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年开始接触犍陀罗艺术的。当时在朋友处第一次见到一尊犍陀罗造像,它的美不能用简单的迷人来形容,而是有种被利刃直插心房的感觉,那种心动、心颤、心痛,让人直直落泪。年,为了筹备有关“犍陀罗文明史”的书,我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拍摄工作。一路随行的,除了车马劳顿的艰辛,还有对于周围潜伏威胁的隐忧。然而探求未知世界的刺激感和对于心中圣地朝拜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归来后,本以为今生不会再涉足这片玄幻而又危机四伏的土地,人生却总是那么不可预期。今春,我再次有机会拜访了这片土地。身边的朋友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去那里安全吗?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知如何作答。
我平安地回来了,我身边的朋友也平安地回来了,但也有人在那里遭遇不测。我不希望我的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让身边的朋友做出一个也许会让我遗憾甚至后悔的决定。所以我决定用文字来如实地记录这两次旅行,让朋友们自己去参考,去判断,同时也为自己的青春作一份备忘。
作者在白沙瓦博物馆本文均为何平图
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这一带有关犍陀罗的古迹与博物馆系列,网上能看到最多的相关游记,是关于塔克西拉的。因为塔克西拉是所有地区中相对最安全的,它距离巴基斯坦首都较近,仅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地有为数不少的驻军。
塔克西拉古称呾叉始罗,很长时间里是作为犍陀罗的首府这样一个*治文化中心而存在的。不过,塔克西拉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在这里呆上三四天,既可以参观博物馆,欣赏馆藏的犍陀罗佛造像,又可以看看古代城市遗址西尔卡普。还可以走进山里,参观寺庙遗址,那里有一些重要的窣堵坡(供奉舍利的坟冢)。可以说,塔克西拉浓缩了犍陀罗所有可看的项目,而且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比较安全。
塔克西拉焦利安的灰泥造像
公元前2世纪,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统治了塔克西拉,废弃了原来的旧城皮尔山丘,建造了西尔卡普。整个城市呈长方形构造。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都是这样建造模式,但在此地,并没有发现希腊城市惯有的娱乐设施和神庙,倒是发掘出了一些希腊神像。同时,在佛教经典里,西尔卡普是佛本生故事里“月光王施头处”。
塔克西拉最著名的遗迹当属法王塔,它是犍陀罗地区、乃至整个古印度最古老的佛塔,传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供奉佛舍利所建。公元7世纪,唐玄奘到访的时候,整个寺院已呈半荒废状态。所以,它见证了塔克西拉的佛教从兴起到衰落的整个过程。
20世纪时,考古队曾在法王塔边的礼拜室里挖出了佛舍利,后来,巴基斯坦将佛舍利赠予了缅甸*府,现供奉在仰光大佛塔内。塔克西拉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本名已经被世人遗忘,一度被称作沙泰里。直到在法王塔挖掘出佛舍利的同时,发现了一块银牒,上面的铭文把当地称为塔克西拉(呾叉始罗),所以如今塔克西拉这个城市名字,其实是在20世纪初被重新命名的。
塔克西拉法王塔
法王塔所属的寺庙规模宏大,旁边有些灰泥佛像的脚部及下半身,从残留中,可以看出当时完整的尺寸非常大,有可能近10米。
塔克西拉当时是一个重要的造像中心。但它并非是石材的造像中心,而是灰泥造像中心。因为塔克西拉并不出产犍陀罗地区典型的蓝色片岩,石材要从其他地区运过来。一般都是成品或者半成品在这里加工成型。
当地主要用一种灰泥去造像。灰泥造像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其制作技术已经成熟了,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灰泥的造像不会晚于甚至早于石雕造像。
用灰泥造像有几点好处,一是成本低廉。由于是翻模做的,一个模子可以大量制造。第二,容易修复。佛像一旦有破损,可以外面再修补一层。所以今天去塔克西拉参观,不光是博物馆里,还是在佛教遗址,所看到的灰泥造像要远远多于石雕造像。焦里安寺庙遗址里的灰泥造像,是整个塔克西拉遗址里最多的,所以非常值得探访。
塔克西拉博物馆造像
拉合尔,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原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拉合尔博物馆是欣赏学习犍陀罗造像的重要场所。不过,如果把塔克西拉的安全预警颜色设为黄色,那拉合尔就是橙色。我去过两次拉合尔,在酒店里住宿时,都被要求外出最好有当地朋友陪伴。新闻中,最近一次看到的该城恐袭发生于年3月27日,拉合尔的一座公园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72人死亡,其中包括29名儿童,还有人受伤。
谈到狭义的犍陀罗,通常最多提到两个地方:塔克西拉与白沙瓦。西部的边界白沙瓦,虽然从首都伊斯兰堡过去也才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但长期以来,一直是部落控制地区。在去往白沙瓦的两个半小时车程中,我和摄影师不停地大声开着玩笑,以致司机与坐在副驾驶的携枪警卫有些不厌其烦。后来回想起这片段,才明白当时我们只是发泄着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拉合尔博物馆藏:大光明神变
拉合尔博物馆藏:西里克佛塔
年去的时候,情景究竟如何,我翻了翻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