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周恩来的缅甸崇拜者,碰巧让总理避危险,促
TUhjnbcbe - 2024/12/27 16:34:00

在中华儿女心中,周恩来永远都是人民的好总理,而在国际上,许多大人物也对他赞美不已。新中国成立前,斯大林和米高扬说过:你们在筹建政府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而中国邻居缅甸的第一任总理吴努也说过他最崇拜周恩来。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早已声名远播,这篇文章来看看吴努为什么如此崇拜周恩来。

吴努邀请周恩来访缅,周恩来避免了一场灾难

年2月,周恩来收到了中国参加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的正式邀请,他很高兴,因为彼时中国还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而且未与他国建交的也多,这是一次向亚非国家展现新中国的好机会。

不过,当时中国未与印尼通航线,坐什么交通工具成了一个问题。最终决定租用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并定在4月11日中国代表团乘该机启程先飞往香港,再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碰巧在这时,缅甸总理吴努发来电报邀请周恩来先去仰光,同印度、埃及和阿富汗等国总理参加一个小型非正式会晤,研究一下出席亚非会议的有关问题,然后再飞往万隆。周恩来见吴努对中国如此尊重,便欣然答应。

一切都在有序的准备之中。

此时,国民党特务机关也在密谋着对周恩来的暗杀。尽管如此,周恩来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参加万隆会议。

不巧的是,在周恩来主持起草出席会议方案时,患了急性阑尾炎,于3月12日至28日住院。出院后,医生叮嘱:如乘坐汽车两三小时需休息1小时。

4月7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一部分人从西郊机场乘坐伊尔-14飞往昆明,而另一部分人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往香港。周恩来达到昆明后,等待着昆明-仰光的中缅航线试航成功的消息。4月9日,航线试航成功,周总理可以不用忍受滇缅公路的劳累之苦。

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香港停留之际,国民党特务买通机场清洁工周驹将TNT炸弹悄悄地装进行李舱内。4月11日下午6时30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在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时爆炸,飞机起火燃烧。中国代表团3人、记者5人以及来自波兰、奥地利和越南的记者共11人全部遇难。

因吴努的一个电报,周恩来未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虽然躲过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但因机上11个人牺牲并没有欣喜之情。作为一国的总理,周恩来将哀伤放进了肚子里。许多人劝说周恩来,让他不要再去万隆会议,可他说:我们是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亚非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友谊而去的,即使发生了什么意外也是值得的,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周恩来毅然决然地要参加万隆会议,4月14日一早,便率领中国代表团一行26人乘坐从印度航空公司租借来的另一架专机空中霸王号自昆明起飞,前往仰光。

而吴努对周恩来的安全也非常上心,当空中霸王号进入缅甸境内后,4架缅甸空军的战机升空护航,直至其安全降落在仰光机场。为了周恩来的安全,吴努只让少数缅方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接。巧的是,当天是缅甸的泼水节,周恩来和陈毅拜会了吴努后,便去参加了缅甸的盛大节日。

4月16日凌晨,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又由仰光机场登上空中霸王号,飞往雅加达,参加了对中国有重大意义的万隆会议。

从万隆会议和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可以看出,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总理很尊重、重视。

在中缅关系上,吴努始终小心翼翼,毛泽东、周恩来令他放宽了心

缅甸于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同年1月独立,建立了缅甸联邦,吴努为第一任总理。中国和缅甸于年6月8日正式建交,中缅建交对中国有重大意义,因为缅甸是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不过建交之初,中缅的关系都比较冷淡,直到年,中缅关系才有了转折和改善。

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日内瓦会议、访问印度后,又访问缅甸。周恩来总理和吴努总理初次会面后,中缅关系就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不过,吴努还是不太敢敞开心扉和周恩来谈,也不敢敞开缅甸的大门欢迎中国人,对中国是既怕又想讨好的心理,因为横在吴努心间有几个尖锐的问题。

问题一:中国会不会干预缅甸内政,对缅甸进行革命输出?

中国毕竟是大国,虽然当时新中国才建立不久,百废待兴,但中国的体量在那里,中国强大只是时间问题。另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缅甸是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社会制度不同,也让吴努很担忧。吴努就曾形容过,中国是大象,而缅甸是羔羊,可见,在吴努心里对中国还是惧怕的。

吴努第一次访问中国,便问中国会不会侵略别的国家,足见他对中国的恐慌。

为了打消吴努的顾虑,年周恩来访缅时,中方就向缅方承诺不进行革命输出,不干涉缅甸内政。而此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多次向缅甸人表明:我们坚持不干涉内政,各个国家怎样办事,由各国自己决定,我们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主张。

正是因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多次保证,才打消了吴努的第一个顾虑。

问题二:会不会利用华侨干涉缅甸内政?

