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仰光前几天地震被ldquo震歪rd
TUhjnbcbe - 2021/1/17 23:33:00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孟”,是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昆明,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内陆边疆城市,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在这里交融。

秉承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理念,昆明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6月1日和2日,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走进彩云南”大型采访活动在昆明采访考察,来自印度《先驱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等南亚东南亚10个国家14家媒体的记者走进即将投入使用的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走进呈贡大学城,还走进闹市街区,以他们独有的视角、以他们各自的体验,捕捉昆明城市魅力,更重要的是切身感受云南抢抓千载难逢重要机遇,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形成融入国内、联通周边、接轨国际的大开放格局。

地缘相近文化相亲

年前,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资到达缅甸、印度等国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南亚东南亚。6月1日,来自这些国家的记者们,来到普洱茶的产地云南,领略中国茶道的魅力。

在翠湖拾翠滇文化中心,茶艺师为记者们演示了精湛的茶艺,并向他们介绍喝茶斟茶的基本礼仪。欣赏器具、烫杯温壶、洗茶、冲泡、分杯、闻香、品茗,茶艺师用了10多分钟冲泡出第一壶茶,揭盖后立刻茶香四溢,这让孟加拉国《独立报》记者米尔·默斯塔菲泽·拉赫曼先生深感不可思议。他说,每天他要喝近20杯茶,没想中国喝茶有这么多学问。来自斯里兰卡《每日镜报》的记者萨卡拉索里亚·班德拉先生说,在斯里兰卡,大家都喜欢喝加入奶和糖的红茶,而这里的人们喜欢喝更纯粹的茶。现在,斯里兰卡的茶叶已经出口到中国,这次南博会,斯里兰卡的企业将带来茶产品,在展会上寻找更大的商机。茶叶作为经贸文化的使者,在未来两国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古迹和遗址的保护。参观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拾翠滇文化中心现场感受乌铜走银、剑川木雕、良绣、云陶等云南传统手工技艺后,采访团的记者们对云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纷纷点赞。泰国《国民报》编辑玛丽莎·琪姆拉芭女士说,在翠湖边看到很多大树和古老的建筑。除了陆军讲武堂保存完好,多年历史的龙云戏台同样保护得非常好。无论是哪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印尼《国际日报》的记者韩许亚女士说,云南是郑和的家乡,郑和六下西洋的故事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流传甚广,很多国家民众都崇拜三宝大人,还有三宝洞、三宝路等很多以郑和来命名的地名。这是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的历史渊源,云南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增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人文交往和合作。

柬埔寨《高棉日报》副总编张照先生说,柬埔寨有很多华人,文化相通了,心自然近了。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在这里交融,而柬埔寨也有很多旅游资源,双方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强合作,利用好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平台和机制,促进双边共赢。而缅甸仰光媒体集团执行主编佐温凯先生认为,媒体应该在两国民间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个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鼓励两国各界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推动构建两国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合作大格局等建议。印度《纳沃达亚印地语时报》执行主编阿武德史·库玛·斯里瓦斯塔亚先生说,自古以来,印度和中国就一直在文化交流中并行发展,并且这种文化交流的传统从未停止过。今天,两国将继续并肩前行。我们所取得的进步,不仅是两个国家的进步,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印度先驱报编辑英库·谷什女士说,印度和中国两大古文明,在“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下,增进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谈到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佐温凯先生现场打开手机地图,给记者讲述缅甸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理优势。他说,缅甸与云南有很长的边境线,边民交往历来频繁。两国在深厚的边境贸易合作基础上,推进更深层次的官方和民间合作,在“一带一路”中必将大有作为,实现双赢。

南博展馆获称赞南站高铁引

1
查看完整版本: 仰光前几天地震被ldquo震歪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