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游历了云南怒江大峡谷。
这是第三次去了,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
从怒江州府六库出发,驱车四天,一直行至丙中洛前往西藏察隅(即著名的“丙察察”入藏路线)的交界处。
云南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色彩最绚丽、景观变化最具多样性的地方。而怒江州,则是深藏闺阁,尚未被人们认识和开发的处女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最西北部,全境狭长。一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入滇后就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峡谷里逶迤奔流,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怒江纵贯全州的长度为公里。出泸水后,河谷变得宽阔,再经保山、德宏,流入缅甸和泰国,最终汇入印度洋,国外称作萨尔温江。怒江州的峡谷山群连绵雄伟,米以上的高峰有二十多座,常常能够看到终年积雪的白色山峰。这里聚集了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这里,连同毗邻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构成喜马拉雅山余脉和云贵高原挺直的脊梁。
怒江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峡谷中穿过
明尧摄
奔涌澎湃的怒江老虎跳
春天里,怒江水是清澈碧绿的
大峡谷尽头是著名的雾里村
从前游怒江,去过泸水市的老虎跳、片马,福贡县的知子罗、月亮石,贡山县的怒江第一弯和丙中洛。这些都是敢于冒险的自驾车族耳熟能详的地方,写在各种旅游攻略里,但总体说来,真正来到这里的人并不很多。这次我随一个拍摄小组的年轻朋友同行采风,深入探索大峡谷的秘密,对于怒江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
雄奇旑旎的峡谷深处怒江州细细长长,总面积平方公里,大于两个上海市。下辖一市三县,有三个在狭隘的谷地中依山傍水而建。全州人口54.4万,只相当半个上海徐汇区或半个北京房山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以傈僳族、白族为大端,而独龙族和怒族是该州独有的民族。
蓝色为峡谷中从六库到丙中洛的“美丽公路”
以往两次游怒江,我都是沿着主干公路走。这次我发现,怒江还有无数支流,和广阔丰饶的纵深。当离开南北干线公路,选择一些岔口拐弯,进入东西向的一个个新景点,会看到星罗棋布的村庄,和更多精彩美丽的景观。
比如位于怒江西岸的亚坪,傈僳语意为悬崖峭壁。高黎贡山叠嶂起伏的山峦峰顺着公路延展不断变化着景观。初冬微寒的细雨中,漫山碧绿的森林,有些变成金黄和绯红。瀑布从山顶涌出,化作白练,洒然飘落在石崖上。我们在路旁拐角停车,沿着陡峭的碎石堆徒步下行,恰是两座高山间的狭长谷地,穿过枯萎的灌木丛和紫竹林,一直走到潺潺流动的溪流旁小憩。而后驱车继续前行,山势越来越高,终点是中缅交界之处。往东,可以看到碧罗雪山的雪顶,往西,则是缅方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一直通往传说中的野人山。
亚坪的自然风光
明尧摄
又如怒江更西侧的独龙江畔村寨钦朗当,也是个紧挨缅甸的边地。现在交通条件完全改善,汽车穿越长达6公里隧道前,入口有这样的提示:“隧道内有动物出没,注意观察,注意避让”,令人平添几分错愕和惊喜。车行至马库,走过一座色彩绚丽的吊桥,就看到从天而落的哈滂瀑布,构成了村庄背景。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民族(约7千人),按照家庭血缘关系,分布在河谷两岸的山坡台地上,组成自然村落。从前独龙女子以深蓝色图案文面,给人神秘的感觉。如今这种古老习俗已被摒弃,独龙人的生活走向了现代。几年来,通过整族帮扶安居温饱工程,钦朗当全体村民都住进新建的二层木楼,还建有漂亮的学校。这里的感觉,像是安详封闭的世外桃源。但我注意到,商店里堆满了来自东北的超级小町大米,现代物流运输,恰好对应着地理学家常讲的“胡焕庸线”,把遥远的吉林和云南联系在一起。
“隧道里动物出没”的提示语,令我猜想会不会邂逅一群怒江金丝猴?
