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仰光随笔
TUhjnbcbe - 2021/2/14 0:38:00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http://www.wxlianghong.com/

仰光随笔

前前后后出差仰光已经五次了,每次都住在同一家宾馆,毕竟是公司指定的,宾馆位于一个小巷子中,离公司缅甸代表处很近,只有大约八百米路程,从巷子左拐出来再沿着大路走,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代表处。这一路被五条小街巷分割成了六部分。我每天都要来回两次,走的多了,周边的人和物也就渐渐熟悉了起来。

从巷子出来就可以看到一排等待生意的出租车,仰光的出租车大都是老旧的右舵丰田车,也不知是从什么国家淘汰过来的。司机们身着缅甸传统服装“隆基”,嘴里不停地嚼着槟榔,并时不时朝路上吐出一口鲜血般的口水,牙齿也被染成了通红。当他们朝我热情洋溢地招揽生意时,笑着咧开了猩红的嘴巴,我每次见到都不得不加速逃离。接下来这段路是一条流浪狗的势力范围了,仰光的流浪狗很多,模样和中国土狗还是有些差别的,狗脸更长狗身更瘦狗毛更短。而这条流浪狗还长得有些特殊,全身就像斑马一样有浅黑色的条纹,非常好认。流浪狗很温顺,既不会尾随众人,也不会摇尾乞怜,就静静地趴在肯德基门口,等待那一块属于它的骨头。过了第二个街道后有一排餐馆,一个可怜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整体盘踞在一家餐馆门口乞讨。再往前几步,则是一个老年盲僧的地盘了,每天清晨也不知道什么人将他运到这个位置,然后静坐在那儿等待着路人的施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他们的确有碍观瞻,但店主没有以干扰生意为由赶走他们,而是任由滞留在屋檐下。路人们也不时掏出一些小钱,即便都知道他们是职业乞讨者。再往前走一个路口,有一老妇人在此贩卖鸽食,头顶电线上吸引了成群等待喂食的鸽子。女人不时撒一把鸽粮,鸽子们顿时俯冲下来抢夺。每次路过这里我都担心会遭受鸽子的“炸弹”袭击,同时也在想这位大方的女人能赚到钱吗?快到代表处所在大楼下则是由几个矮桌小凳外加大伞搭建起来的临时早餐点,供应炒面炒饭,散发着当地食用的香料的气味,我等外人初闻起来不太适应。年轻男女们坐在那儿快速吃着早餐,然后赶去上班。

的确这段街景反映了这座城不太美妙的实情,但这不是这座城的全部,当我注视起街头的每个人,就会发现他们都脸挂微笑谦和守礼,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仰光街头也绝少吵架和斗殴。缅甸是个佛教国家,据说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要出一次家。还是在这条街道上,时常会见到排成行的童僧或童尼,童僧身着酱红色僧袍,坦露右肩,童尼则穿粉色尼袍。他们由一两名成人僧侣带着,手上托钵,在街道上列队行走,两边的商户行人都会在钵里放上一些钱或米,他们似乎还继承着千年前佛祖的清苦生活:“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这种从小开始培养的全民佛教信仰是否就是他们内心宁静平和的缘由呢?

暴雨初停,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气压异常的低。我倍感胸闷,遂起身穿鞋出门,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行走着。虽是雨后,却无丝毫凉风,雨水落地后蒸腾而起,行在街上犹如身处蒸锅,全身汗如雨下,没多久就已湿透。

不觉中来到了苏雷佛塔,我脱鞋入内,此刻已无其他游人,只有一些僧人在合力扫除雨水,一位老僧在西北侧一角低声念着佛经。我逆时针围着佛塔行走,赤脚踩在积了一层薄水的石板上,些许凉意从脚底慢慢传上了身。

苏雷佛塔地处仰光南隅闹市之中,相较仰光大金塔小了很多,也没什么名气。佛塔四向皆塑大佛,其他处均是大小佛龛,各色菩萨坐卧其中,或闭目或微张,无不神情肃穆,宝相庄严。

我一圈一圈踱着步,不知什么时候扫水的僧人都不见了,佛塔里只剩下诵经的老僧和我。每每路过西北角时,我都脸挂微笑看着他,企图用所谓的友善来建立一个短暂而虚弱的人际连接,但老僧一直都低着头吟诵经书,完全无视于我。

