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缅甸战场上,英军为何背信弃义戴安澜率
TUhjnbcbe - 2024/12/19 13:33:00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年,由于日军加强了对粤汉和滇越两条铁路狂轰滥炸,援华物资难以正常运输,国民政府动员了数十万民众,肩挑手刨,仅用八个月时间抢修了长达多公里的滇缅公路。

此后,大批的援华物资首先运送到英国人控制下的缅甸首都仰光,而后经过滇缅公路辗转运到昆明,最终经昆明运抵重庆。

年,抗日战争抗战进入到了最艰难的阶段,一个农业国与工业国家的对抗让本就满目疮痍的中国更是雪上加霜,几场大会战下来,储存的战略物资消耗已经殆尽,这个时候滇缅公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如果这个时候滇缅公路这条唯一的输血管被日军切断,那么中国将会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所以,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就必须保证滇缅公路的畅通。

滇缅公路自然也就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时日军做过这样一个估计判断,如果能够成功切断滇缅公路,中国国内储存的各种战略物资,只够维持三个月的。

年末日军成功攻占泰国后迅速对缅甸下手,目标正是缅甸首都仰光和滇缅公路。

鉴于缅甸形势告急,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虽然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但是英国人的战斗力真的不敢让人恭维,中国远征军刚跨出国门不久就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年3月8日缅甸首都仰光被日军占领了。

此时的日军对于切断滇缅公路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中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灭亡,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对手,可是真的没有对手吗?

日军没有想到,此时就在他们前方的同古已经由一群中国士兵接防,在那里已经为他们安排下了一个巧妙的陷阱。

年,杜聿明指挥的第5军,甘丽初指挥的第6军和张轸指挥的第66军成为第一批入缅的中国远征军,总兵力共10万人。

为了保住滇缅公路,蒋介石甚至把他的嫡系精锐第5军、第6军派上了场。

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最先进入到缅甸的就是由戴安澜将军率领的第5军第师。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戴安澜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将星,曾参加北伐战争、台儿庄、中条山诸役,昆仑关战役,对日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戴安澜率领师一路长途急行军到达同古一带的阵地,同古位于缅甸南部,距首都仰光公里,北距曼德勒公里,是通向缅北的交通要道。城北还有一座让日军虎视眈眈的永克冈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师到达同古的当天,首都仰光已经失手,日军第33和第55师团分别从西路和中路向北夹击。

年3月,志在必得的日军第55师团大摇大摆地赶往同古,先头部队途经皮尤河畔的时候,前方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整个大桥被拦腰炸毁。

早已开上皮尤河大桥的十几辆日军卡车随即坠入河中,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向这支日军射去,日军招架不及,扔下几百具尸体和十多辆汽车,仓皇撤退。

皮尤河是仰光通往同古的必经之路,日军第55师团一路追击溃败的英军到此,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入侵缅以来的第一次伏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日军第55师团长竹内宽气得直跳脚,他心里非常纳闷,英国佬为什么会突然变得如此勇猛,其实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早换人了,他的名字叫中国远征军。

中、日双方部队进入缅甸后,同古成为了一个敌必攻,我必守的咽喉要道。

当时中美英三方经过协商,对中英两国在缅甸的部队作如下部署,以仰曼铁路为界,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总人数约四万人的英军防守铁路以西,中英两国军队分三路布防组织迎敌,最后计划于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

可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师到达同古之前,英军根本就没有给师留下任何可用的防御工事。

英军士兵甚至连敌情都没有探听明白,他们只是在同古这里匆匆的打了个转就逃跑了,中国远征军想指望英军去帮忙布防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日军的进攻,英军为何会是这种表现?英军作为盟军,不是应该和中国军队同仇敌忾的吗?

其实,当时驻缅甸的英军的全部使命就是保全实力,不战而退,撤往印度。缅甸的西北面就是印度,在英国人看来,缅甸仅仅是英国的前哨,可以说保卫缅甸就是为了保卫印度。

如果从战略角度考虑,英国人认为缅甸只是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线,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英国军队之所以弃守同古,意图就是利用中国远征军拖住日军,为自己赢得时间,实施自己的大撤退计划。

这个时候还想着英国人会给我们提供实际的帮助根本就不能了,如果不指望英国人就只能指望自己人了,此时的戴安澜和他的师正在同古与日军猛烈激战,中国远征军的大部队到了哪里?