穿过这座彩色吊桥,才能走进钦朗当
哈滂瀑布是钦朗当的“屏保壁纸”
钦朗当年的景象
钦朗当统一建造了新民居
与文面的独龙族妇女合影
明尧摄
丙中洛的“怒江第一弯”
当然,怒江州最北面的丙中洛乡秋那桶村的知名度更高,我在网络上常常看到这个被赞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秋那桶同样坐落在原始森林深处,一边是碧罗雪山,一边是嘎娃嘎普雪山,古老的民居依山修筑,和长满青稞的绿色田园融为一体,质朴纯真。后山遄急的小河旁边,水轮驱动的石磨“嘎吱嘎吱”地碾压着玉米,宛若穿越了数百年时光。这次住进村里的“阿白客栈”,和老板一起围着火塘聊天。他父亲是怒族,母亲是藏族,除了经营民宿,还承接驾车入藏旅游业务,客栈是往来“丙察察”公路自驾车司机和摩托骑手落脚处。我们想晚餐煮锅土鸡汤喝。老板打趣说:“平常老婆掌勺,今天她不在家。鸡都睡在树上,看看我能不能逮住一只?”
走进阿白客栈
围着火塘与客栈老板父子聊天
傍晚清晨,秋那桶炊烟袅袅,山坡上云雾缭绕,马牛鸡鹅在各自的领地散步。村中房屋多为二层干栏式木质结构,下面养牲畜或堆积柴草杂物,上层住人,屋顶覆盖着青石板。这是城里人梦寐向往的田园风光,但论居住品质,恐怕不及钦朗当的新屋。我不赞成为了保护古民居,就让居民长久住在破败的老房里,供旅游者观赏猎奇。应当在保留外观的前提下,邀请设计师改善内部,增添现代化设施,让村民过得体面舒适。当然,村民生活改善也是明显的。从照片可以看到,村中路灯,都是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客栈老板夫妇和岳母同住,还育有一双儿女,门前洗晒着十来双新潮的运动鞋,就是这家人当下穿着的展现。
秋那桶的民居
干栏式木屋,下面养牲畜或堆积柴草杂物,上层住人
客栈老板家洗涮的鞋子
神山环绕的的基督教堂在本地传说里,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群峰中,有许多神山。每座雪山,都有自己的神灵。比如丙中洛周围,就有甲衣更念其布(嘎娃噶普雪山)、巴拉生更格布(贡当神山)、正桶都吉江才(怒江第一湾西面的雪山)、信灵干嘎日浓(怒江第一湾西面的仙人洞)等十座之多。此外每个奇峰怪石,每个箐沟,每颗大树,也有自己的神灵。
然而沿怒江行走,我却看到许多教堂。其中福贡县的老姆登基督教堂、贡山县丙中洛的重丁教堂名声很大,被称作“人神共居”的秋那桶,当地人其实信奉天主教,村中坟墓,都竖着十字架。翻越碧罗雪山时,我瞥见阿鲁那卡天主教堂建在半山之上。甚至在最偏僻的独龙江钦朗当村,也有一座基督堂。这些教堂的建筑风格,多是中国古典楼阁式,或简易的桁架式坡顶平房,供村民礼拜祈祷,有的教堂内还堆放着粮食,户外有篮球架、乒乓桌。
老姆登基督教堂
秋那桶天主教堂
钦朗当村教堂建在村落尽头的高坝上。门口挂着用汉语和独龙文撰写的《主祷文》《十条诫命》《使徒信经》《信徒主日礼拜守则》以及长老、传道员、执事和礼拜长职责,细细读来,很有意味。比如长老,“为神的管家,照管神的教会,掌握教会各项事务,牧养信徒,执行圣礼。”又如执事,“不断思考和计划教会事工,带领信徒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走荣神益人的道路。”再如礼拜长,“在礼拜聚会时,按时敲锣开堂,保持教堂内外卫生,维持礼拜秩序。”在主日礼拜守则中,还提到“奉献甘心乐意,不要勉强作难,不要人前宣扬”等规定。
钦兰当基督教堂
看着雪山环抱中的教堂,我想,在“万物有神”的原始宗教环境中,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是怎样接受“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的教义?天主教明末清初传入云南,但其真正发展传播,是在19世纪后期。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英、中法签订《天津条约》,规定保护进入内地的传教士和信徒。年中法《北京条约》中,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艾美擅自在条约中文本上加入“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赁田地,建造自便”的规定,打开了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的大门。昆明传教,是在年平定了杜文秀起义后开始的,20世纪初年,更多的西方传教士,先后进入了怒江地区开展宗教活动。
