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你同那最绵长的吻多么相似啊
TUhjnbcbe - 2021/3/15 14:27:00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 http://m.39.net/pf/a_4644611.html
本文共个字,阅读需要8分钟

“我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

——《二十首情诗与一首绝望的歌》

“如果所有的黄色用尽,

我们用什么做面包?”

——《疑问集》

我原本以为,《大地上的居所》应该散发着木头与青草气息,要么就是雨后泥土的芬芳。这是我对聂鲁达诗歌的期待。可等我打开这部集子,却闻到一股咸腥海风的味道,甚至看到一条咸鱼躺在海边的岩石上,我很想大声地喊出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海的味道我知道。”

(做咸鱼很爽,但是会被猫盯上)

?孤独究竟是啥玩意儿

研究聂鲁达的学者阿马多·阿隆索曾评价说,《大地上的居所》是一部“深不可测”的作品。我其实是做好了心理建设翻开它的,最早阅读的是西班牙语原文(西语专业学生的眼泪),耗费的脑细胞更多。

结果,我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这都说的啥玩意儿?”我像咸鱼一样莫得灵*地读了一个多月之后,决定放它几天。

之前读过聂鲁达的自传《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我了解诗人写出这部诗集时的经历。但是漂泊也好,孤独也好,对我这种成长在新时代下的幸福青年来说,就好像是小时候看到《猫和老鼠》里被揍成各种形状的汤姆,我只知道他很疼,但是永远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疼。

(月亮上挂的咸鱼莫非就是我本人?)

在我人生短短的二十来年里,也有过漂泊和孤独,可我的忘性很大,毕竟心大令人快乐。我阅读聂鲁达相关的传记和研究,甚至脑补自己就是那个漂泊在神秘东方的小领事,期待等来能够读懂他的一瞬,但是没想到等来了疫情。

我是个非常怂、非常惜命且非常喜欢刷微博的人——就是每天电视里医生所说的那种“过度焦虑”的人。那段时间里,明明没有出过门,但是一打开电视和手机看新闻,就感觉自己已经肺功能衰竭了。明明是与朋友们久别重逢的佳节,我只能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读聂鲁达,用我的焦虑去体会他的忧郁。

在这种状态下,我的孤独慢慢地无限逼近他的孤独,我对死亡的理解慢慢地无限逼近他在漂泊中的“垂死挣扎”。

我渐渐回想起多年前刚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时的孤独,留学时内心的别扭与不安。我渐渐读懂了《大地上的居所》里所表达的一部分情绪,和常常出现的夜晚、雨水、鲜血这些暗黑的意象。有时候它们并不是在描写那些事物本身,而是在传达诗人在枯燥生活中的孤独、无助,甚至愤怒。

(真·大地上的居所)

在聂鲁达的众多作品里,这可能是最私密的一部。这只是“一个外国人移居到粗暴而又奇怪的世界所感受的孤独”,“在这种情况下,孤独可不是什么文学主题,而是像监狱大墙那样坚固的东西,就算你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大哭大喊也不会有人来。”(《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

接近了诗人的内心,让原本就是夜猫子的我,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格外清醒。一天夜里,我在看《家庭的悲哀》,读到“里面沉睡着尸首”时已是凌晨。飘忽中,我仿佛听见小区传来送葬队伍并不整齐的吹奏,阴森森的。半梦半醒间,我满脑子都是聂鲁达的诗句。这点“半死不活”的共情,倒是让自己接下来对诗歌的理解顺畅许多。

(半夜点着灯读诗的我)

?聂鲁达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聂鲁达曾在墨西哥举办的和平大会上说起《大地上的居所》:“我不希望陈旧的痛苦将沮丧带给新生的生命。”

可惜诗人的愿望要落空了。在网上冲浪的年代,我们看到的痛苦要比诗人不愿让我们看到的更多。好在,“丧”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讲述痛苦只是为了直视它,保持警醒,甚至反向安慰,收获快乐。

聂鲁达这么孤独痛苦,不还是在《大地上的居所》中写出了《我们一起》这样甜甜的情诗?

而你,宛如一个星的月份,宛如一个固定的吻,

宛如翅膀的骨架,或是秋日伊始的日子

……

你同那最绵长的吻多么相似啊,

它恒久的颤抖似乎在滋润着你的身心,

它不断燃烧的炭火,飘动的旗帜,

在你的主宰下渐渐跳动起来,颤抖着飞扬起来

然而我还是每日一问:“这都说的啥玩意儿?”聂鲁达的脑洞太大,在第一首诗《死亡的疾驰》中,一会儿是毫无生气的“灰烬”,一会儿却又是“茂盛生长的海洋”,为什么“生机勃勃”却还能“一动不动”,咋地,这是精分后的世界吗?