我一圈一圈踱着步,夜渐深,周围安静了下来,老僧颂经声仿佛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起来,句句灌入我耳中,却一字也不懂,愈发增添了苦恼。我想我要离开了,再次抬头看下大佛,大佛冷冷地望着我,不怒自威,吓得我连忙打消了离开的念头,默默地转着圈。

我一圈一圈踱着步,不再抬头看佛,也不再理会老僧的经声。胡思乱想渐渐少了,只是心中苦闷仍然郁结。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在说“痴人、痴人”,我心中一惊,连忙回望,老僧已然入定。再抬头看佛,佛已闭眼,不理会我这个尘世凡人。

我一圈一圈踱着步,嘴里念叨着“痴”字,不断回想着我那些痴心痴为,真是愚蠢可笑之极,心想是时候放下了,这时从身后传来了四句揭语:痴人皆蠢,无谓无端,心空生慧,慧生痴消。我点头微笑,不再回首,穿鞋径直离开了佛塔。

宾馆向北一公里不到便是著名的仰光中央火车站了,巴洛克式主体和四座缅式塔楼混搭在一起,极具特色,不同凡响,成为了仰光的地标式建筑。很多旅游攻略中都提到的仰光火车环城半日游,我也被其吸引,于是在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循迹而来,看到的是满覆青苔斑驳不堪的外墙和长满了乱枝杂草的屋顶,显然大楼已很久没有修葺过了。好在站内老旧设施维护的还不错,仍能正常运转,看来缅甸人民把有限的资金投在了里子而不是面子上。车站内站台不少,大多是去缅甸各地的,我按照攻略指示穿过天桥来到七号站台,花了二百缅币也就是差不多一元人民币在站台中央的售票窗口买了一张环城火车票,持票可随时上下车,而绕仰光一圈大约需要三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我愿意坐,花一元人民币便可环仰光火车半日游,实在是最廉价的旅游了。

离发车大概还有三十分钟,我就坐在站台长椅上四处张望打发时间。雨季结束了,这座热带城市进入到蒸烤模式,好在站台四向通透,又有屋檐遮蔽日光,不觉得太热。天井的电线上有几只乌鸦在歇脚,在强烈的光线映衬下,就像是乐谱上的音符。铁轨上停着一些车厢,都非常破旧,上面贴满了各种印刷精美的广告,有些不伦不类。

终于要发车了,我和三位中国游客组成了临时“观光团”,互相简单介绍认识,其中一位是来自上海的李姓美女,她专程到缅甸旅游;另两位是江姓父女,其父比我年岁稍大,长得粗壮敦实,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在缅甸从事石油开采。女儿是高中生,非常文静,是专程从国内来看望父亲。始发站上车的人很少,我们四人依次坐下聊天。李小姐是旅游达人,路上不停地跟我们讲着她在全世界旅行见闻:挪威租车看极光;摩洛哥欣赏地中海日落;聊到日本时更是如数家珍,着实让人羡慕。

火车慢慢行走着,不时停靠小站,陆陆续续上来很多人,车厢渐渐热闹拥挤,经常还有一些头顶着各色当地小食的妇女上车叫卖。这应是最常见不过的当地人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几个外国人却也看得新鲜有趣,李小姐还不时拿出相机拍着照。车厢内温度越来越高,气味逐渐变得不堪。停靠某站时有几个菜贩往车厢内堆放了几大包蔬菜后,李小姐终于无法忍受起身告别下了车,剩下我们三人,都是那种话不多的,交谈自然也就少了。我也乐得看看窗外风景,或是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随后上来了一位拿着扩音喇叭的老僧在车厢内讲经,我下意识从口袋里掏出一千缅币递给了老僧,不成想他愤怒地把钱扔到了我的身上,嘴里还不停唠叨着,一定是在斥责我,我顿时明白过来老僧只是在布道而非乞讨,我这么做是对他的侮辱,慌忙用手势向老僧道歉,他摆了摆手,在下一站便下了车。我非常尴尬地拿着钱,幸亏站台上有一位托钵尼路过,我连忙伸手从车窗把钱放入到尼姑的钵中,感觉自己这才得到了救赎。

火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从城内到郊外,再回到城内。绕着仰光一大圈后又回到了中央车站。我们下车后互相道别各奔东西,我心想我们应该不会再相见了。这不就像是人生的列车么?大部分人只能陪着我路过一段风景后匆匆离别,而我能做的只能是回忆、记录和继续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仰光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