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二为舒心
麦友在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后,舒心给所有志愿者进行了简短而实用的走访培训,告诉大家走访注意事项,因为天气预报后面两天都是大暴雨,舒心再三叮嘱我们安全第一。大约十一点,我们离开茶室,来到当晚落脚的旅馆。我与徐州麦田的无忧,子衿一个房间,我们各自洗漱后就休息了。年7月18日-走访第一天6:30起床,洗漱后去吃饭,早饭吃了一碗卷粉7:00签到,缴费(麦田计划所有走访产生的费用均由自己承担)7:30依次出发,开始走访卷粉从舒心的茶室出发,来到涌宝镇大约用了两个小时。涌宝镇在云县的位置我们小组的合影除我之外,另外几个成员都是老麦友,多次参与走访,比较有经验。我们在走访之前进行了分工:有的负责主要信息的了解和记录,有的负责拍用于存档的标准照,我因为无法用当地方言与他们沟通,所以只能辅助摄影,我们组有个小妹妹是第一届麦苗班的亲历者,可以现身说法给被走访家庭详细介绍麦苗班的各种信息,同行的副校长负责给家长解释新一届麦苗班的招生要求以及麦苗班的具体事宜。我们今天要走访的村庄是木瓜河村,大约9:30,我们到达木瓜河村委会。木瓜河村位置示意图
木瓜河村村委会因为山区地势复杂,贸然进村,万一走错路,很有可能迷路,所以我们先来到他们的村委会,问清楚待走访的人家的大致方位,再进村。打电话确认家里有人,问清楚路后,我们踏上了通往第一个孩子家里的路。NO.1孩子7月18号,一直在下雨,雨时大时小,但是几乎没有停止过。雨水的到来给原本就艰难的山路更增添一些阻碍。从木瓜河村委会出发,我们一路历经各种地形和路况,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第一个被走访的孩子家里。跳过水坑后喜笑颜开
为了走访买的雨鞋立下汉马功劳我们还没到这个孩子家时,远远的就看到女主人在向我们挥手,冲我们微笑。18号,是当地学生考试的日子,所以我们今天的走访见不到孩子,只能见到他的家人。走进他们家,我被他们家的房屋惊呆了:一栋两层的西式建筑,高大而绮丽。在我还惊叹于这个孩子家庭豪华的建筑时,麦友们开始了对他们家庭的具体情况的了解。经了解,这栋小楼的造价20万,*府补贴大约2万,余下的部分是他们向银行贷款而来,现在因建房欠债6万元。看了他们家的户口本我更加吃惊,原来这个外表看起来比我妈妈还大的女主人,实际上只比我大一岁。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结束了对这户人家的走访,此时已经接近12点钟。因为我们走访的车停放在涌宝镇附近,所以我们就近在镇上的一个小餐厅吃了午饭。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家家庭条件在当地属于比较好的,不应予以资助。NO.2孩子吃完午饭,大约12:30,我们驱车驶往第二个孩子家。第二个孩子家在靠近大路的地方,所以大概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他们家,路上的路况也比第一个孩子家好很多。他们家的房子是典型的当地农村的二层木制房屋,房屋虽旧,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院子中有一大片绿植,看起来生机盎然。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很少,即便是仅有的几个,也都是学习进步奖。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信息的采集,离开这一家,前往下一家。NO.3孩子第三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是邻居,所以我们很快就到了。这一户人家只有奶奶和两个孙子在家生活,爸爸妈妈都外出务工。奶奶和孙子的身体都不好,常年需要服用中草药调理。奶奶因为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不能给我们提供太多有效信息,我们就只拍了照片,大约14:00就离开了。麦友告诉我,像这种情况,家里只有老人在家,无法采集必须的信息的,我们只能先拍照,后面再电话联系孩子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NO.4孩子从第三个孩子家出来后,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车中,因为,接下来要去的这一家,距离刚才的位置有一大段距离。