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入地方发展战略:电商巨头农村争夺战开启资讯中心
又到一年 不知火 (俗称 丑柑 )上市季,杨梅看起来有点担忧。作为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河口不知火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她急迫想知道,如何为即将上市的水果找到一条更好的销路。
12月21日,京东集团与四川仁寿县*府就农产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合作 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仁寿县成为京东下乡进村 星火试点 的首个签约试点县。
据《每日经济新闻》现场了解,京东将利用其现有物流体系, 与仁寿县*府进行多方面合作 ,探索 工业品下乡 与 农产品进城 ,即 一进一出 模式。杨梅和当地其他合作社代表们期望由此搭上农村电商的快车,拓宽农产品的销路。
电商巨头早已垂涎农村市场,且动作频频。无论是京东掀起 刷墙潮 ,还是阿里召开 县长大会 ,都是为了加速渠道下沉,争抢农村市场。尽管农村电商的 跑马圈地 运动已如火如荼,但真正下沉到乡还需迈过更多门槛,例如品控,这也是电商巨头在摸索的问题。
星火试点 首先入川
稍早前的两个月,是 爱元果 (当地一种水果品种)的销售季,杨梅和她所在的合作社有了电商销售的初体验。
杨梅说,上销售虽然价格、利润更高,但量却很小,目前全社总共卖出了5万~6万元,但上只卖出了几千元,传统的批发仍是主要途径。接下来,丑柑大量上市, 去年丑柑总共400万斤,产值差不多6000万元 ,她希望能通过电商来拓展销路、卖出更好的价格。
和杨梅一样,仁寿县众多农业合作社希望能找到打开 电商 之门的钥匙,解决农产品销路。
12月21日,仁寿县成为京东下乡进村 星火试点 的首个签约地区。《每日经济新闻》现场了解到,与会的有当地十余家合作社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后,京东将在仁寿县,就建设京东服务中心、完善乡村配送体系、招募农村合作点、扶持电商平台和传统商贸企业、建立大家电 京东帮 服务店等五个方面,探索工业品下乡模式。
此外,京东方面表示,将通过强大物流体系帮助当地优势产品走出去,包括开通上特产馆、数据金融支持等五个方面,探索两头受益的农产品进城模式。
京东相关人士告诉,之所以把首个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放在四川省仁寿,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四川省是商务部确定的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省份之一;第二,仁寿县是四川人口第一大县,消费、生产等各方面潜力巨大;第三,仁寿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当完善;第四,仁寿县对电子商务特别重视;第五,仁寿县有许多特色农产品,比如枇杷、不知火、甲鱼、张记芝麻糕等,和京东生鲜配送有天然的合作点。
据京东农村电商*府事务负责人李贺明介绍,京东将建设 仁寿特产馆 ,未来会在当地选取一家企业, 他们来组织,我们选择这家落地企业进行合作,后续直接采购和销售的产品;京东地方特产馆与天猫不同,京东自身未来会大量采购。
与国内其他电商相比,京东的一大优势在于物流体系,如今下到仁寿一级县城,京东将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京东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京东在四川的物流体系已能覆盖60%的县城,而仁寿的物流配送,目前通过成都现有物流络即能完成。 如果实在无法覆盖至乡一级,则将考虑与邮*络合作。 李贺明称。
电商已成为地方发展战略
电商企业更多地切入农产品电商与农村消费电商领域,不仅仅是电商本身的变革,更多是一场商业革命。
我们慢慢培育农村消费市场,让农户懂络,他们在上购买产品,*府帮助农户在上销售产品,最终形成 一进一出 ,农村电商市场也就成熟起来。 李贺明解释道,这也是包括京东等巨头想要最终实现的 电商下乡 :从 送进来 到 运出去 。
如何顺利把农产品销出去,自然是农民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就像65岁的仁寿文宫枇杷协会会长阚加云所说的那样, 但凡枇杷丰收,都会滞销。希望能够借京东的平台更多外销。但京东接下来具体会如何推销,我们也还不清楚,效果会如何,还需观察。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目前正在四川开展电商扶贫的活动,把四川雅安的猕猴桃在络上销售。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看来,电商巨头关注农村电商,对扶贫工作亦是巨大的机遇。 做好农村电商工作,能够让更多农户将自己的产品放到上,通过互联和电商模式实现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加快扶贫的工作进展。
从淘宝村到淘宝县, 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土社会的重构。 阿里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的 淘宝村 都是完全自发形成的,而现在的 淘宝县 正在逐渐成为*府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
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电商。 昨日,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亦直言, 四川电子商务发展目前看季节还是冬天,但很快将迎来春天。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已将电子商务确定为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今年该省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将突破1.3万亿元,增长约58%。
电商巨头农村圈地
垂涎农村市场的电商巨头远非京东一个,农村电商已被看做电商新的发力点。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一半,但民比例只占不到30%,络消费的比例更是不足10%;另据阿里巴巴预测,2014年全国农村购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到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呈爆发性增长。
在一片蓝海的 诱惑 下,电商巨头动作频出,圈地不断。其中颇具标志性的就是 刷墙潮 :2014年初,京东、阿里集体下乡 刷墙 引发热议,据统计,从2013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京东在全国100多个乡镇刷了8000幅墙体广告。
2014年下半年,京东、阿里和苏宁先后公布了农村电商的战略规划。其中,阿里巴巴表示,将投入100亿元发力农村电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农村服务站;苏宁云商则希望,在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全国1/4的乡镇;此外,京东也宣布将携手中国邮*发力农村电商。
无论是京东掀起 刷墙潮 ,还是阿里召开 县长大会 ,都是为了加速渠道下沉,争抢农村市场。但在打响农村电商攻坚战之际,物流体系、消费观念、人才领域等问题,均需要进一步摸索和解决。
现在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农民意识和观念的落后:不熟悉络,不知道购。 李贺明直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京东将加强对自身平台的传播, 会选取一批乡村络推广员,在农村帮农民通过络销售产品,教会他们购。
在阚加云看来,目前农村络尚不健全,民少及购意识也不强,农产品络销售的效果亦还需观望。
而谈及农产品走出去的问题,品控则是最大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产品质量。 刘文奎认为, 传统农户都是分散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将来,农户规模化生产、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