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国最大航空工厂造过战斗机,改装过两栖飞
TUhjnbcbe - 2025/4/19 20:02:00

年8月,日军航空兵部队对驻扎杭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笕桥)进行多轮轰炸,形势一片危机!

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内景)

在中央航委会的命令下,为保住本就薄弱的航空工业,中央飞机制造厂被迫开启它颠沛流离的内迁之路!

随后,中央飞机制造厂几经辗转,从武汉到昆明,再从昆明迁至人迹罕至的垒允,立志在这西南边陲继续制造中国人的铁血雄鹰,对抗日本侵略者。

垒允,位居现在云南瑞丽县的最南端的一个傣族小村庄,如果不是中央航厂的到来,也许并不会被大多数人熟知,包括当时的日本航空部队......

二战日本轰炸机编队

82年前,就在垒允这块西南边陲的土地上,却诞生了中国规模最大、制造设备最先进、产量最多的航空工厂,这就是早已被历史冲淡的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

它造过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海岸巡逻机、甚至还曾经改装、修理过西科斯基的水陆两栖飞机(也是蒋介石的私人座驾)。

在投产的一年多时间,飞机累计产量为余架,大大超过前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投产4年,仅生产架各式飞机的制造总量!

日军俘获的P-40战斗机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在抗日后方,屡屡在航空工业上建立功勋的飞机工厂,却最终被自己摧毁,这其中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一下曾雄霸西南、傲视全国的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

年7月,经过前期的地质和周边空域勘测,垒允飞机制造厂正式开工建设,并快速进入投产阶段。

同时,为便于将后方制造的飞机,快速运抵前方,就在垒允附近修建了一座简易的军用机场--南山飞行场。

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

其实,中央航委会之所以选择垒允,便是看重它的附近不仅有一条国际陆上通道-滇缅公路,实为交通便利,更为重要的便是垒允位居不为世人知晓的原始居住地,偏僻更为保密。

当时,在垒允飞机制造厂执行戒备的军队大概有一个加强营配置,在20余名长官中,除开两人分别为湖南人和云南人,其他均为浙江桐乡人。

由此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高层对于垒允飞机制造厂的重视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据资料披露:中央垒允航空飞机制造厂的全厂职工增加至人,几乎是前辈“中杭厂”职工数量的3倍。

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技术人才,再加上当时的中国飞机制造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全厂职工拼命工作,只为“抗日救国”。

由此,垒允飞机工厂的产量得到质的飞跃,也在情理之中。

建设飞行场的石碾

因为垒允飞机制造厂,也属于中美合资的产物。

所以,为便于快速提升飞机的制造效率,包括生产设备、发动机、仪表盘和机载武器系统等全部是美方提供,美国工程师也进行驻厂、监督航空器的制造,只为让中国的雄鹰早日飞上蓝天,迎战日本军机,收复领空!

垒允飞机制造厂(出厂飞机)

不过,在垒允飞机制造厂投产3个月后,日军情报人员便发现了制造厂所在地,并随后派出36架轰炸机,对制造厂进行轰炸,部分生产、调配车间损坏,数十名职工也被炸伤。

随后,按照中央航委会的请求,特意从贵州随即调拨了一支高射炮排,设立防空指挥部,只为更好防卫垒允飞机制造厂的领空安全。

CW-21轻型战斗机

据相关资料披露:从年7月至年10月,垒允飞机厂累计生产霍克-III战斗机3架、霍克-75战斗机30架,莱茵教练机30架,CW21型战斗机5架、P-40战斗机29架、海岸巡逻机4架,并检修西科斯基水陆两栖飞机(传闻意大利捐赠)......

但是,正当垒允飞机制造厂进行如火如荼的航空建设时,却再次遭遇日军有组织、有目的的二次轰炸。

霍克-75M(游戏画面)

DC-3运输机

西科斯基S42两栖飞机(资料图片匮乏,非本图两栖飞机)

年10月26日,日本航空兵根据大本营作战命令,组织27架轰炸机再次对垒允飞机制造厂所在地进行覆盖式轰炸,厂房设备遭到严重损失,数百名技术职工也死伤惨重。

自此,垒允飞机制造厂可谓是元气大伤,并陷入1年多的停产状态,即使恢复生产后,产量也大不如从前!

年2月,中央航委会决定恢复垒允飞机制造厂的生产。

不过,为躲避日军轰炸机的空袭,新的飞机制造厂采用多分厂组装模式。

随后,垒允飞机制造厂便在缅甸的八莫建立了发动机临时厂,仰光设立装配车间,并随机组装一批新式的P-40战斗机、莱茵式战斗机,而在垒允原址建立的工厂沦为一座简易的航空器械修理厂。

当时,由垒允飞机制造厂生产的P-40战斗机,协助“飞虎队”完成多次高空截击日本军机,并多次完成对中国空军、飞虎队、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检修和维护,为东南亚和东亚的航空战局都起到不小作用。

年底,东南亚战局恶化,日军偷袭缅甸腊戍,缅甸盟军作战失利,而进入中国西南内陆的门户则直接大开,垒允飞机制造厂离腊戍较近,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只需7个小时就可到达。

由此,中央航委会为保全垒允厂,便决定再次迁移,并商议后向保山撤退。

但是,这也是垒允飞机制造厂在数次迁移过程中,最为悲壮的一次!

垒允厂高空照片

因为时局动荡,没有批量卡车运输制造设备,在垒允厂的大部分机械设备全部都自沉于南畹河中,搬不动的大型设备,连同厂房一起炸毁。

垒允飞机制造厂顿时火光冲天,宝贵的设备和厂房全部付之一炬,部分职工甚至流落异国他乡。

最终,残余的部分小型设备和职工,由芒市、经过龙陵,最后到达保山,但垒允飞机制造厂也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

原垒允制造厂飞行场遗址

年6月,中央航委会在昆明设置航空办事处,最后收容垒允飞机厂的职工、家属仅0余人,这已根本无法完成重新建厂的重任。

年7月,中央航委会做出艰难决定,裁撤原“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

就这样,一座苦心经营许久,花费政府巨大财力、物力、人力,并且凝聚无数航空人士报国理想的近现代化飞机制造厂,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不过,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依然不可磨灭,并且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值得被后人歌颂!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最大航空工厂造过战斗机,改装过两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