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公共卫生体系思考
姚毅,美国FDA前资深高级临床评审官,美国FDA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生物科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联席董事会主席
话题2.股市熔断与财*货币*策
胡刚,WinShore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瑞信集团前董事总经理
话题3.中概股风波后的机遇与思考
刘洪,美国MayerBrown全球律师事务所前全球权益合伙人,瑞信(CSFB)与帝杰(DLJ)投资银行前董事总经理,中国证监会前首席律师兼法律部主任兼首部《证券法》工作小组负责人
话题4.中国公募REITs正式启航
王刚,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北京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话题5.中国经济转型新战略与大类资产配置
王金龙,海投全球创始人、CEO
话题6.金融科技持续严监管
全丹,BANKSSTREETADVISORY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麦肯锡全球银行咨询业务高级顾问,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前高级官员
话题7.股市、基金与泡沫
许仲翔,锐联财智创办人暨首席投资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商学院业界教授,CFA杂志GrahamDodd奖最高奖
主持嘉宾:
刘思强,清华五道口金融媒体班学员
以下是《清华金融评论》为读者朋友们整理的精编实录。
点击上方图片回看本期直播
01
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公共卫生体系思考
疫情带来了很多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思考,请您谈谈中美医疗系统现状与启示?
首先在整个疫情控制过程中,中国*府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播散。从流行病学来说,首先是发现传染源,然后割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中国*府每一步都做到了。对比国际社会,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被动。特别是美国,特朗普*府取消了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以后,没有协调的组织了,CDC、FDA、NIH医院、州之间的协调工作基本是瘫痪的,*府的管理空洞化造成了疫情控制特别被动。
医院体系,在武汉疫情控制过程中,医院为主,很快把武汉疫情控制了,医院的优势凸显出来。医院医院为主,医院、医院主要是为了穷人和福利的医疗保健工作。在疫情控制过程中,医院没有足够的设备和资源。公民意识方面,中国的公民意识在控制疫情方面和*府是保持一致的,比如都带戴口罩以及隔离,没有人抱怨。在美国以及欧洲,宁可牺牲也不愿意戴口罩,使得疫情很难控制,这是整体化的教育、也是*府行*干预的过程。中国*府行*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和有利的,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全球紧急情况,我个人认为这时候所谓自由可能是次要的。
全球疫情的下一步发展关键阶段在哪,疫苗有效程度怎样?
发现传染源方面,现在中国通过现代化的IT技术跟踪非常有效,这时候可能就要牺牲自己的隐私权。美国现在传染源太多,每个感染的病人都会不断地去传播,新冠病毒的变异导致传播更加凶猛。这时候应该要割断传染途径,包括戴口罩、居家、保持距离等,这是每个人应该要做的。
这次疫苗的批准,中美双方都是在EUA(应急使用授权)的情况下批准的,临床实验时间非常有限,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不确定,为了控制疫情进行大规模接种,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有条件批准的临床实验。据我所知有一部分美国人并不愿意打疫苗,理论上70%的人接受疫苗以后,就会保护其余30%的人。2月份美国疫情很可能会再一次发展,拜登上台以后很多州有活动,大家都不戴口罩,14天以后,就会出现很多新冠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据美国权威机构估计,可能2月份死亡人数会达到50万人,美国新冠去世的人数比二战都要多。
病毒变异使得疫情更加复杂,有些疫苗不一定起作用,变异了之后可能要重新做疫苗。就像流感病毒每年都要做新的疫苗。还要观察ADE效应:接种了疫苗或是感染了病毒以后,是不是更容易二次感染,这也是流行病学的特点。另外疫苗的运输、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都需要保障。最重要的是教育全民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长期来看全球公共卫生体系要做出怎样的应对,哪些细分领域有可作为的空间?
全球的卫生体系、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整个世界经济、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还不能预测疫情究竟持续多长时间,有很多人说会长久伴随,就像年的西班牙流感流行至今已经多年,人类活得也挺好。随着拜登上台美国重回国际组织,美国和中国应该携起手来,在WHO组织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机制。中国可能会加强CDC的职能,设置有效应对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机构来储备应急物资,调动医疗资源。武汉疫情的开始还是稍微乱了一点章法,中国的管理制度和能力非常强,马上就纠正过来了。全球各个国家一起来控制疫情,这是国际组织应该做的。
目前来说医疗、医药方面未来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增长点。后疫情时代大家更加考虑到公共卫生健康方面,疫情和疾病是可以防治的,预防医学的细分领域是很重要的,食品卫生、水卫生、空气卫生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流行病都是环境引起的。相对于群体医学,个体化医学会变得更加重要,每个人都在注意自己的健康,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预防肿瘤等。所以制药公司、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可能会是热点。
您认为新一届美国*府是否可以挽回败局?
拜登*府上台以后对中国的*策是有调整的,拜登*府的管理团队都是奥巴马时代的精英,虽然年纪稍微大了一点,但是很有经验,这些官员有共同的治国价值观。拜登*府曾经讲过,跟中国要合作,但是目的是要全方位减缓中国的发展。在整个疫情过程中,中美 主要是围绕知识产权,创新在美国是一个又老又新的话题,这个国家之所以有活力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创新。现在我们中国主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