我们驱车至接近第四个孩子家的大路,然后步行前往第四个孩子家。第四个被走访的孩子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白族小妹妹,家里养了一大一小两只小狗,以及好几只猫。他们家的房子是瓷砖的二层楼房,看起来比前面两家要好很多。与前面几户人家一样,他们家也因土地资源贫乏,种植品种单一,而生活拮据。大概半个小时后,15:00左右我们采集好信息,就离开前往下一家。NO.5孩子第五个孩子家庭距离第四个孩子不远,大概20分钟就走到了。第五个孩子的爸爸和妹妹在家,爸爸配合我们,填写了详细的信息。我注意到他们家的房子每一间都是一个风格:老客厅是传统的木制房屋,厨房是铝合金的样板房,新客厅是砖做的房子。感觉很奇怪,于是就问了同组的麦友,他告诉我,这里的人都是边攒钱边盖房,攒一间房的钱就盖一间,每间房的风格取决于当时他当时攒了多少钱,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混搭的风格。我发现妹妹喜欢洋娃娃,于是把自己出发前在家里带来的洋娃娃送给她,她害羞的接过去,把玩起来。同组的麦友和妹妹聊了聊,妹妹变得开朗一些,愿意亲近我们,笑容也多了起来。等到我们登记完全部的信息时,外出干农活的妈妈突然回家了,紧接着哥哥也考完试回来了。这是今天我们见到的第一个被走访的孩子。我们又和哥哥沟通了一番,问了他的考试情况,是否愿意读麦苗班,兴趣爱好等。16:00左右离开第五户人家时,天突然下起大雨,我们步履维艰的走回车所在的大路上,准备开车去光辉小学接刚考完试的两个孩子,让她们带我们去她们家里走访。NO.6孩子16:30我们开车来到他们学校门口,看到两个小妹妹正蹲在学校的屋檐下避雨。接上她们俩后,我们就立刻开车前往她们家,幸运的是,她们俩的家相距不远,这可能也就是她们俩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之一吧。大约20分钟后,我们把车停在靠近小妹妹家的大路,开始步行。路上,我发现这个小妹妹走路时,右脚不敢使劲,一瘸一拐的,就问她怎么回事?是不是受伤了?她小声的给我说了一句话,我没听清楚。我担心因为我是外地人,她怕生,不好意思告诉我,于是悄悄地告诉同组的麦友,让她去问问小妹妹的脚是怎么回事。麦友用方言和小妹妹沟通了一下,告诉我,是前几天崴住脚了,受伤了。我跟在小妹妹后面,看着小妹妹一跛一跛的,慢慢蠕动,心里不是滋味。这时候,我回头一看,一个麦友正在我身后不远处,于是我对他喊了一句:“你快来背着小妹妹,她的脚受伤了。”麦友听完一愣,继而把手里的袋子递给我,然后二话不说,一把背起小妹妹,一直到小妹妹的家里。就这样,麦友背着小妹妹,我们又在山里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第一个小妹妹家里。她的家是一座蓝黄相间的木制建筑,只看建筑外观,我觉得很漂亮,但是屋内的设施陈旧,物品堆放杂乱。小妹妹与她爷爷一起生活在这里,七月天,爷爷居然穿着皮大衣,戴着毛线帽子。看到我们和小妹妹一起放学回来,爷爷很开心,脸上笑意盈盈。大约半个小时,我们从第一个小妹妹家离开,跟着第二个小妹妹去她的家里进行走访。NO.7孩子第二个小妹妹,还有一个弟弟,我们到他们家时,他弟弟正在借着日光认真地写作业。看到我们给他拍照,他有点不好意思,写作业的头埋得更低了。小女孩在这个年龄已经知道爱美了,看到我们要拍照,小妹妹一到家,就忙着收拾自己的床铺,可能是希望我们拍出的照片,自己的房间看起来不那么混乱。小妹妹的父母外出打工,外公和外婆在家照顾姐弟两个。我们得知,小妹妹的脚曾经在一次车祸中受伤,做了手术,至今腿部还有未拆除的钢板。走访结束后,已经将近六点钟了,我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去,山路本就难走,加上还在下雨,如果我们在天黑之前走不出大山,实在是不敢想象。于是我们拼命往回赶,终于在大约18:40走到了车所在的大路。按照原计划,今天晚上我们在涌宝中学食堂吃晚饭,于是我们驱车返回涌宝中学。大约19:20,我们抵达涌宝中学,和其他走访回来的麦友一起用餐。太饿了,吃了四碗饭吃完饭,我们一起来到今天落脚的宾馆,这个宾馆就在涌宝中学旁边。短暂的休整后,我们开始填写今天的走访材料。