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章的真原型,以八百余人击溃日军两个联队,后来却以卖煤为生
年春,中国一个团与日军两个联队打了一仗,没人看好这场战争,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日军竟伤亡一千两百余人,中国军队伤亡五百余人。更让人意外的是,直接指挥这场战争的团长,后来长时间靠挖煤卖煤为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与英美彻底撕破脸皮,向东南亚进军,派出精锐部队进攻驻缅英军。中国沿海一带被日军封锁,缅甸是国外支援通往中国的重要通道,也是英美在东南亚的重要基地,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中国军队与英国军队结成同盟。
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防守东线,英军防守西线。一向傲慢自大的英军,在面对日军进攻时竟一触即溃,接连丢失要地,连仰光都落入敌手。英军一路西撤,毫无抵抗意志,没想到日军行军速度比英军还要快,直插英军后方,在仁安羌一带完成对英军的包围。
此时英军有七千余人,有坦克大炮,包围英军的是日军33师团,只有两千余人,可英军被日军打怕了,竟然无法冲出包围圈,着实丢了大英帝国的脸面。英军指挥官频频向远征军发出求救,请求支援,新38师师长孙立人派团前去解围。
孙立人的战绩没得说,他是清华大学高材生,并留学美国,新38师装备美式武器,参加过淞沪会战等大战,战斗力很强。然而,直接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团团长刘放吾,同样值得尊重,没有他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可能取得这场难得的胜利。
不过,英军军长斯利姆还是不放心,亲自到刘放吾团部察看情况,并请求中国军队多派增援部队。刘放吾沉着冷静,带着斯利姆到达连部一线,让斯利姆近距离了解团的战斗部署,斯利姆这才放下心来。
刘放吾指挥有方,先全力进攻阻援的日军,打破日军包围圈,随后向日军高地进攻,这块高地地势高,位置关键,拿下这块高地就能盘活全局。此时,日军又一个联队到达,总兵力达四千多人,英军配合中国军队的突围行动也失败了。
为尽快拿下高地,刘放吾下令炮火掩护,自己则亲自带着一个营进攻,同时派另外一个营负责从侧翼进攻。经过一番激战,包括营长在内的许多士兵阵亡,但终于成功占领高地。日军损失更为惨重,联队长都被击毙,日军溃退,放弃仁安羌这块至关重要的产油区。
中国军队以八百余人的兵力,竟击溃日军两个联队,成功救出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和七千余名英军。自太平洋战争以来,英美节节失利,这场胜利给中英美三国极大鼓舞,孙立人也获得了空前的荣誉。
然而,直接指挥该战斗的刘放吾似乎被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只得了一个没有实物的奖章执照。不仅如此,刘放吾的部队还没来得及过多休整,又被派到前线负责掩护部队撤退。此时缅甸战局很不乐观,如果英军和远征军配合得力,构筑防线,节节阻击,日军至少没法全部占领缅甸。
可英军被日军吓坏了,执意撤退,更过分的是还故意隐瞒撤退意图,让中国军队负责殿后,掩护英军撤往印度。中国军队独立难支,10万远征军陆续撤回国内或者印度,而刘放吾和团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连续与日军血战,成为最后一支撤出缅甸的部队。
撤退的路很艰难,既要防备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又要经常与强悍的日军作战,这其中的滋味,外人恐怕无法理解。我想起了最爱看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也曾经试图寻找团长龙文章的原型,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可以肯定,刘放吾才是龙文章的重要原型之一。
为了剩下的几百号弟兄,刘放吾咬牙坚持,病倒后不得不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行军打仗。在突破日军最后一道防线清得温江时,刘放吾百感交集,在日记中写下一句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和《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高呼“我要带你们回家”同样感人。
到印度后,新38师师长孙立人探望刘放吾,却对刘放吾一顿指责,嫌他没有及时撤离,可孙立人完全是为了执行掩护任务。再者,孙立人的清华同学、副师长齐学启在刘放吾团部时,因为寻找伤员被日军逮捕杀害,孙立人为此很不愉快。
因为团薪水发放不及时,刘放吾与孙立人发生矛盾。失望之余,刘放吾申请到军校深造,毕业后根据安排又回到孙立人的部队,一度成为少将。孙立人被蒋软禁后,刘放吾受到牵连,提前退役,微薄的薪水不够养活家人,刘放吾只得和曾经的部下一起打煤球谋生,戏称“将军煤球”,读来令人心酸,后来还一度下井挖煤挣钱。
刘放吾为人低调谦和,性情敦厚,淡泊名利,对过往的功绩闭口不提。当年被刘放吾解救的英军中,有一位叫菲士廷的后来成为英军将军,他特意寻找恩人刘放吾,结果被骗子冒充。年,骗子的行为被揭露,真正的刘放吾才被人从煤井里发现,从此被世人所知。
年,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美国亲自会见刘放吾,此时的刘放吾已经被儿子接到美国养老。撒切尔代表英国对刘放吾当年的行为表示感谢,可刘放吾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是军人,打仗是我的职责。英军是并肩作战的友军,友军遭危难,援救友军是分内之事,不能列为战果。”这样的老英雄,值得尊敬。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