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战役打破了滇西缅北的会战僵局,也是最为惨烈的战事之一。
我国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大国,所囊括的地势、山川、河流等各不相同,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我国境内有座名叫松山的大山,它坐落在云南省的保山市龙陵县,它的山体魅力在于山上常年遍布着漫山遍野的松树。
松山在大山中并不突出,仅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大山。即使它是普通的,若你小看它,它也会让你付出代价的哦!在战火纷乱的年代,日军就是利用这平平无奇的大山,给了中国的远征军重重一击。虽最后获得了胜利,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公路被断,远征入缅。
年,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年代的日军极度猖狂。日军攻打占领缅甸的首都,就是仰光。为了阻止他国攻打仰光,就下令切断了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是南端运输的主要航线,为了保卫这条重要的国际航线,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
滇缅公路作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国际交通航线,即使付出昂贵的代价,也不能被日军炸毁。于是当时的国民党领导者蒋介石便派遣了10万名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和美国、英国等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军。三军合力,最终还是惨淡收场。
这次的远征是中国继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第一次与日军对决的战争,与美英等军队从未有过交集。这次三国联军,本应一举拿下,谁知由于各盟军的配合失败,进而致使进入缅甸的第一次战役,就以远征军损失殆尽,伤亡惨重的结局收尾。
此次战败后,蒋介石并未放弃。一年后蒋介石决定重新组织远征军,并且任命卫立煌作为远征军的统帅司令。年,重新组合的远征军准备再次进军缅甸。兵力损失,就必得征兵。秉持着当时的抽订政策,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人参军。
贵州地区,时年18岁的少年张羽富就在这次征兵之列。张羽富应征入伍之后,被部队送到云南,编入陆军的工兵营。同年五月,为了能够打通滇缅公路的交通航线,由此配合英美等联军在缅甸的反攻,蒋介石下令进行第二次的入缅作战。
桥被炸毁,钢丝过江。
重组后的中国远征军在卫立煌为统帅的带领下,准备渡过怒江从而进入缅甸。初初参军的张羽富也跟随部队到达了怒江沿岸,他们所组织的工兵营在这次作战中负责协助远征军顺利渡过怒江。当时为了防止日军跨过怒江防线,就把桥炸毁了。
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败后,中国军队就把这座连接两岸的唯一一座大桥梁惠桥炸毁了。然而现在想要顺利渡过怒江,在没有桥梁的时候可谓是难上加难。远征军的工兵营为了能够让兄弟们顺利渡过怒江,就想到借用钢丝的方法渡过怒江。
于是远征军工兵营就找来了汽油桶,然后使用钢丝把这些汽油桶绑在一起,然后两边的人再用力的拉紧,就这样远征军一点一点的前进,艰难的渡过了怒江。渡过怒江的第一场战役就是攻打松山。松山是当时滇缅公路这条航线的必经之路。
想要打通滇缅公路这道要塞,就必须拿下日军在此控制的松山阵地。初进入松山的中国远征军还未摸清驻守在松山的日军的情况,就发动了进攻。作为统帅的卫立煌认为在松山日军最多驻守四百人,他带领的部队很快就能拿下松山。
卫立煌派遣宋希濂所带领的一个师的主力去攻打松山。宋希濂带领的军队主力就绕过了松山进而去攻打在其后面的龙陵。所有的远征军高层都认为此次攻打肯定能够顺利拿下松山,谁知后续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远征军的想象。
历时三月,终获胜利。
初进攻外围的竹子坡,一切都如同想象的一般顺利。但当再向前进,去攻打松山主峰旁的阴登山时。为了配合远征军的进攻,美军对阴登山进行了轰炸,随之而来的陆军炮兵也对阴登山进行了饱和打击,顿时阴登山被一片硝烟掩盖。
中国远征军向看起来一片沉寂的阴登山山头发起了进攻。当先头部队距离日军阵地不足米时,躲藏在事先准备的防御工事中的日军突然开火,一时之间,子弹乱飞,远征军的先头部队直接懵了,甚至都不知道子弹是从哪个方向打出的。
自从顺利渡过怒江的远征军此时终于意识到松山驻守的敌人并不简单。日军驻守松山的是矿工出身的军人,他们一直驻防在松山,并对松山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改造。日军的缅甸军方一直坚持射击练习,他们的火炮射击更是居在榜首。
此次日军抽调人员前来支援龙陵,光是留守在松山的日军人数就达一千多人。矿工出身的日军把松山的内部挖空,改造成为了一个巨型的堡垒,他们在堡垒的内外布置暗道,使用钢铁加固,炮弹对于这些加固后的工事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作用。
面对坚固的日军碉堡,中国的远征军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一步一步地向日军的碉堡推进。日军也是对进攻的远征军拼死抵抗,远征军伤亡惨重。最终制定了挖隧道炸碉堡的方案,中国远征军才顺利冲上松山子的高地,战争还在持续。
结语
远征军在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下,才把松山拿下,直到此时,松山战役才宣布结束。战斗虽结束,但出身工兵营的张羽富的任务却并未结束,他们要负责清扫战场。看着松山之上漫山遍野的尸体,这种无能为力的痛苦让他毕生难忘。
战事是残酷的,无情的,一旦开始必会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结束一切。看那些战事英雄,他们哪一个惧怕过,其实不是不怕,是不可以怕,因为他们心中的信念不允许他们后退,他们只能向前,只能前进。向守卫国土的军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