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增速放缓贸易战升级加剧转型压力
TUhjnbcbe - 2020/6/24 12:26:00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增速放缓  升级加剧转型压力


经济不景气的阴霾还笼罩在全球市场,我国工业利润的总体下滑趋势正蔓延到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回落。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放缓,从国内市场来看,产业投资强度和动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从全球市场看来,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业、光伏产业采取反制措施,双边的贸易摩擦增加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以及扭转颓势的压力。


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投资高潮后回落


根据工信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去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然而该数据在今年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 8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在5月份时出现13.1%的高点后,连续3个月逐月走低。前8个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53196亿元,比增9.9%,回落0.3个百分点。同一时期,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998亿元,比增7.1%,增速大大低于去年同期60.6个百分点。在对外出口方面,1 8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4340亿美元,比增3.1%,低于全国外贸出口4个百分点。


整体看来,一方面受国际市场未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额和利润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国内市场需求也缺乏强劲的拉动力;但从另一方面看来,相对国内其他传统产业,得益于国家在*策、资金等方面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要好于部分传统产业。显然,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形势,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自上半年开始经历投资高峰进而回落的发展态势。


电子信息产业转型面临国际压力


从国内看,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强度和动力不足,而从国际市场看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显得大而不强,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寄望于电子行业的快速反弹显得不太现实,综合来看,*策利好引导行业复苏,有望能够温和地体现出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方向是向高端产业链挺近,目前看来还面临诸多的发展压力。


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 重硬轻软 的结构性问题。目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只占到整个产业的2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这一比例要超过70%。


其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就电子设备制造而言,我国企业大多仍停留在 中国制造 这一层面,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均较低,无法掌控整体行业发展的主动权的话语权,这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现抬头趋势。近日美国一份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产品存在对美安全威胁的报告,引发了中美之间在电信领域的贸易摩擦。中国电信设备领头企业在美叩关未成,连遭棒喝,这引发全球对国际经贸秩序问题的新思考。美国指控华为、中兴的事件不会是终点,而只是一个插曲。随着跨国企业在人才、市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夺加剧,可以预见,贸易摩擦会在更多领域更多地方爆发。目前,美国会对华为的指控正在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欧盟、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地区的市场或将尾随美国与中国在电子信息领域制造新一轮的贸易摩擦。


挺进高端产业链迎新突破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但由于存在一系列的结构矛盾,产业发展仍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业内专家认为从产业整体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需要重新考虑顶层设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注意克服 重硬轻软 的倾向,强调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根本。


今年9月份,科技部连发 导航与位置服务 、 云科技 以及 宽带络科技 三大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中国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快速增长。密集的三大扶持规划有望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近2100亿元投资的大蛋糕。这三大领域也成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新突破口。


其实不管是*策的扶持,还是市场环境的转变,对于产业、企业的发展都只是外因。要做大做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终还得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当前无论是在国家指导下的宽带、云计算、导航还是其他领域,行业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取胜最重要的武器,在全球对手同台竞争的电子信息行业,不进则退。


要实现产业的转型突围,有三点值得思考:首先,认识上要到位,比如通过技术创新主动寻求调整,同时保障人力资源支撑,否则转方式调结构只是一句空话;其次,创新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需要围绕以下一代通信络、云计算、物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研究和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应用,进而催生商业模式的创新;第三,运用信息化的成果和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方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此外,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国企业还需要全方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一方面需要强化企业文化,转变信息披露机制,让企业更加透明;另一方面需要全方位洞悉海外当地市场的文化、法律机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增速放缓贸易战升级加剧转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