东南亚地区的华侨众多,而在美苏冷战期间,华侨也被当做是北京的第五纵队。(后来东南亚地区反华仇华事件很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尼屠杀了很多华人,此文只做简单说明。)在缅甸的华侨虽然不多,但吴努政府还是恐惧、防范着华侨的双重国籍。

年,周恩来和吴努初次接触时就表示,不会利用华侨干涉缅甸内政,颠覆缅甸政权。在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仰光华侨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向华侨和缅方隆重表明态度:华侨要做一个守法、模范的侨民,入籍和没有入籍的华侨在政治上要分清界限。入籍者不应参加华侨团体,华侨不应参加缅甸政治活动,同时我们也不在华侨中发展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组织。

有了周恩来总理当面的郑重承诺,吴努心中的顾虑又消除了不少。

问题三:国民党军进入金三角,缅甸担心自己成为台湾反攻大陆的牺牲品

年初,国民党军进入金三角后,打破了中缅边界的平静,他们多次进攻和袭击云南,还想挑起中缅边境冲突。

在这样的局势下,吴努担心缅甸成为台湾反攻大陆的牺牲品也是合情合理的。面对缅甸的担忧,中国也非常理解,并没有对吴努的多疑而气急败坏,而是以诚恳的态度,一度耐心为邻居解忧。

问题四:中缅边界问题

英国侵略缅甸后,中英两国政府两次签订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条约。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缅有共同边界多公里,大部分已划定,但有3段边界未定,分别是阿佤山区一段、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以及尖高山以北的一段。因为这些地段的边界悬而未决,缅甸很担心中国会侵占他们的领土。

为此从年开始,中缅双方多次磋商和谈判,最终于年1月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双方保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又于同年10月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最终确定了中缅边界。

中缅边界问题解决后,年11月至年2月,中缅双方军队合作,历时3个月,围剿了缅甸境内的国民党部队,摧毁了金三角国民党军在缅甸的总部。

在-年,中缅双方的领导人频繁互访。这期间,周总理先后8次,国家主席刘少奇2次,陈毅副总理兼外长13次访问缅甸,而缅甸领导人吴努先后5次、奈温6次访问中国。两国以首脑外交的形式,使得中缅关系得以迅速发展,也有了被中缅双方津津乐道的胞波之情。在中缅友好关系的发展上,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努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促进中缅关系上,吴努用了哪些妙招呢?

妙招一:放低姿态,适当示弱

从上文分析不难发现,吴努一直是放低姿态,以弱者的身份和周恩来即中国来往的。

在与周恩来初次会晤时,吴努就说:中国就像大象一般巨大,而缅甸犹如羔羊十分弱小,羔羊会时刻想着它什么时候发怒,这会让羔羊整天提心吊胆。

这句看上去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其实正好说明了吴努的高明。他承认中国的巨大,大得像大象一样,这是一句中国人听了都会高兴的话。而话锋一转,他又说缅甸像羔羊那般弱小,当着周恩来的面示弱,不就是想博取同情和好感吗?其实呢,吴努并非真的弱,往往懂得示弱的人才是强者,他作为一国领导人,更懂得示弱的妙处。

吴努在中缅边界问题上,可一点也不弱软。年,中缅两军因边界问题意外的发生了武装冲突。吴努想尽快确定中缅边界,多次催促中国谈判。年,两国要谈判边界问题,但吴努却态度强硬地要求中国军队必须撤离出中缅边界的阿佤山区南段,不然拒绝谈判。而他的理由是:中国力量强大,如果继续停留在这一争议地区,缅甸就会感受到来自中国的重大压力,难以从容进行谈判。

后来,中方答应了缅方撤离的要求,双方这才开始了中缅边界问题的谈判。

最终,中缅双方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而了了一桩心事的吴努说:感谢中国没有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不得不说,吴努是放低姿态、示弱的高手。他应该很了解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把中国抬得高高的,让周恩来和中国不得不对他和缅甸大度再大度一点。

好吧,我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海纳百川的度量,何况是对一个像兄弟一样的邻居,大度得起,就算在中缅边界上吃了点亏,也没关系。

妙招二:身着中山装,拉近和中国的距离

年,吴努首次访华时,就穿上了中山装,和中国领导人商谈中缅大事。年,吴努来中国谈边界问题时,第二次穿上了中山装去参观我方空军基地。

吴努先后两次穿中山装,一方面有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及对中国领导人的尊重,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他的小心机。第一次身着中山装的吴努,是想拉近与中国的距离,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好印象。第二次身着中山装,是在谈判中缅边界问题,可能是想传达一个信息,他是抱着和平谈判的心态来到中国的,但是他代表的是缅甸人民,他又不得不以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去为缅甸争取利益。

不得不说,吴努两次身着中山装的时机很巧妙。不管怎么讲,他也是表现出对中国的尊重,是真正想推动中缅关系的良好发展。

而作为让中国人自豪,让国际上很多人佩服崇拜的外交家周恩来,也表现出了一个礼仪之邦该有的风范,先后三次穿了缅甸民族服装纱笼。

年4月15日,周恩来访问缅甸时,身穿缅甸民族服装纱笼,手持银碗,同缅甸人民一同欢度泼水节。年1月4日,周总理率领多人的访问团去缅甸,再次穿纱笼出席缅甸的国庆活动。年1月5日,周总理再次穿上了纱笼,与吴努一起参观缅甸古都曼德勒。周总理亲民的特性,得到了缅甸人民的高度赞扬。

自此,吴努两穿中山装,周恩来三穿纱笼,也成为了中缅两国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

年3月2日,奈温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民选的吴努政府。自此,吴努一直在野。在治理缅甸上,吴努受到的争议很多,不过,在推动中缅胞波之情上,他却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在吴努流亡印度时,他毫不犹豫地对记者说他最崇拜周恩来。

还有无数的人像吴努这般崇拜周恩来,中华儿女尤甚。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恩来的缅甸崇拜者,碰巧让总理避危险,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