和缅甸人价格不同,高出十倍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我感觉这里的人民还是很善良的,每到一个佛寺都有人拜佛诵经。派先生家里并不算富裕,但是每次到寺庙的时候,他的父亲都会祈祷募捐,脸上永远挂着充满善意的笑容。

因瓦古城的悠闲

缅甸的代表或许就是各种佛塔。十天的时间,基本上每天多多少少都会看到一些佛塔,然而令我惊奇的是,我真的一天都没有觉得看腻过。吴哥窟当时是到第三天就不想看了,但是为了七天票硬去多看了三天,而缅甸不同。在缅甸进佛塔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每次出来脚都是黑黑的,碰上阴凉或者太阳暴晒的地板,真的是不太好受,但即使如此,看佛塔的热情还是未减。

敏贡古城的小盆友

在缅甸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蒲甘,也是缅甸唯二的世界遗产之一,全城遗产,遍地佛塔,真的不是吹。而当地的居民就和这些遗迹共同生活在一起,生活悠闲,充满信任,租电动车的阿姨连押金都不管你要。

缅甸的佛塔形态多样而美丽

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以前听过一个旅行博主的感受,说柬埔寨暹粒的吴哥窟,名气大,气势磅礴,但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是割裂的;缅甸蒲甘呢,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却是当地人生活着的,充满人气的地方。

我的同龄人觉先生妄图加入小朋友阵营

蒲甘的晚间市场

有一天半夜四点和派先生起来爬佛塔看日出,不得不说确实有震撼到,尤其是热气球升上来的一刻,莫名地觉得生活真不错,一瞬间恐高症都治好了。在蒲甘的两天,我的另一位曼德勒朋友觉先生带着我们穿越大街小巷看寺探店,体验着当地的各种小市场和街边烧烤,那叫一个自在。当时我就想,以后再有机会去缅甸,我一定要直奔蒲甘。

蒲甘的日出必须拥有姓名

在缅甸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仰光和东边的几个景点,来之前以为仰光可能是缅甸一个旅行荒漠,所以真正体验到这里的生活,才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有人情味的地方。仰光有着各种金灿灿的佛塔和最著名的大金塔,最后一天我和派先生在大金塔那里从下午坐到傍晚,看着蜡烛燃起,街灯点亮。金塔周围满满地坐着很多祈祷者,有人一呆就是一下午。相对于其他地方,这里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还有泰国来的念佛团,相当壮观。

仰光大金塔的祈祷者

大金塔从白天到黑夜

仰光东部的大金塔是一个意外之喜,本来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的我,在入坑乃木坂之后,来缅甸之前,打开了斋藤飞鸟祈愿特辑,而她所到的地方就是这里。于是我赶紧加入日程,圣地巡礼。大金塔虽然偏远,游客却真不少,看上去摇摇欲坠的金塔就是掉不下去,悬崖边上聚集着无数给佛塔贴金的人。

我都为他捏一把冷汗

在仰光的最后一顿饭,莫名其妙地去吃了肯德基,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当时的我结合了在中国、日本和缅甸的经历,觉得世界各地的肯德基应该都不会很难吃,然而到了英国之后,我的这一看法被彻底改变。

剩下的几个区域呢,曼德勒说实话我觉得没那么有趣,但是它周边的几个古城是真的不错。市区内的几个景点,乌本桥的日落还是应该榜上有名的,旁边的椰子冰激凌合人民币五块钱一个,摊主缅甸人热情地向我用中文问好。

敏贡的大石头佛塔

敏贡的白色蛋糕塔

没有栏杆且拥挤的乌本桥专治恐高

东枝周边是最难去的,开车盘山路盘到晕头转向,但是茵莱湖的景色,格劳的凉爽,还有遥远宝藏地卡古塔林和金石窟寺的加成,让人觉得确实值得一来,唯一遗憾的就是第一天盘山路之后的头晕可能需要缓一缓。

茵莱湖游船

要不是当地的朋友说可能就错过了的卡古塔林

派先生和觉先生都热情地收留了我,在仰光和曼德勒的时候也是体验了当地人的住宅和生活。在仰光,派先生把自己的房间给我,还给当天生日的我提前买了个蛋糕;虽然他不会开车,却叫上家人一起带着我,受到的关怀实在是太多了。在曼德勒,到了饭点,觉先生的家人就端上来各种鱼虾肉类和蔬菜,说着‘sajya,sajya’(吃吧吃吧),我们就伴着电视里缅甸电视剧的背景音开吃。

窝在派先生的蚊帐里

那是一年多之前了。一年多后的今天,我觉得庆幸,又有些难过。庆幸我在缅甸和平安详的时候去见了朋友,来了个全景游,但又难过,因为我知道他们这几天过得一定很不好。未来不可期,充满恐惧,而我只能在这遥远的地方祝福他们。

之前旅游对我来说是件很不紧不慢的事,想着反正一辈子还长,早晚能走遍世界。但大概从19年10月开始,冲绳首里城大火的那一天开始,我的想法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年震撼我许久的莫高窟和被毁的不成样子的马蹄寺,破败而让人心痛的龙门石窟,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许就再也看不到它们了。

病毒刚开始肆虐之时,我无奈取消了和朋友的斯里兰卡毕业旅行,毕业季的东南亚和埃及之行也变得不可期待,那时候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窝在床上看地图和旅行文章。看到有人记录曾经那个旅游天堂叙利亚,看到有人拍摄的巴米扬美景和大佛被炸毁前的佛窟,看到巴格达的博物馆和古文明,看到马里神秘却处在危机中的大清真寺,感受到的只有难过。景色不再,我也无法期待,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世界上更多地方也会变得像他们一样。年,一个病毒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悄无声息地打了起来,泰国的大规模游行,埃塞俄比亚的突然混乱。年,缅甸的未来变得愈发模糊,我的朋友们只能呆在家里担惊受怕…

来自朋友的某社交网络

未来会发生什么无法预料,我也变得日渐悲观。什么时候又有其他病毒,不知道;什么时候想去的一个地方,在一次意外之中永远消失,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哪个国家,哪个区域变得动荡,不知道。或许这担心有些多余,但只要一开始想,就真的控制不住了。每次听到“以后再去呗”“以后有的是机会”这种话,心中不由得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我只能卑微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走遍美加欧澳之外的地方。对我而言,大部分英语国家和欧洲的部分国家,确实,以后有的是机会。之所以能这么说,大概是因为就算没机会去那些地方,或许也不会那么难过吧。

一丝一毫*治都不懂的我并没有什么立场,只是希望我的朋友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够安全,希望那些虔诚善良的人不用再像这样担惊受怕下去。

希望他们的脸上能赶快再次绽放出笑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前的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