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也说昔日英雄能否纵横今朝2wdoxbr2 [复制链接]

1#

20也说昔日英雄能否纵横今朝?


2015年1月14日,《参考消息》转载了斯逖芬·金策1月4日在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发的一篇文章,《昔日英雄能否纵横今朝?》(WouldHistory’sHeroesBeEffecticeToday)。文章说:“今年,世人将向当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国家领导人致敬。1月24日是温斯顿·丘吉尔逝世50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二战中动员全英国反抗席卷全球的暴*。4月1日时现代德国的缔造者奥拓·冯·俾斯麦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而4月12日这一天,距离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过世恰好70年。此三人均是极富远见卓识之人,他们扼住了历史的咽喉,以果敢塑造了大国的命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祈愿拥有的那种领导人,不是吗?”但是斯逖芬·金策又评述说:“时势造英雄。俾斯麦、罗斯福、丘吉尔皆对我们今天所珍视的共识理念嗤之以鼻。在今天,他们谁也掌握不了大权。他们那种果敢、专横的风格已不流行,他与当今世界格格不入。我们要找的是淡如止水的领导人,而不是颐指气使者。”笔者完全同意这个论断。遗憾的是,斯逖芬·金策虽然指出,今天的世界领导人,他们的使命是协作、建立社会共识、谈判、妥协、以及有条不紊地而不是情绪化的抨击不公正现象。但是他却并没有说这样的领导人是不是存在呢?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天《参考消息》的“画里话外”上,有一段话说:“今天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我们整个国家将挺身而起,展现最好的一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画里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百万人反恐大游行期间表示,近50位各国*要11日手挽手参加了在巴黎的游行,他则在爱丽舍宫迎接前来参加游行的德国总统默克尔,两人见面,默克尔情不自禁地靠在奥朗德身边……而在斯逖芬·金策的文章中,他说:“21世纪初的标志性国家领导人非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莫属。她无法感召任何人。学物理的她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她能一丝不苟地审视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并循规蹈矩地做。她没有试图给她的国家乃至世界带来颠覆性的改革,现实主义是她成功的关键。2014年,这种冷静的实用主义给默克尔和德国带来了持续的成功。”但笔者以为,实际上巴黎的反恐大游行也多少有点“情绪化”,因为巴黎的讽刺杂志,对别国人民的宗教信仰随意思讽刺,也是不妥的,已经有人提出了批评,要知道这也是制造仇恨的原因之一。美国共和*人,前众议院长金里奇,批评奥巴马总统拒绝参加巴黎的反恐大游行是懦夫行为。也许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都有点失望了。不过金里奇的批评也不见得对。因为没有参加巴黎反恐大游行的,不仅是老大美国总统没有参加,老二中国主席不是也没有参加吗?老大老二的领导人没有参加,多少说明巴黎只是一厢情愿地声称自己是世界的首都。回归斯逖芬·金策的本题,昔日的英雄的确无法纵横今朝的世界了,往后,世界真正的走向,只有和谐共处、双赢互利这唯一的良策了,而这个良策,是只有让老大老二来维持这世界的公平与正义了。不知斯逖芬·金策以为如何?2015年1月17日星期六赞相关美文阅读:·邓正加案中“官话”离真相有多远?·枫城红叶·这是我老爸·治理老赖需先拿公职老赖开刀·谁动了曹雪芹的奶酪?·细节关乎成败?·《狂人日记》续·官员问责恰似以退为进·握在手心的温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