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200名南洋华侨回国抗日,却沦为乞丐最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抗战史上,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响应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抗日号召,脱下西装,放弃优渥的生活,不远万里,跨洋而来中国,只为守护补给命脉。

他们就是名南洋华侨青年,最大的38岁,最小的只有13岁,为了抗击日寇,甘愿与国人一起共赴国难!

从年到年,短短3年时间里,他们用鲜血、生命和华夏儿女的坚韧,在滇缅公路上装配维修汽车15万辆次,抢运50万吨援华军火和物资,及时运送了10万远征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默默牺牲、奉献。

可是,就是这群远居南洋的华夏儿女,却因道路中断被国民政府无情抛弃,在南疆边境流浪乞讨,最后活着回去的只有人。

01抗日,不分国内海外

那一年,罗开瑚21岁,从老家海南文昌来到马来西亚已有5个年头,他除了还清家庭的债务外,还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节假日里,他还会穿上笔挺的西装,和朋友们一起去打牌、看电影、开车兜风。

当华人领袖陈嘉庚先生从国内带来抗日艰辛的消息后,罗开瑚和他的朋友们热血沸腾!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抗日不分国内海外!

如果没有祖国,哪里有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如果没有祖国,华人怎么会团结一心在外创造奇迹?如今国家有难,我们回报祖国的时机到了!

不过,罗开瑚和他的朋友们还是去晚了,被分到了第8批机工行列。

在他们之前,已经有7批机工陆续抵达祖国,而在他们之后,只有最后一批了。

年7月,怀着激动的心情,罗开瑚和他的朋友终于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

还没来得及看一眼郁郁葱葱的大山,更没来得及感受一下年文明的呼唤,罗开瑚他们就被送到昆明潘家湾训练所,开始集训。

在这里,这些曾经生活优渥的华侨青年,主动脱下西装革履的服装,剃光油光可鉴的头发,穿上粗布军装,一人端着一个铁饭盒,开始了艰苦的集训。

罗开瑚注意到,他们这一批来援的南洋机工,最大的年龄38岁,最小的只有17岁,正是报效祖国的大好年华。

据说,在他们之后的第九批里,还有年龄更小的,只有13岁!

经过短短几个月紧张而又充实的集训,少部分机工被分配到仰光汽车装配厂,剩下的大部分人则被分配到滇缅公路沿线,担负起运输物资、维修车辆的重任。

幸运的是,罗开瑚留在了国内,开始了他九死一生、颠沛流离却至死不悔的人生!

02与死神为伴的开路先锋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焦灼的阶段,急需大量外部援助。

可是,除滇缅公路外,所有的援华通道均被日军封锁,因此,简陋的滇缅公路就成了唯一的国际运输线,成了日军轰炸、破坏乃至进攻的主要目标。

滇缅公路是临时抢修出来的简易公路,路况极差,沿途气候诡异,变化多端。而且,从滇西至缅北一带,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恶虐流行。一旦有人得了疟疾,在当时几乎无药可治,只能靠身体硬抗。

因此,通车开始,南洋华侨机工就成了开路先锋!

据史料记载,从年4月到7月,仅仅3个月的时间,在滇缅公路上就发生重大车祸24起,来援的南洋华侨机工平均每天伤病死亡7、8人!

在罗开瑚来此之前,先于他报名的吴世光、吴再春兄弟,来此仅3个月就先后牺牲了。

兄弟二人同是新加坡华侨银行的员工,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应征而来。

在生命的最后一次运输途中,吴世光不知何时患了疟疾,开车时突然犯病,浑身发冷。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了疟疾,就在车停在路边,吃了点药,捂上被子睡在车里。

一个多小时后,他感觉到身体好了些,就继续开车前行。可遗憾的是,在一处山崖拐角处,他再次犯病......等他跳出车子,车子已经跌入百丈深渊,而他也因救治不及时,英勇殉职!

哥哥去世的时候,吴再春并不知道,此时的他正在龙陵附近冒雨开车。

大雨滂沱,看不清前路,他便停下车,缩在车里瑟瑟发抖。虽然正值7月盛夏,可山里的温度却十分低,到了0度左右!大雨停后,等后面的战友发现他的时候,吴再春已经牺牲在了车里,全身被冻得发紫!

彼时的滇缅公路,到处是飘荡的死神!

