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遇到音符,诗歌环游海洋
黎明挽手斜阳,拨片吵醒月光
从第一张专辑《来福胶泥》
到去年赞誉无数的《感+》,
出道14年成就9张唱片
从独立运营工作室,到参加《乐队的夏天》
从05年的初春开始
就像是一次既漫长又短暂的旅行
只带着他们的音乐上路,保留着赤子之心
生活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是人
把生活当作一场旅行,把旅行谱成诗
年11月2日19:30,上海大观舞台
咪咕音乐现场“乐队环游记”上海站站
旅行团乐队“夏之恋”专场
或许关于演出,你已经看烦了那些乏善可陈的文案,
但是旅行团的歌,还是想说给你听。
《逝去的歌》
韦伟作曲,阿肆作词
逝去的歌-旅行团乐队04:54来自咪咕音乐
韦伟说,“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曾有幻想如果有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身边的人有何感想?我会留下什么?所以我势必要做点有意义的事,让大家记得我…最后我所有想象凝聚成这首歌来表达。”
阿肆说,初次听到《逝去的歌》的旋律,就觉得眼前氤氲出一幅清幽景象,远远的,又似乎很近。总觉得自己眼眶是温暖湿润的;比起凄美的挽歌,它更像是一首情深意重的道别与祈愿之作。
《永远都会在》
是一首关于旅行团这几年生活经历的歌。在倾心的独白与对话词句间、重刷吉他与轻拨细弦间、黑与白的琴键交错间、大鼓与小鼓含蓄交错敲击间,《永远都会在》把情绪表达得真切。像是一封写给自己的自省书,它是一首源自愧疚,迷茫,挫败,无助的歌,当你安静的聆听,能从中找到彼此共同经历的感受和共鸣。
《我的蒙娜丽莎》
作词:阿肆作曲:孔一蝉
阿肆特有的细腻词作,加上孔一蝉富有浪漫主义的音乐气质,在《我的蒙娜丽莎》里体现无疑。
旅行团是少有能够保持发片效率和品质都维持在一定高度的国内乐队,如果说在风格之外还可以用流派定义的话,那么旅行团除了清新摇滚之外,一定还是学院派。一切都是那么工整,合理,高级,好听,能够轻松解构,又得以随性重构。
最重要的一点,这所有的技术呈现,都在为音乐服务,所有的感情表达,既有诗性的浪漫,又有私人化的情感依归,这首歌让人觉得,无法自拔的爱情,就该这样清爽的铺面而来。
《周末玩具》
在北京什刹海溜冰,在上海老租界骑行,在伦敦的博物馆穿越古今,在香港油麻地饱腹一碗及第粥,
在东京的一星期扮七个不同的自己,这些是行走在世界各城市有过的经历,这些也是“旅行团”眼中都市人们的周末玩具。
工作里的人们快速匆忙,车水马龙朝九晚五,这些是城市里的习以为常,
观察人们在下班里放松的样子,忙碌完一周,拾起自己的玩具拥抱聚会,在周末中做回自己;
工作时认真工作,玩的时候认真玩,希望人们听着这首歌,戴着墨镜沐浴阳光,踏着脚步迎着风,就像是在城市里冲浪。
为什么去看旅行团的演出?生活即旅行,旅行即生活(Lifeisjourney,Journeyislife)
旅行团把生活当成一场旅行,又把旅行谱成诗
旅行团的LIVE,就像灰暗世界端上的一杯澄亮茶汤
城市,生活,是他们的主题,
抓住手中嗡嗡作响的吉他和话筒,
在其力所及的范围里,让阳光投射在更广阔的地方。
为什么咪咕音乐现场要做“乐队环游记”?
最初的方案是“80天乐队环游”,在向儒勒凡尔纳致敬之余,也有回应刺猬乐队“24H摇滚派对”的意思。从时间走向空间,摇滚永在路上。
后来担心80天也停不下来,就改成了“乐队环游记”,希望喜欢乐队演出的歌迷,可以跟着咪咕音乐现场的这个主题一直的环游。
11月2日,从广州到上海,旅行团的乐队环游,还在继续。后续乐队排期即将陆续揭晓。
不知道人到底有几辈子可以活,如果有的话,想每次都要做不同的工作,沿着不同的方向旅行,组一个乐队,做记者,导演,开餐厅,唱歌,当工程师,历史学家,要住在不同的城市,仰光,圣托里尼,洛杉矶,睡在山顶,海边,沙漠里的绿洲,喝每一个地方的酒,每次却都会爱上同样的人,不用说BYEBYE。
咪咕音乐现场,想做的是,这辈子,你就可以加入“乐队”的世界,跟他们去环游吧。
来吧,和乐队一起在秋日里你的城市,写一首在夏天未完的诗。
“乐队环游记”上海站旅行团乐队“夏之恋”专场
11月2日19:30(周六)
上海大观舞台
//
更多详情请登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