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上方“创业财经汇”→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来源: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年独立后的缅甸是一个推行选举制的国家。然而与很多第三世界出现超前民主化的国家一样,当时缅甸的国家能力很差,既不能稳定动荡的经济,也不能惩治猖獗的腐败,以至于治安崩坏,社会出现了动荡的前兆。
在被英国统治的第年
缅甸终于宣布脱离殖民地身份
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英总督和缅甸第一任总统在升旗仪式上)
(图:Wiki)▼
年,缅甸三军总司令吴奈温(吴非姓氏,是缅人的一种尊称)发动*变,解散国会,扣押了总统在内的50余名*要。他在广播中向全国宣布:“为了及时控制国内局势,国防军接管了*权。”
开启了缅甸军权当*先河的男人▼
从那时起,缅甸的军队正式走上台前,像他们的南美洲同僚那样,“担负起”了保家卫国责任以外的责任,久久把持*权。
在那之后的近60年间
缅甸的军队或在明面上把持着*权
或在幕后操作着当*者
(年和年*变时的仰光街头)▼
多民族国家的现实
缅甸国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部的若开山脉与那加山脉分隔开缅甸与印度,北部高黎贡山、东北部的掸邦高原分隔了缅甸与中国,东南部他念他翁山脉和比劳山脉分隔了缅甸与泰国。
山与海形成了缅甸天然的疆界,使其免于被外部更强大的力量操控、征服,但这并不意味着缅甸的历代统治者就可以高枕无忧。
其实相较于平原地带,山区占了更大的比例
这对平原核心区是一种保护,但也是限制
(底图:shutterstock)▼
缅甸如今的领土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东三省加河北加北京的广袤土地上,存在着多样的地形地貌。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充足,领土范围内河流纵横,配合充足的日晒与热量,缅甸的森林覆盖率也很高,这些因素无不限制了缅甸的交通条件,将领土分隔为几个具有明显差异的部分。
山脉高原之间的无数河流汇聚成庞大的伊洛瓦底江流域,中下游巨大的冲击平原与三角洲是主体民族缅族的聚居区,对应到缅甸的行*区划上,就是伊洛瓦底江干流两岸的六个省。这里是缅甸最核心、重要、最富裕的地区。
核心与边缘,也体现在行*区的名字上▼
北部的崇山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区域,克钦族、傈僳族、载瓦族、缅族、怒族、掸族、果敢汉族聚居于此。缅甸独立后这里形成了自治度较高的克钦邦,活跃着至今未清除的克钦独立武装。
无论是军*府执*还是民盟掌权
缅甸*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弥合过民族矛盾,地区冲突
*令到不了的地方太多了
(克钦独立武装图:wiki)▼
东部平均海拔米左右的掸邦高原上,生活着缅族称之为掸族的泰老民族。相较于缅族,他们与邻国老挝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更为接近,形成了高度自治的掸邦。其边境地带又有果敢、佤邦两个高度自治、拥有地方武装的特区。
由于地形复杂,民族独特,这里历来是缅甸中央*权难以染指的边疆地带。直到现代依然如此,只不过换了一种形态:这里是曾经的毒品金三角的核心地区,而金三角的大毒枭也多为掸邦人。
除此两地,还有东部的克耶邦、克伦邦、孟邦,西南部的若开邦、钦邦,都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方高度自治的地区,或多或少存在独立武装和分离主义者。
在缅甸东部及泰国地区活动的克伦民族联盟
独立以来一直试图武装独立,现在则希望建立缅甸联邦制度
不仅军队有模有样,纪念日阅兵一个不落
(图:alamy)▼
正是这样容易产生割据势力的主权版图,给缅甸的历任军*府提供了合法性温床。这一点,从奈温军*府上台后的一系列措施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
二代目军*府
奈温将军上台后推行“缅甸式社会主义”,*治上试图用激进手段加中央集权,取消作为议会第二院的民族院,中央17个部没有一个与民族关系有关。紧接着,年宪法又规定省与邦在地位和待遇上完全一致,将集权化渗透到地方一级。
奈温访问中国期间
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视察中国仪仗队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