03和日机赛跑,成了家常便饭

滇缅公路起于昆明止于缅甸腊戍,全长.1公里,云南境内.4公里。

罗开瑚的任务是运输国际援华物资和军火,尽管他在马来西亚也曾长期跑运输,但这条平均每公里几十个弯道的简陋公路,却是他从未遇到的险途。

一开始,罗开瑚开车的时候不敢拿眼睛看旁边的悬崖,只能靠着山崖慢慢挪动,唯恐一不小心掉进悬崖。可仅仅一个月后,他已锻炼出了“飞车”的技能,不仅能和那些老司机的速度持平,甚至敢于在狭窄的山路上超车了。

但是,最危险的时刻是经常要和日军派来轰炸的飞机赛跑!

一次,罗开瑚驾驶着汽车跑在队友的前面,突然,天空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两架日机战机迎头出现在山峰上空,一道道长长的火舌喷涌而出,直奔罗开瑚等人而来......子弹打在山崖上、道路上,飞溅起块块石弹!

退无可退,唯有前进!

罗开瑚把油门踩到底,抱着方向盘,低着头直往前冲......前面的玻璃打碎了,呼呼的风吹得他睁不开眼睛,几乎是盲开状态的罗开瑚顾不了这一切,唯有冲出日寇的弹网才能活下去,才能把这一车珍贵的军火物资送到战友手里,痛击敌人!

不知过了多久,日机倾泻完了子弹,抖抖翅膀飞走了。

幸运的是,罗开瑚没有受伤,可当他把车停下来,回看后面原本几十辆的车队,已经不足一半了。余下的,不是在惊乱中坠入了山谷,就是被日军的子弹打穿,燃起熊熊大火......

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来不及掩埋战友的遗体,罗开瑚他们又继续出发了。前线,正等着这批珍贵的军火物资打鬼子呢!

和日本派来偷袭的战机赛跑,成了罗开瑚他们的家常便饭。

04名勇士,无1人当逃兵

对罗开瑚来说,运输途中最大的敌人还是疟疾。

来此支援的名华侨青年中,几乎人人都患过疟疾,而在那个还没有“青蒿素”的年代,要想活下来,就看谁的身体素质强了!

罗开瑚也患了一次疟疾,由于没有有效药,他只能硬熬。

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罗开瑚终于摆脱了疟疾的折磨,但在这期中,他却从未中断过执行任务。哪怕头昏脑涨、忽冷忽热,他也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准备着开始下一次与死神的赛跑!

来到云南已经快3年了,罗开瑚和他的战友们却极少有人回过自己的家乡。

都是中华儿女,都是在外漂泊的华人,谁不想回到生养之地寻根?

但是,战况紧迫,运输紧张,这群可爱的、坚强的华人青年,除了给依旧健在的家人写信外,绝口不提回乡探亲之事。

滇缅公路,太缺少机工了,他们任何一人暂时离开,前线可能就会因为缺少几百吨用于抗击日寇的军火物资而落败!

条件如此艰苦,每天又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那么,这名曾经丰衣足食、家境丰裕的华人青年就没想到回去吗?

没有!

从年4月到年5月,在3年多的时间,名来自南洋的华侨青年们,他们怀着满腔热血而来,为了抗击日寇,默默地在这条边境公路上付出汗水、鲜血和生命,却无1人当逃兵!

在他们心底,伟大的祖国一直是他们在外拼搏的精神支柱,是他们九死不悔也要回报的母亲,是他们抛家弃子也要托起的根!

这就是华夏儿女啊,为了祖国,为了打跑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05默默的付出,悲壮的命运

年5月2日,罗开瑚他们接到命令,马不停蹄地转运存放在龙陵境内的物资,据说日军就要打过来了。

在龙陵境内还存放着上万吨军火物资,若是被日寇抢走,后果不堪设想。

5月5日,日军攻到了怒江西岸,罗开瑚他们大部分人还在抢运物资,中国守军也正在和日寇浴血奋战。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日军的攻势十分猛烈,飞机、大炮和坦克紧缀着中国守军,试图跟着冲过惠通桥,而后攻入云南腹地。

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中国守军决定炸掉怒江上的惠通桥。

消息不胫而走,为了活命,惠通桥上挤满了难民。中国守军含泪看着蜂拥而来的难民,迟迟不敢下命令炸桥,可是,一些狡猾的日军见状,脱下军装混入难民潮中,打算夺桥。

罗开瑚此时刚把运输物资的车辆开到东岸,前方人头攒动,无法前行。

他转身向西岸看去,只见成千上万的难民拥挤在桥的那边,而大部分运输物资的车辆也被困在人群里,寸步难行。

再向远处看,已经隐约可见奔袭而来的日寇了。

就在罗开瑚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整座惠通桥坠入江中,桥上的汽车、难民全都掉入滚滚奔流的怒江之中。

原来,是接到上级命令的守军无奈摁下了炸桥的按钮!

