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抗战中的中国伞兵纪律优异,果敢无畏,面对
TUhjnbcbe - 2024/12/23 16:09:00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4ba22w/

年7月12日凌晨3时,14架满载中国伞兵的C-47运输机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起飞,奔赴广东开平,中国军队历史上的首次空降作战打响。这一天,距离中国伞兵成立,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空降兵,具有兵员精锐、装备轻便、高度机动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一战时期,就有美国军事专家提出用轰炸机将步兵运送到德军后方进攻的设想。

随着运输机、降落伞技术大发展,苏、美、德、日等军事强国的空降部队相继建立起来。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进行过上百次空降作战,其中不乏各种经典战例。

《兄弟连》中的美军第空降师

当时的中国虽然贫弱,却也在抗战后期组建了自己的伞兵部队,他们神兵天降,英勇地与日军作战。

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位外国友人说起。

鸿翔部队

他叫史典华,澳大利亚人,常年在香港工作。年香港沦陷,目睹日军暴行的史典华义愤填膺,随即招募了一批外籍退伍军人,到缅甸从事滇缅公路的物资押运业务。

年3月,仰光沦陷,史典华带着手下余人和多辆卡车投奔到入缅作战的国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门下。杜聿明将他们编入特务营,史典华被授予少校军衔,成为了一名穿中国军装的外籍军人。

史典华

年7月,美军第82空降师突袭西西里岛,史典华大受启发,提出组建一支伞兵部队的建议。他在考察了昆明周边机场后,写下详细的计划书,并分别交给杜聿明和美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

杜、陈二人交换意见后,对计划书稍作修改,呈送蒋介石,年10月22日获得批准。

陈纳德马上找到东南亚盟军副总司令史迪威,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不料却被泼了冷水。史迪威以缺乏教官和装备为由拒绝予以配合,陈纳德和史典华只好四处奔走,总算通过自己的关系获取到一部分伞兵需要的物资。

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空降部队——伞兵第1团在昆明北郊的岗头村永丰寺正式成立,团长为第5集团军参谋处长李汉萍少将。

伞兵第1团虽然建制上直属军政部,但无论是人事、训练还是补给均由第5集团军负责,实际上是第5集团军的直属部队。出于保密等因素的考量,伞兵第1团代号“鸿翔部队”。

伞兵臂章

成立伊始,伞兵第1团的士兵主要从第5军选拔,第5军特务营甚至直接划给伞兵团,编为特务连和服务连。后来,第5集团军又派人赴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招收了一批热血知识青年,充实了伞兵第1团。

兵源问题解决了,装备却依然缺斤少两,新生的中国伞兵跳伞机会寥寥无几,进行最多的还是基本的体能训练和战斗训练。来自贵州的杨勤槐当年投笔从戎,加入伞兵部队,老人家晚年回忆道:“到昆明后,每天我们就在山顶跑步,至少五千米。”

被体能训练折磨的士兵也私下议论,觉得伞兵和陆军并没有什么区别。

转机发生在年4月,当时欧洲战场大局已定,美军重心东移,准备对日军展开大规模反攻。在派遣顾问组考察了中国士兵的能力后,正式决定帮助中国整训伞兵。

训练中的中国伞兵

年4月8日,根据美军的建议,伞兵第1团被改编为陆军突击总队,原有的3个营则改编为4个大队共20个中队,另有直属各技术兵种和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等。美军教官和从西南联大招募的翻译也被分到各部队,后来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席的马约翰和中国篮球泰斗牟作云当年都是伞兵突击队的体能教练。

20个中队满编各人,其中1-18中队为突击队,19、20中队为情报队。突击中队下辖6个分队,1、2、3是步兵分队,4分队是重机枪分队、5分队是迫击炮分队、6分队是爆破分队,装备全套美式武器,火力非常可观。

李汉萍与第1中队中队长井庆爽

每个中队都有自己的代号,大多是古代名将和革命前辈,如”武穆“、”继光“、”自忠“等。其中第11中队中队长正是史典华,他也是唯一的外籍中队长,当时已晋升上校军衔。

装备、教官皆已齐备,中国伞兵在云南省宜良县正式开始跳伞训练。杨勤槐在日记中写道:”一朵白云,一个神兵。“

三战三捷

年7月11日下午,第1突击中队的战士在队长井庆爽的带领下集结训练场,得知了他们将被空降至广东开平对日作战的命令,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自到场勉励这批英勇的中国伞兵。

飞机到达开平上空后,队员们一个接一个跳出机舱,除了一名叫宁公灏的士兵不幸落入鱼塘溺亡外,其余伞兵全部安全着陆,宁公灏也成为中国伞兵牺牲的第一人。

中国伞兵在重新集结后,并没有遭遇日军。于是,他们迅速和当地游击队取得联系,在敌后开展破坏袭扰等活动。敌后作战期间,中国伞兵避实就虚,灵活机动,辗转开平、新会、罗定等地,使得日军进剿部队屡屡扑空,疲于应付。

准备伞降

年8月1日,第1突击队接到了攻占南江口码头的任务。经过准备,他们于8月3日夜间发起进攻。

当时驻扎在南江口的敌人共有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1个连,双方激战至第二天中午,共造成敌军53人伤亡。就在中国伞兵准备乘胜追击之时,日军从德庆组建的增援部队约0人赶到。

队长井庆爽鉴于敌众我寡,且破坏水路要道的目的已经达成,随即下令主动撤退。不过第1突击队并没有返回云南,而是开赴广州准备接受日军投降。美国教官科克斯在战报中称赞中国伞兵纪律优异,果敢无畏。

天降神兵

就在第1突击队伞降开平的几天后,年7月16日,第8、9、13突击中队被空运至柳州,准备在第2大队大队长林树英的率领下突袭日军丹竹机场,随后和第89师一起协同东进。

进攻在7月28日打响,日军凭借工事顽强抵抗,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双方甚至进行了炮战。7月31日,第89师先头部队赶到,迫使日军组织自杀式冲锋才勉强维持住防线。

8月3日,第8中队因情报出错误入日军伏击圈,鏖战4小时才突出重围。战斗中,本应待在后方的译员缪弘选择与战士们一起冲锋,不幸中弹牺牲。他本是西南联大外文系大二的学生,年仅19岁。

8月4日,丹竹机场终于被攻下,日军被击毙超过人。此役,也是中国伞兵伤亡最为惨重的一仗,共有23人阵亡,25人负伤。

伞兵部队中的译员

中国伞兵在抗战中的第三战也是随后一战,发生在湖南。年7月27日,第2突击中队人空降于衡阳县西北的罗洪庙,奉命破坏当地的日军水陆交通。

他们先是在衡宝公路伏击日军运输队,随后又在8月5日进攻驻扎在台元寺镇的日军,给日军造成重创后主动撤出战斗。

胜利啦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据伞兵老战士回忆,一天夜里,他们正枕着枪准备入睡,突然外面吵闹声、呼喊声大作,以为日军打来了。出去一看,原来人们都在庆祝日本投降,于是睡意全无,加入了欢庆的队伍。

抗战胜利后,作为国军最为精锐的部队,中国伞兵第3、4大队进驻南京,接收汪伪政权各机关设施。而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则是担任日本投降典礼的现场礼兵。

正如牺牲的缪弘在其《血的灌溉》一诗中写的:”热血,是我们唯一的剩余。”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战中的中国伞兵纪律优异,果敢无畏,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