分歧走访材料的填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仅要详细的计算被走访家庭的收支状况,还要对孩子的家庭以及个人的性格做出综合评价。在填写表格时,我与另外的组员出现了一些分歧。因为今天走访的时候,孩子们在考试,所以前面四个孩子我们都没见到,只见到后面考完试的三个孩子。所以我认为,在填写材料时应该如实记录自己了解的信息,至于孩子的性格等,因为我们没见到孩子,就不要写,或者如实写上,因为孩子参加考试不在家,所以没见到孩子本人。但是有的队友却认为,他们很有经验,可以从孩子的家人的描述中,推测出孩子的性格等信息。我直接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没想到,我的队友却说我太较真,建议我不要钻牛角尖。对于填表产生的这个分歧,我表示很失望,在我看来,每一个资助人都有了解真实信息的权力,走访是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来源,如果我们走访的材料填写时,不是完全如实的反馈,而是参杂主观臆断的成分,是会影响资助人判断的。所以,我依然坚持,走访资料填写一定要真实,了解到的信息如实填写,没有了解的信息可以后续再补,但是不能靠推断填写。填完资料,已经23:00了,我们各自休息。年7月19日-走访第二天7:00起床,洗漱,吃饭,又吃了一碗卷粉7:30签到8:00出发今天是豪华卷粉第二天走访的队友与我们同行的刘老师是涌宝中学的体育的老师,他是涌宝本地人,本科毕业后,本可以走出大山,为了照顾自己的家人,又回到了这片土地。今天我们要去距离涌宝镇非常遥远的龙马塘村走访。龙马塘村方位示意图从涌宝镇到龙马塘村委会,车程两个小时,大约10点钟,我们到达龙马塘村委会所在地。村长,敢问路在何方?
相比较木瓜河村,龙马塘的地形更加复杂,没有人带领,是找不到路的,所以我们在电话里提前和家长约好,让他来村委会这里带我们过去。NO.1孩子我原以为到了村委会,就快到了,没想到,从村委会到第一个学生家,居然在山里走了两个小时。一路上我们翻越好几个山,途径各种路型,终于到达第一个学生家里。快到他们家的时候,有一个土坡,因为大雨的冲击,非常湿滑,根本站不住脚,身体不由自主地就滑下去了。刘老师给我说,他们从小就走这样的山路,已经习惯了,说完,还给我表演了一下他怎么在湿滑地斜坡上漂移。我看着他在我前面漂移,心里惊呀又酸楚。12:00钟,我们终于走到了第一个学生家里。走访当日是周日,山里的孩子周日要步行回学校,耗时少则三五小时,多则大半天。幸运的是,我们到达时,这个孩子还没有开始返校,我们有幸有机会和他当面沟通。我们给他介绍了麦苗班地相关地信息,以及今年的招生*策后,问他愿不愿意读麦苗班。他很纠结,因为他觉得自己地成绩可以冲刺一下县里地中学。我们的麦友认真地帮他分析他的实际情况,希望他做出最实际,最理智地选择。经过一番纠结,他决定先申请读麦苗班。这个孩子有个六岁的小妹妹,从我一进他们家,就好奇的打量我,悄悄地跟着我,可是我看她时,她又总是害羞的不和我对视,假装把头扭过去。她妈妈告诉我:她喜欢你。后来我鼓起勇气,把口袋里地棒棒糖给她,她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开始放松的在院子里玩耍。临走时,我问她,愿不愿意和我拍张照,她害羞的点点头。一开始她总是不看镜头,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终于,拍了一张我们俩都看着镜头的照片。信息采集完,已经13:00左右了,爷爷怕我们走不回去,给我们一人做了一根竹杖。站在孩子家院子里往外看就是美丽的梯田孩子的爸爸带我们去第二个孩子家里,第二个孩子家距离他们家不远。NO.2孩子第二个孩子的家长直接告诉我们,他们要去县里读书,不读麦苗班。所以我们很快就结束了走访。因为路途复杂,我们无法独立回去,只能麻烦第一个孩子的爸爸再一次把我们送回村委会。走到半路,我们饿的肚子咕咕叫,就在一个木堆上解决了午饭。我们拿出出发时带的食物,又在路边摘了一些野果,当地麦友说只要有辣椒面,一切都能吃。于是,出现了辣椒面配各种水果地奇怪搭配打靶摘梨归来