这个时候,中国远征军第6军刚刚入缅,由于交通不便无法从东线增援同古。

杜聿明的第5军第96师从腊戌上了火车后却被堵在曼德勒,物资供应也不足,他们甚至处于半饥饿状态。

第66军早已集结在滇西,但这是蒋介石派往缅甸战场的最后一支生力军,他也不想把自己的精锐送上前线,与日军硬碰硬。

日军第55师团在皮尤河遭遇师的伏击后,很快打听到了这一情况,竹内宽立即做出了吃掉师,荡平同古城的决定。

同古会战的大幕即将拉开,杜聿明再次来到了前线。他强装笑容,向戴安澜说到现在形势严峻,运输权在英国人手里,我们调不动火车,炮兵一时还来不了,但是新22师已经在路上了,大家再坚持一下。

如果新22师能够及时赶到,后续的部队也都能跟上来,英国人要配合,我们就按照原计划跟日本人大打一场,如果赶不到,你就临时改变计划。

听完这些话,戴安澜真是无语了,这下达的算是什么命令,临时改变计划,什么时候才叫临时呢?

在这种情况下,奉命坚守同古的师已经完全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此时的戴安澜深知此次出征怕是凶多吉少。

很快戴安澜写下遗书,给家人留下遗言,随后还下发了一道特殊命令,师的全体官兵每个人都必须写一封遗书。

命令发出的当晚,从普通的士兵到指挥官,每个人都拿出了纸笔,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默默地写下一封封的遗书。

还没等大家写完,又传来了一道戴安澜的口头命令,大战在即,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为了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领着师官兵们昼夜抢修工事,布好防线,他始终记得来同古之前,军长杜聿明对他一再强调的师此战的职责所在。

此时孤军奋战的师共有兵员0人,75毫米野战炮20门,迫击炮门,坦克三辆,空中支援力量无。

日军第55师团兵员00余人,毫米野战炮36门,迫击炮门,坦克40辆,空中支援力量三个航空队,仅从数字上看就可以知道双方的军事力量究竟有多么的悬殊。

但就是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在同古这片战场上,日军将遭遇到自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最为激烈的抵抗。

3月19日,日军55师团第联队首先向同古外围发起攻击,第二天,第联队也随之投入战斗。

由于日军早已于3月8日占领仰光,仰光机场就成了日方的空军基地。每天飞往公里外的同古城实施空袭的飞机就有百余架次。

战场上每天都有肉搏战发生,每天都有中国官兵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异国作战情况非常复杂,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兵力想要集结起来必须要时间足够,时间从哪里来?

只能靠第师坚守住同古来获得。

当时师就是这样,一方面等着大后方的部队向同古集结,另一方面与前方来势汹汹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杀。

当中国远征军在中路与日军第55师团浴血奋战的时候,西线的英军又在干什么呢?

年3月24日,日军动用空中力量,轰炸了西线英军唯一的空军基地马圭机场。

3月24日当晚,随着日军的突击,马圭机场被全线突破,英军随即将机场的几十架飞机全部撤离了缅甸机场,匆匆而去。

孤军奋战的师想要得到英军空中支援的愿望在这一刻全部化为泡影,到三月下旬,同古城内的战斗打得愈来愈激烈。

3月22日拂晓,日军一个步兵大队配以四门大炮,向同古城内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此时的师上下一条心,誓与同古共存亡,几天的激战下来,双方的死伤惨重,同古保卫战转入僵持不下的阶段。

至此,预先设计好的同古会战变成了同古保卫战,这场仗打得无比艰苦。日军第55师团长竹内宽几乎都要切腹以谢天皇了。

十多天的时间里,加上这么多的飞机、大炮,日军不但没有拿下同古,自己反而损失了近人,对方究竟是只什么样的队伍?

