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小房企在国内越来越难混了,可是走向国外(在符合国家对外投资*策的条件之下),特别是“一带一路”重心的东南亚市场,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一百强房企老总曾说,钱太少的房企,在国内没法干了,但是到东南亚去,几千万的资金过去,最后很可能赚几个亿回来。
最近,国内一些房企巨头先后投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说明他们极其看好东南亚市场未来的前景。还有一些中小房企,比如星耀集团,在国内混得一般般,但在东南亚市场风生水起。
通常来说,进入海外市场的房企,基本都会跟当地的房企合作,在当地融资,不仅不会涉及资金外流,反而能够给国内带回来丰厚的外汇,可谓皆大欢喜!
01
众多房企紧跟“一带一路”
纷纷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
未来,新房市场会保持12万亿元(销售额)左右的体量,其中将会有三家万亿房企,5家以上亿企业,以及10家以上千亿企业。这意味着,20强房企将占据中国房地产的半壁江山!中小房企生存会越发艰难。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受到排挤的中小房企,要么改行和退出,不甘心的则要寻求突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开发商紧随“一带一路”战略,落子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研报显示,包括富力、绿地等在内的8家中资房企在东南亚国家投入+宣称的投资总额已超亿元。这并不奇怪,其实早在年,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房产投资就已占到了海外房产投资总额的37%!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开发商热衷到东南亚投资,是因为那里已成为华人投资者的“新宠”。
▲人们看好柬埔寨未来的房价上涨
(来源:柬埔寨房地产之家)
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和东南亚国家经济较高速的增长,人们对未来的房价上涨抱有很强的信心(如上图)。不少中国中产阶级正从到东南亚旅游静姐为到赴东南亚置业。
与置业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留学或移民不同,国人购买东南亚国家的房子主要是想获得高回报。毕竟,过去十几二十年来,国内有太多“买房致富”的故事。目前国内价格洼地已十分的稀有,去“落后中国二十年”的东南亚市场上,或许还能复制同样的神话。
在东南亚置业门槛低,只要十几万甚至几万即可上车。例如,在泰国,以芭提雅一套20万人民币的普通公寓房为例,首付只要25%,信用卡额度略高的客户,直接刷银联卡就能买单。
面积小、总价低,对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中产来说,这简直就像买白菜。再加上未来升值空间较大,自然深受中产阶级的青睐。目前,泰国已跃居中国买家海外购房目的地国家的第三名,仅次美国和澳洲。
像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比例高,语言文化也相近。可是,中国人在国内置业,尚且有不少纠纷,何况是海外。沟通上终归还是有点障碍,被坑的可能性更大。到时候,你总不可能天天跑到国外去维权吧。这个时候国内房企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至于美国、澳洲等发达国家,更是不用多说。去年,由于华人炒得太厉害,为保护本地购房者,加拿大温哥华还提高了外国买家的税率。
02
熟悉法律法规,与当地房企合作
再加持国内的快周转能力
就能决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
年中国和美国大概卖了万套的二手房,但美国只卖了50万套新房,中国却卖了万套新房!
量变产生质变。虽然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的时间只有三十年左右,但由于发展迅猛,各种玩法和技术均已比较成熟。
对于东南亚市场来说,其发展阶段基本还处于(新加坡除外)中国十几二十年前,中国进入这些市场可谓是高维打低维;对欧美、澳洲等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发展已经很成熟,进入也不是问题。
然而,想要在海外淘金回国没那么简单。到了国外,资金使用、*策壁垒,乃至材料和人才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障碍。好在此前较早一批跨出国门的开发商,早已掉过无数的坑,他们长了经验,也为后进者指明了道路。
1、要懂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否则就是抓瞎
我们常说,国内的楼市是*策市。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房地产都必然与*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毕竟,房地产业是本地化属性很强的行业,不同的市场,在*策法规、金融环境和客户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以马来西亚为例,由于当地的土地是私有的,使得收购的谈判异常艰难(参考国内的旧改拆迁);另外,*府的审批过程也十分漫长。
再比如,我国不少旅游地产项目是泰式的,但是你跑到泰国去,按国内的弄,很可能就玩不转了。在具体开发设计中,需要尊重并符合当地的风俗和喜好。
为此,进入一个市场前先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当地的法律条款、产权年限,以及土地出让方式,乃至当地人的文化习俗等等。这个通过从当地华人中雇佣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可以省很多精力。
2、强龙难压地头蛇,你再牛也要与当地房企合作
俗话说得好,强龙难压地头蛇。国内一些房企到某些地方去拿地,还被人打得头破血流,何况是国外?
即便像万科这种选择海外成熟市场的,都会与当地知名开发商合作,以学习优秀同行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至于比中国(发展程度)段位低的国家,有的还直接强制。比如,泰国法律规定,在泰国开发房地产的外企必须在投资、设计等环节与泰国本土公司合作。
其实,即便当地法律没有这么规定,选择与当地企业合作,对出海房企来说,也是最稳妥的一种方式。
国内巨头在刚进军马来西亚等地之时,无一不是与当地的巨头合作,只不过自己占的股份较大而已。特别是与具有当地*府背景的企业合作,可以很好地规避*策风险,以及税收及购买上的优惠。
比如马来西亚规定,一般的项目,外国买家只能购买万马币(约万人民币)以上的房产,但对有些项目则可放宽标准。
与当地企业合作,还有助于就地融资。中国奥园的一位员工就对明源君表示,海外项目与当地企业合资发展,有助取得当地银行融资,这样一来,海外项目的资金都是境外融资,不涉及境内资金的外流,还能赚取外汇。
事实上,在境内融资渠道日趋收窄的形势下,我国房企海外融资额度在明显增加。今年截至目前,房企海外融资合计达到亿美元,同比上涨%!