刘老师实力演绎辣椒面梨的吃法就这样,吃了一些东西,又继续赶路。从第二个孩子家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地跋涉,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村委会。NO.3孩子我们开车从村委会出发,大约20分钟,在大路口遇到了送孩子返校回来,特意在路口等我们的第三个孩子的妈妈。我们把车停在路口,与这个妈妈一起走回他们家。在山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15:30我们到达第三个孩子家里。刚到他们家我就发现孩子的爸爸的脖子里有一个奇怪的金属,于是就问他得了什么病。结果他说话声音有气无力的,看起来很费劲却发不出声音来,我们只好问孩子的妈妈。经过了解,原来孩子的爸爸在年得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去县里做了手术,手术后就一直戴着这个奇怪的装置,还要服用钙片和优甲乐。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危害性最低的恶性肿瘤,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转移,只要切除干净就没有什么大碍,前一阵子保险行业新版重疾表已经把甲状腺癌排除在重疾范围。我妈妈和妹妹都做过这个手术,现在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几乎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我没有想到,在上海,一个简单到只住一天院的常规手术,居然会拖垮山里的一家人。他们因为这个手术欠债2万元,原本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男主人也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连讲话都困难。听完他们的讲述,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大约16:30,我们采集完信息后,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第三个学生的家。NO.4孩子第四个孩子的家就在第三个孩子家的隔壁,所以很快就到了。第四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显然要比第三个学生好,从房子的外观,到房间的布置,都能看出房子主人的用心。我们顺利的采集了大部分的信息,最后遇到一个问题:他的户口本在另一个村子的外公家,不在自己家。户口本的信息,是走访信息的关键环节,于是我们离开第四个学生家,准备去他外公家里,采集户口本相关信息,这时候已经是17:00了。从第四个学生家到我们停车的大路,大约还要一个半小时,于是我们又开始和时间赛跑,想要赶在天黑之前走完回程的山路。好在一路急行军,我们在18:20就走到了停车的位置。开车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找到了在大路上等我们的第四个孩子的外公。采集了户口本信息后,我们已经快要饿死了,于是就近在路边一个餐厅饱餐一顿。原本被雨水淋湿的冰凉的衣服让冻得我瑟瑟发抖,吃完饭后有一种满血复活的感觉。晚饭后,已经是20:00了,我们还要从山里赶回云县舒心家茶室,与其他的麦友汇合。云县的云雾多而浓稠,晚上起雾后,能见度极低,于是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惊心动魄的开了两个半小时。白天的龙马塘晚上的龙马塘22:30,我们终于到达舒心茶室,见到了其他走访回来的麦友。这才知道,我们是今天目的地最远的走访小组,也是最后回来的一组。其他麦友看到我们回来,都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喝茶,互相分享走访感受,直到12:00才散去,各自回宾馆休息。年7月20日我们从云县出发,来到临沧乘坐飞往上海的飞机,结束了这次临沧涌宝完全中学的走访。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的回想这次走访的过程,有几个问题让我不停的思考。1.筛选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学习成绩为主,还是家庭贫困为主?我不知道其他的资助人资助孩子的初心是什么,但是我的初心是帮助贫困的孩子读书。最初打动我的话就是麦苗班的筛选标准中的第一句话:班级所有学生均进行家访,并按照贫困程度录取,而不是按照学习成绩录取。麦苗班的官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