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醒来,就被一条突发的大新闻刷屏了:缅甸军方2月1日凌晨在首都内比都实施突击行动,扣押国务资*昂山素季、总统温敏以及执**民盟其他一些高级官员。军方当天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由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接管权力。
缅甸勃固市内,缅甸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昂山素季女士的画像。(本人摄于年10月26日)
事件的缘起在于缅甸去年11月8日举行五年一次的全国大选。根据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计票结果,民盟赢得个议席,远超联邦议会半数以上席位,将继续执*。军方指责选举舞弊,联邦选举委员会否认选举存在舞弊。最近几天来,缅甸*府和军方之间紧张关系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变”。
缅甸国务资*昂山素季(右)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资料照片)
今天缅甸的*局突变,让人感叹昂山素季的命运多舛:三次在大选中获胜,其中两次又被军方扣押。早在年,昂山素季也曾以压倒性优势赢得缅甸大选,但当时军*府不承认选举结果,立即逮捕了昂山素季,将她软禁累计时间长达15年。今天,30多年前的历史又重演了,这好像成了昂山素季的宿命。
缅甸国务资*昂山素季。(资料照片)
今天缅甸的*局突变,也让人感叹昂山家族的命运多舛:年,缅甸刚刚独立,昂山素季的父亲、缅甸国父昂山将军,在部长会议室里举行部长会议时,被反对派派来的杀手杀害。昂山将军牺牲时年仅32岁,遗留下两岁的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的父亲、缅甸国父昂山将军。(资料照片)
今天缅甸的*局突变,更让人感叹缅甸这个国家的命运多舛:短短一个世纪,缅甸经历了封建王朝、殖民统治、军*府专*、民主*府四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历经苦难与悲情的民族,如今又回到了原点。这说明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走上现代化道路,是多么地不容易!
缅甸仰光,昂山将军故居。
与缅甸相比,更早实现由军*府向民主*体转型的一些国家,比如亚洲的韩国,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在实现*治转型后都建立了比较成熟、稳定的*治体制,转型后都从未再发生过军事*变、出现过军人干*。而缅甸的民主*体为何如此脆弱呢?就在于缅甸民主转型的缺陷和不彻底性,就是在转型后,军方作为一支独立的*治力量,独立于民选*府之外,仍然掌握着巨大权力,而民选文官*府掌握不了军权,成为“坡脚*府”,实际上形成了“文官执*、军人监国”的二元*治结构与模式,为今天的*变埋下了隐患和祸根。
昂山素季在父亲昂山将军画像前。(资料照片)
与韩国、巴西等曾经的军人威权*体彻底的民主转型不同的是,缅甸的军方并没有完全退出*治,而是选择了“半退”的方式。转型后的宪制中为军方保留了较多制度化的*治存在,比如:规定了军方在立法机关(议会)中的存在,宪法规定议会两院各有25%的议员由军方指定;规定了军方在行*机关中的存在,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有权任命各部部长和副部长,但国防部、内*部、边境事务部的部长和副部长,则只能从国防军总司令提名的军职人员中任命;还设置了军方主导的监护机构——国防与安全委员会。这样一来,即使民选的结果,也要由军方认可才行。民选*府与军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军方随时都有可能推翻民选*府。民选*府一旦得罪了军方,就预告了执*的提前失败。正因如此,就不难理解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昂山素季为什么与军方保持一致的立场。
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资料照片)
年缅甸民主转型后,既不是“*指挥枪”的体制,也不同于很多国家由民选*府直接领导军队,而是形成了“文官执*、军人监国”的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者张建伟先生把它称之为“军人监护型”*体。与此类似的还有,隔壁的泰国、曾经的土耳其。
缅甸仰光大金塔。昂山素季女士当年就是在这里用她那双温柔的手,拨开几十支对着她的步枪,微笑着走向大金塔前的讲台,向民众发表演讲。(摄于年10月25日)
先说泰国。年,泰国军方发动*变,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标志着军人集团登上泰国*治舞台。此后的泰国历史就是一部军事*变频发的历史。从年到年,泰国总共发生了13次军事*变,可谓“一言不合就*变”。
年泰国启动民主转型后,军人集团被迫退出权力中心。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泰国的军人*权一去不复返了。确实,在此后14年时间里,泰国都是民选的文官*府执*,没有再发生过军事*变,实现了泰国现代*局史上最稳定的一段时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民望颇高的时任泰国总理他信在出访期间,被军方*变推翻。年,他信的妹妹、时任泰国总理英拉又被军方发动的*变推翻。兄妹两任泰国总理在短短8年时间内接连被两场*变推翻。年*变后,军方并没有急着还*于民,而是花了五年时间进行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军方在“还*于民”后,依然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权力最大化。
泰国总理巴育。
于是,在年的泰国大选中,推翻英拉的军*府总理、陆军总司令巴育毫无悬念地当选总理。与五年前不同的是,巴育此次是以民选*治家的身份登台,而不再是以此前的军*府领导人身份执*。这场由泰国军方导演的“选举大戏”,让巴育脱下了军装,穿上了西装,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然而巴育治下的泰国,仍然是实质上的“军人监护”下的国家。实际上是“借壳上市”,借民选之壳,行军管之实。
再说土耳其。在土耳其,军队一直在国家*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土耳其国父、开国总统凯末尔将军逝世后,土耳其军队成功地成为国家坚持凯末尔世俗主义路线的坚定捍卫者、维护者、仲裁者。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军方曾发动过4次*变,其中包括年的一次“软*变”,迫使当时的总理、繁荣*主席、宗教色彩浓厚的埃尔巴坎下台。可以说,军人干*已成为土耳其的历史传统。即使在民选文官*府执*时,都会有军方在一旁行使“监护者”的角色。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国父陵内的凯末尔画像。(摄于年4月2日)
土耳其为何会形成“军人监护”的传统呢?与一百年前土耳其共和国开国时的制度设计有关。凯末尔本人曾是职业军官,从个人感情上讲,他相信军队是实现土耳其现代化蓝图的最可靠、最中坚力量。凯末尔生前可能有一种担忧,就是担心在他逝世后宗教化倾向可能会卷土重来,所以他制订的这一整套制度设计中,军队就成了为世俗化保驾护航的中坚力量。这就使军队在土耳其社会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军队渗透到了国家*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去年上映的土耳其电影《七号房的礼物》,就是上世纪80年代土耳其军人权势之大的真实写照。即使是现任总统埃尔多安这样的*治强人执*时期,土耳其也发生过年的未遂*变。
土耳其帕姆卡莱(棉花堡),一家商店门口挂出的土耳其国父、开国总统凯末尔将军的画像。(本人摄于年3月28日)
再说回今天的缅甸。缅甸*治转型之后的这种“文官执*、军人监国”的*体,实际上是一种“瘸腿民主”“坡脚民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终究走不长远。泰缅两国转型过程似乎永不停止。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一定要与具体国家、具体民族的具体实际相适应,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民主,否则就会“水土不服”。重视民主的实质,则民主存;只追求民主的形式,则民主亡。
缅甸总统温敏(左)和国务资*昂山素季。(资料照片)
(参考文献:年5月20日张建伟《泰国“军人监护型民主*体”及其走势》)
牛霄一衣带水十重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