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来到缅甸,先是感受到太阳的刺热,起初我深表怀疑,直至我脚踏实地来到这个国度。
深度感受一个城市,总有不同切入点。我的切入点是建筑和艺术。谈及建筑,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西方建筑。西方文明渊远流长,在建筑方面当然有不少值得参考学习,他们按照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缔造无数受人景仰,令人赞叹的建筑物。今次,我希望和大家分享「近在咫尺」的旅行建筑体验。
大家的眼光不防看近一点,多留意四周事物。事实上,亚洲建筑亦内藏不少惊喜,像我在数个星期前的一趟缅甸之旅,就深深被缅甸的建筑折服,全然沉醉在当地建筑的奥秘之中。
踏入缅甸,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佛塔以及由地板传来的刺热感。太阳高高挂,和这儿的佛塔相映成趣,整个人如同置身于阳光之中。在此,我再一次体会到建筑之于人的力量。除了为人们提供安居功能外,还有精神上的支持。
这儿的佛塔大多数以砖砌成,呈吊钟状。是缅甸最为特色、外型突出的建筑之一。缅甸盛产黄金,当地人喜欢用金箔装饰,所以触目所及的佛塔都是一大片黄金色,非常耀目,亦成为当地非常标志性的风景。在装饰层面上,亦看得出当地对佛教之重视。绚甸有三个重要的佛塔地标,分别是位于仰光的大金塔、曼德勒的大金佛和孟邦的大金石佛塔。而蒲甘是目前聚集众多佛塔的地方,虽然经历过战火和天灾,它仍然是缅甸的历史古城,珍贵的历史遗迹,至今现存百多座着名佛塔。
蒲甘漫步,处处可见大小不一、设计不同的佛塔。远看看似大致相同的建筑轮廓,仔细一看发现各个佛塔皆不同。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朴素自然,有的精雕细琢,每每都有学习之处,而塔内的佛像亦有不同形貌,显露不同的身体语言,或坐、或站、或卧,佛像的造工精细,浮雕壁画独具匠心,背後的工匠必然巧夺天工,令到佛像生动自然,表情惟肖惟妙。难怪蒲甘被誉为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
除了佛塔外,另一个「很缅甸」的建筑是水上屋子。旅程中,船夫带我们在茵丽湖泛舟,夕阳西下,湖面泛起淡淡金光。两尽是当地人在水道旁边兴建的水上房屋、水上寺庙和水上市场,缅甸人的笑容传递丰富的生命力。水上屋子大都以木为主要材料,外型涂上不同色彩,为茵丽湖添加色彩。周边的渔民划着渔船到湖中各处撒网捕渔,船上的小孩向着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还看见穿上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居民涌到市集。茵丽湖风景迷人,堪称为东方威尼斯,比起西方的河流着实有另一番风味。
个别的一幢建筑,若没有与四周环境交流,难以产生影响力,尽其量只是个别的存在。真正有影响力、有价值的建筑要和城市产生对话,在人在其中生活,因而对该地产生深厚感情。我习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拍照记录当地风景,有标志性的建筑如同城市名片,建筑唤起我对那城市的记忆,感受亚洲的建筑魅力,俨如闯进纸上时光机。谢谢这一趟缅甸之旅对我的启发。
记于.5.18
Adri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