虽然一些房企是海外融资海外使用,但是不少还是会拿回来用。如果进军海外,还要在国内融资,那就显得太没有水平了!
最后,不少涉足海外的房企在国内已经名声很大了,但海外客户并没有认知。比如某国内巨头的英文名,让人以为其只是一家郊区小开发商。这也很正常,就像很多国内还挺红的的明星,到了国外没几个人认识一样。与当地知名房企合作,可以在当地快速获得受众更高的认知度。
3、发挥高周转的优势,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
快周转(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是国内巨头迅速做大的法宝,搬到海外当然也适用,只不过会遇到一些障碍。
比如,国内一收完银行放款就可以回笼资金,在国外资金回笼可没有那么快。澳洲的购房者只需付房款的10%,首付款需存放在*府监管的账户上,剩下的90%按揭房款要等到交房的时候银行才放贷。
在马来西亚,要等项目完成(大约2~3年后)银行才会放款……不仅很磨人(不利于项目获取开发贷款),而且这么长的时间很有可能带来汇率风险。
但一些公司依然能够做到快周转,比如某巨头,在国内通过与自己的建筑施工队、装修公司和材料供应商合作,达到成本和时间极度集约。在澳大利亚项目展厅建设过程中,其复制了其在国内的经验,几个施工队同时进场,几个界面同时施工,将工期大为缩短。工期短,销售快,交房快,回款自然也就快。
▲星汇城StarCity
当然,要卖的快,除了建得快,还得买的人多。佛山的德宝地产早在年就在马来西亚开发项目,其主要客户也是佛山人。
星汇地产的客户也主要来自国内,其在柬埔寨的项目就与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泰文隆集团(除星汇城外,其还在开发柬埔寨最大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7亿美元的金边双子大厦)进行合作。由于星汇地产此前在海南等地从事旅游地产开发,对异地拓客有先天经验,双方合作,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
为了深挖老业主资源,鼓励他们到马来西亚购房,某巨头除了在国内十几个重点城市推出海外生活4S服务旗舰店(国际展销中心),还给每位老业主补贴元,用飞机一拨拨地把人拉到马来西亚体验其项目。
03
中小房企最好组成联合体
增强抗风险能力
?
如上所说,迫于生存压力,百强之外的中小房企出海的亿元更为强烈。事实上,其中不乏在国内搞得不咋滴的房企,到了东南亚却风生水起。
比如星耀集团(今年,融创以.54亿元,收购了天津星耀五洲项80%股权),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房地产开发了,在天津和昆明大本营“失守”之后,其将开发重心转至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国家。在缅甸、越难、巴布亚新几内亚连下几个项目。在缅甸还参与了仰光杨金镇旧城改造项目。
今年5月,缅甸仰光市长吴茂茂索还到访星耀,就“一带一路”、仰光城市发展规划等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这是仰光市长首次接受中国民营企业的访华邀请。足见光耀在缅甸干得挺不错。
不过,能够混到这程度的中小房企毕竟还是少数。一些巨头进入东南亚国家之后,充分发挥了大干快上的优良传统,将当地开发商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三五年就干完,使得周边的开发商销量都难以避免的受到影响。
巨头这么玩没问题,毕竟其当地合作的对象能量也不会小。中小开发商这么玩,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一艘战舰出征很容易被干掉,但组成一个联合舰队就不一样了。上海就有房企成立联合小舰队,开拓澳洲和美国市场。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中小开发商,进军东南亚市场。
前不久,中邦置业集团与上海连合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连合”)联手,以约为1.5亿澳元(约7.5亿元)拿下了双湾洲际酒店。
上海连合被称为“房企出海联合体”,于年由10家中小房企各出资0万成立,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运作方式,开发经营海外房地产。中邦置业集团是上海连合的股东之一。
上海连合的10家中小房企股东,此前大都依靠上海的旧改发家,如今以抱团的方式去海外淘金也是不甘心就这样被淘汰。
目前上海连合投资海外的资金,均为股东自有资金。其以两月一个项目的速度,不断在澳大利亚拿项目。目标客群也主要是华人。
由于中小房企不以做大规模为目标,资金量也不会太大,海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虽然市场不大,但比较稳定。比如,上海连合在选择开发项目的标准是IRR(内部收益率)要大于20%——只干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此,要继续干下去问题不大。
04
进军海外市场的房企
必须要符合国家战略
不能乱投
?
真正要在海外赚真金白银回来,其实还是不容易的。前面提到的部分巨头,刚刚走出国门之际,除有钱,其余几乎都没有,甚至连外派的下属,都要老板亲自做思想工作才答应去,可谓艰辛。
但艰难归艰难,到海外投资还是要符合国家*策。未来,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还会有大发展。但一些房企通过海外投资,进行资产转移(资产外置,债务内置)显然触碰了*策的红线。
海航集团CEO谭向东就表示,投资必须符合国家的战略,不能乱投,要跟着国家*策走,*策不允许投的坚决不投。
作者:艾振强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ID:arunme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体验融创、绿地都在用的采购助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