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影《湄公河行动》正在全国热映之中,小编也到影院观看了影片,该影片改编自真实发生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当时中国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袭,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船上被发现藏有大量冰毒。当年,中国公安干警跨国追捕金三角毒贩,最终将主犯糯康等6人抓获,使枪杀13名中国船员的血腥冤案得以昭雪。
虽然是13条人命案才把糯康推进国际视野,但其在“金三角”的名声却早已显赫。而提起“金三角”,则不得不提风云一时的“金三角”头号大毒枭坤沙,上个世纪60--90年代期间,他控制着整个金三角的毒品制造与流通,被人们称作“世界第一毒枭”,当时,美国悬赏万美元缉拿他。据了解,糯康也曾是坤沙的一名手下。
坤沙(年—7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称祖籍云南大理,父亲张秉尧是汉族人,母亲是掸族人,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是缅甸军阀,前蒙泰军总指挥,因海洛因而闻名世界。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年1月5日,坤沙向缅甸政府军投降,随后前往仰光,开始了被软禁的晚年生涯,7年10月,在仰光寓所病逝。
坤沙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由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从小就按世袭传统继承了其父的莱莫部落土司职位。期间参加了国民党残军的军政学校,拥有一定基础的军事素质。60年代,国民党残军败退之际,坤沙开始自己单干建立私人武装,他抓住时机背靠缅甸政府迅速崛起,建立了一支掸族和汉族为主的大型自卫队。
之后,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小股贩毒武装,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至上个世纪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长达公里的泰缅边界线,缅甸掸邦东部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都成了他的“独立王国”,控制了“金三角”8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在黄金时代,他身边有名精兵,总兵力达3万余人,他用贩毒得来的钱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其武器先进程度一直高于缅甸政府军。
坤沙控制了“金三角”的毒品生产和贩运的大部后,拼命地把“金三角”的毒品输往世界各地,当时,毒品主要贩卖给欧美国家。也许坤沙觉得自己有一半华人血统,其本人也被掸邦人认为严重“汉化”。在总部贺蒙,随处可见汉文化的影响,要求掸邦人从小学到中学,首先是学汉语,其次是掸文和英文,部队的口令是中文,战斗动员是中文,致使诸多掸人已能熟练地使用中文。坤沙室里的摆设完全是中式陈列,墙上的条幅字画,无不透着民族气息。所以在那个时期中国境内从未发现有坤沙贩毒集团的毒品。
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年11月,缅甸政府军开始对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发动攻势,先后占据了坤沙的一些据点。此时的坤沙年事已高,开始无心恋战,表示愿意向缅甸政府投降。他说,自己想隐居乡里,养鸡种菜,安静地度过余生。年1月,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开始向政府投降,此后,坤沙便隐居于仰光。
因糯康之前便是坤沙的手下,坤沙向泰国政府军投诚后,糯康收了他的旧部和当地民兵继续贩毒生意,虽然糯康后来生意做大,势力增强,开始认为自己是这里的王,桀骜不驯杀人如麻,对坤沙这个旧主的命令有些脱离管制。7年10月,坤沙在仰光寓所病逝后,糯康等贩毒集团更加肆无忌惮的,于年10月5日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湄公河惨案,13名中国船员全部枪杀。
据当地人回忆,在坤沙盘踞金三角掸帮的时代,中国境内几乎没有出自坤沙集团的海洛因,也没听说坤沙集团屠杀中国人的事情,毒品大规模进入和泛滥云南,到是在坤沙集团覆灭之后。有学者指出,倘若此次屠杀船员的武装势力,要是在坤沙时代,用不着中国人发话,早被坤沙杀的片甲不留。因此,坤沙原部下及泰缅警方也说,如果坤沙还活着湄公河惨案也许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