随后,气急败坏的日本军队对同古展开了更为猛烈的炮击和轰炸,甚至在同古城内发射了近百发糜烂性芥子毒气弹,同时将包围圈逐渐缩小。

眼看同古城里的食物此时已经耗尽,饮水也没有了,中国士兵渐渐力不可支。

年的3月27日和29日,戴安澜分别给蒋介石发去了电报。

两封电报的内容基本一致,铜鼓保卫战打的很难,皆以一敌十,还要继续打下去吗?

3月29日上午,前方阵地突然传回消息,色当河桥头阵地失守,3月29日下午,日军一部在坦克、装甲车掩护下突入同古城内,并从南北两面进攻将第师分割开来。

同一天,另一部日军占领了色当河以东阵地,由此掐断了师往东突围的最后一线希望。

战局演变到现在,已经不是能否将日军歼灭的问题了,如果不马上把师从同古撤出,那么他们就只剩下战斗至死这一条路。

在这种情况下,杜聿明只能下令戴安澜率领师撤出同古战场,但是这个命令一下达,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他就是缅甸战区的联军最高指挥史迪威。

此时史迪威命令师誓死守同古,完全是在拿别人的本钱做赌注,他当然无所谓,他不心疼,但有人心疼。

杜聿明此时心里明白,这时候正是关乎师乃至第5军的生死安危,他直接就把电话打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而此时的蒋介石正在看据戴安澜拍来的电报,听了杜聿明的汇报,蒋介石气急了,直接同意了杜聿明有关撤兵的请求,命令戴安澜将军率领第师官兵立即撤出同古。

当时,色当河以东阵地已经被日军占领,西线的英军也已经没办法指望,如此看来,师只能再退一步,选择向北突围。

3月29日傍晚,戴安澜亲自来到色当河的上游侦察渡口,同古城内的官兵在副师长郑庭笈的带领下,按照戴安澜的命令,在深夜时分对日军组织了一次佯攻,借着夜色,几个主力团交替掩护,秘密地撤到了色当河边。

在那里,戴安澜师长早已准备好了接应渡口。

3月29日整整一夜,戴安澜就坚守在渡口,他一直等到最后一个连队的最后一名,师的士兵包括担架上的伤员都安全的上了岸。

第二天,日军两个师团联手,准备发起新一轮进攻之前,廖耀湘奉杜聿明的命令率领远征军第22师救援第师。他们向南阳车站佯攻,以牵制日军掩护师撤退。

戴安澜与廖耀湘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身上皆布满了尘土,胡子拉碴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两个人没说什么话,只是轻轻地击了一下掌——辛苦了兄弟。

3月30日上午日军攻进同古城后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在这场激烈的保卫战中,第师以伤亡0余人的代价给日军第55师团造成了余人的伤亡。

虽然同古防御战最终以远征军主动放弃同古而结束,但是中国军人在这场入缅之后的第一次战斗中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斗志,却让所有盟军刮目相看。

缅甸战区英军司令亚历山大曾表示说,我原本以为中国军人是干不了什么的,现在看来,他们确实能够做些什么。

对于同古城下那些与阵地共存亡,最终付出了生命的英烈而言,这个稍显吝啬的评价也许并不那么恰当。

事实上,这些中国士兵完成了上万英军都没能完成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成功阻挡住了日军前进的脚步。

师撤出同古之后,中英双方开始互相指责埋怨,中国人指责英军让师忍饥挨饿,重炮武器和会战主力迟迟送不到,致使师陷入重重包围。

而英方则反驳说,是戴将军把他们的联络官至于后方,导致日军的包围圈将他们切断,双方通信不及时,英军无法掌握战场态势。

无论双方怎么解释,同古会战最终夭折,结果是师孤军奋战抵抗了数倍于己的敌人,最终同古失守,在相互指责中,联军的战线只能够继续往北。

中英联军随后将会面对怎样的敌人?他们即将迎来更为广阔和未知的战场,以及一次更为艰苦,甚至是挑战人类极限的残酷战役。

1
查看完整版本: 缅甸战场上,英军为何背信弃义戴安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