(树杈上的居所)

曾经有记者问,为什么《献给费德里克?加西亚?洛尔卡的赞歌》里说“为了你,医院会粉刷成蓝色”。聂鲁达回答道:“你问诗人这个问题就像问女人年龄一样。”看到这个回答,我甚至觉得自己绞尽脑汁理解这部诗集有点变态偷窥癖的意思了(bushi)。

那些意象无拘无束地组合,在我头脑形成一幅幅奇异的画面。每当看到“如同一串跳动的充满性欲的牡蛎”,我脑海中就蹦出一排蒜蓉生蚝整齐地跳着踢踏舞。

我跟朋友吐槽说,聂鲁达是一个我无法征服的男人。朋友说,你要真看懂了你就变成聂鲁达了。突然我就感到豁达了,诗歌本来就是个性化的表达,而我又不是诗人本人,也甭替人家操心。

最近我读到中译版本的《死亡的疾驰》,才稍稍理解了聂鲁达所描绘的,极度繁盛的生与极度寂静的死。他在喧嚣尘世中体会到的孤独,就如同悄无声息的死亡般,在寂静中迅速地将他吞噬。

医院粉刷成蓝色,聂鲁达也解释说,因为他觉得“蓝色是最美的颜色”。不过牡蛎我却一直没琢磨明白,难道是因为生蚝比其他海鲜好吃?为什么跳动的是牡蛎而不是皮皮虾?

不同的心境、阅读场景和个人经历,都会影响对诗歌的理解。聂鲁达在《大地上的居所》里倾泻的是何种孤独与痛苦,或许并不重要。这些并不妨碍我们阅读它,体会诗人的痛苦以释放我们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也许比藏起来自己消化要好得多。

?百万女团腿拥有者

对我这个网瘾少女来说,《大地上的居所》里有些事物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还是有趣得很。

在《鳏夫的探戈》里,聂鲁达回忆了因为忌妒要举刀杀害他的乔丝·布莉丝:

稍后你会发现我把刀埋在椰子树下

害怕你用它将我杀死,

但现在我突然想闻闻它那带着厨房气味的刀身:

我原先只觉得乔丝·布莉丝是个抖S,细品了一下觉得聂鲁达也有点抖M的意思。

在《为我的双腿举办的典礼》中,聂鲁达用七十多行诗描写了他的腿以及观察它们时的感想。其中有几句,不得不让人怀疑聂鲁达其实拥有百万女团腿:

我盯着我修长的双腿看了许久

带着无限的柔情和好奇,带着惯有的热情,

仿佛它们曾属于某位圣洁的女子

……

像枝干,像女人的腿,可爱的东西啊,

自膝盖向上生长,圆润,紧实,

混乱而密密匝匝的存在之物附着其上

读到《黑夜所建》中“哦上帝,有多少青蛙在夜间出没,发出呼啸,如四十岁人类的嗓音聒噪”,我突然想起,在小区对面无人打理的荒地,每逢雨水季节就上演的癞蛤蟆大合唱。原来我和大诗人竟然有如此相似的遭遇!

《大地上的居所》中,一共提到了95次海和21次盐。(我竟然数了)其实不难理解聂鲁达对这两者的偏爱:瓦尔帕莱索是海港城市,而他一路乘船经过欧洲、上海、日本、新加坡,最后才到了他的驻地仰光。再后来又乘船辗转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担任领事。而“盐”在聂鲁达眼中,既是海水中包含的物质,也代表着刺激与腐蚀。

泡沫管道之上,逃离之遥,

典礼般的浪花和清晰秩序中包含的盐粒,

腐烂的木头和生锈的铁器

可能被腐蚀的不只是木头与铁器,还有那颗孤独的心。

电影《青春年少》

这确实是一本夹杂着咸腥海风的诗集,就像封面海螺倾倒出的泪水,飞鸟衔来的月色,最终腌制成一条暗色的咸鱼。

我想象出一条咸鱼躺在海边的岩石上,那条咸鱼大概就是我自己。反正肯定不是聂鲁达,别人孤独的时候在写诗,我孤独的时候只会吃吃吃。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

可以购买本书

《大地上的居所》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著

梅清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

送一首诗给你的夜晚、漂泊与孤独

★献给平凡的年轻,献给有理想的伤心人

★诗人既在写自己,又在写众人。如船夫引船,漂流在人类幽深内心与漫长时间的暗河

版权说明: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本期编辑:十七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你同那最绵长的吻多么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