高鼻子洋人在中国偏远地区传教,远比人们想象得困难。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他后来以《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出名)曾作了横贯中国的旅行。他在昆明见到天主教内地会的X先生,在此传教已近六年,还没有男性皈依者,只有两个“有希望的试探者,等待填补空白成为追随者”。有位皈依者是个掏粪苦力,在X到来之前就已受洗,后因偷窃而被开除。X先生为他孩子的保姆兼厨娘施行了洗礼。在大理,莫理循见到近两年的皈依者,一位是领工资的教会学堂教师,第二个是小贩,第三人是名“勇敢的土著”。莫理循说,天主教的云南宗座代牧区有二十二名法国教士和八名中国教士,已使一万五千人皈依。新教此时在云南有十八个传教士,九男九女,耗时八年,使十一个中国人皈依,那么,使其余人皈依需要多久呢?
怒江地区传教得以发展,研究者认为,维西教案和白马洛教案是个重要契机。年,天主教司铎任安收在贡山白汉洛村修建教堂,遭到民众反对。年,任安收又欲在丙中洛中丁村(今重丁)修建教堂,与本地藏传佛教的普化寺喇嘛发生激烈冲突。佛寺管事朶马·库乐下令驱逐他,并率人烧毁白汉洛教堂。此后,在法国驻昆明领事抗议下,清*府派官兵进入丙中洛弹压,抓捕起事首领,杀维西厅守李学诗及喇嘛二十余人,赔偿教会15万9千两白银(其中两由普化寺赔付),并将寺庙在多处地方的田产转赔教堂。清廷还以教案议结,赏给任安收四品顶戴。此后,任用赔款重建白汉洛教堂,在中丁、青纳桶、茶腊、彭当修建了新教堂,并用所掌握的田产迫使当地农民成为教徒。白马洛教案是藏传佛教抵制天主教传播展开的“反洋教”运动,但在外国领事的干预下失败。中国近代对外交涉的这种局面,使得清*府不敢强硬抵制,这是西方宗教在华得以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丙中洛普化寺
丙中洛重丁天主教堂
此外,传教士在艰难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办学、治病,为云南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甚至教当地民众传唱多声部美声合唱,这种潜移默化锲而不舍的努力,对宗教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在基督教扩张时期,云南省除布朗族、德昂族在傣族影响下信仰佛教之外,傈僳族、怒族、景颇族、拉祜族、佤族和独龙族,以及部分地区的苗族和彝族都接受了基督教。回头来看,怒江当年处在贫瘠闭塞的半蛮荒状态,清朝统治者管辖力量薄弱,传统文化和佛教势力也不强大,这给西方宗教和文化的进入创造了机会。我脑海中还一直想探究,当传教士迈过仅向身边熟人传播福音这道坎后,边远地区整个民族信仰变化的转折点是何时出现的?此外,就全国一般情况看,基督教多分布在城镇,而云南却深入到边远偏僻地区,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莫理循年感叹基督教的传教成果远远不如天主教,时至今日,基督教在怒江州的传播和建立的教堂数量,早已大大超过了(怒江州宗教活动场所目前总计处,其中佛教15个,道教1个,天主教16个,基督教个)。其中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和历史学都值得研究的。这次探访,加深了我对这个课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