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前大量商品涌入仓储费翻倍!
吉大港(Chattogram)是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以及第一大港口,尽管离一年一度的斋月还有1个多月时间,但大量进口商品在斋月前已开始涌入,由于进口贸易商没有及时提取货物,导致港口集装箱堆积。3月2日CPA决定从3月8日起再次调整仓储费费率。
截至3月1日,该港口内目前约有TEU集装箱,这意味着港内储存能力TEU的堆场利用率已达82%。专门用来存放进口货物的集装箱的堆场已存放TEU,而容纳能力为39,TEU,利用率已达96%。
缅甸数千名抗议政变的卡车司机罢工
缅甸集装箱运输协会(MyanmarContainerTruckingAssociation)联合秘书MyoHtutAung说,每天大约有个集装箱从仰光的四个主要港口运出,而政变前的平均运出量为箱。他表示,该市名集装箱卡车司机中约有90%已停止工作。
港口拍卖千吨价值4.5亿塔卡货物
吉大港(Chattogram)海关将在周日拍卖约吨价值4.5亿塔卡的无人认领遗弃货物。此次拍卖将处理掉大约50批商品,其中包括辆由天然气驱动的机动车辆、吨服装面料、吨钢铁制品和吨化学品。家具、塑料制品、洗手液、鱼和其他食品也包括在清单中。
进口商没有及时提取年至年之间通过吉大(Chattogram)港运入的货物。如果进口商在货物抵达港口后30天内仍未提取,则海关将启动拍卖货物的程序。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在利用外资方面,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8亿元,增长6.2%;新设外资企业3.9万家,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15万TEU!厦门港短期空箱供应充沛
去年6月以来,空箱成为海运“热词”。各大港口面临“一箱难求”的情况,货物出口遇到瓶颈。
据厦门日报记者获悉,在港航、口岸部门企业的努力下,目前,厦门港可用集装箱空箱总数约为15万标箱,且回转效率不断提升,有力满足出口需求。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在厦排名前十的外贸航运企业在港空箱已超9万标箱,另有待“拆重返空”重箱超5万标箱,后续还将有空箱陆续回流,短期内全港空箱供应充沛。
海南将打造全球冷链物流中心
近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冷链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贸易自由、运输便利自由和零关税、低税率等制度设计,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航空枢纽,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全球冷链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