几乎是在同时,那座堆积如山的物资仓库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而后,桥对面无法过江的机工正在将车辆点燃,不留给日军任何可用之物。

惊愕的罗开瑚看着这一切,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就是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啊,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赶跑这群凶残的侵略者?

由于惠通桥被炸,滇缅公路中断,南洋来的机工运输队被迫解散。

顿时,罗开瑚等来援的华侨青年,陷入了更悲惨的境地!

06被国民政府抛弃的名勇士

就在惠通桥被炸断的时候,被隔断在怒江西岸的,还有多名南侨机工。

由于这群华侨机工有鲜明的特征,几乎全部被日寇捕杀,只有寥寥几十人在当地老百姓的掩护下,得以幸存。

机工陈团圆,被一户傣族人家收留,并和当地的傣族姑娘结了婚。

可是,由于汉奸告密,他和另外3人还是被日寇抓走杀害,当时,他的儿子才出生3个月。

机工赵有生,和几名机工躲在山洞里,靠当地的苗族人家接济。

可是,日军却悄悄跟踪齐后,把赵有生等人活埋,包括给他们送饭的苗族汉子。

若是一死了之,也许,这样的悲壮会让后人更增对日寇的痛恨。但是,在东岸幸存的罗开瑚等人,却陷入了更悲惨的境地。

桥没了,在战火连天的乱世中失业了,就连回去的海路也被日寇封锁了。幸免下来的近名南洋机工怎么办?

只能滞留在昆明等候安置!

可是,此时的昆明,为了抗战已经掏空了所有,物资极度匮乏。当地人也只能上山挖野菜充饥,何况罗开瑚他们?

等了足足3个月,国民政府的安置方案依旧没有定下来,甚至连草案还在拟写中。

若是再这样等下来,只怕就要饿死了。

不得已,有的南侨机工漂泊到滇西一带做小买卖,有的去做杂役小工,而大部分人则沦为了乞丐,沿街乞讨。

曾经西装革履、满腔热血而来报效祖国的南洋机工,很快就衣衫褴褛、贫病交加,流落在了举目无亲的异乡街头,成了一群真正的难民。

就这样,名满腔热血而来报效祖国的南洋机工,被国民政府抛弃了!

07抱薪为众,下场何如?

和所有幸存者一样,罗开瑚一开始也在昆明、大理一带沿街乞讨。后来,他和几个幸存的朋友在大理碰了面,凑了点钱,开了一家小饭店,自己兼厨师、伙计。

可是,饭店开了没几个月,就倒闭了。

因为,罗开瑚他们不忍看到与自己同来的南洋机工在街上流浪,每天都会免费接待几十个流浪的机工。

无奈,罗开瑚只好做点小生意,勉强度日。

幸运的是,在大理,罗开瑚遇到了一个中意的当地姑娘,两人喜结连理,这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而此时,已经到了年,抗日形势大为好转!

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关于南洋机工的安置方案终于出来了。

此时,为抗战付出鲜血、汗水的名南洋机工,在运输途中、在怒江西岸、在流浪的路上牺牲的,高达人!

除了多人还在国军、美军的运输队工作外,剩下的还有1人了。

如今,这1人中,也有人在当地成家立业,不愿回去了。

按照方案,国民政府给这1人发放了少许的路费,而后就撒手不管了。至于那些牺牲了的南洋机工,只得到了一张“抗日烈士证明”。

最后,名南洋机工带着满身伤痕回到了南洋,这个他们曾经的家园。

没人知道这群南洋机工回去后将面对怎样的命运,又该如何抚平内心的创伤,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回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是国民政府的无情,伤了他们的心啊!

在送走这些昔日并肩作战的南洋机工时,罗开瑚心情十分复杂,却出不了一言去安慰,唯有泪眼相望,长长叹息。

抱薪为众者,下场何以至斯?

08后记

在新中国成立后,像罗开瑚老人这样为了抗日付出巨大贡献的南洋机工们,没有被中国人民忘记,他们的工作、生活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年,罗开瑚老人在纪念会上遇到了从马来西亚赶来的老机工-李亚留老人,昔日的战友见面,回忆往昔,对比现在,两人相对而泣。

年,岁的李亚留老人在马来西亚去世,临终前让儿女扶起他,久久北望。

年11月12日,岁的罗开瑚老人在昆明安然离世,走得十分安详。

蒋印生,就是第九批那个年龄只有13岁的南洋小机工,已经94岁的他听说了两人去世的消息,在重庆家中感慨地说:“我们的心都在中国啊!”

罗开瑚老人去世后,如今,蒋印生成了名南洋机工存世的最后1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