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建设辽东湾新区是在大格局中审视市情,顺应大势,着眼未来,做出的历史抉择,跳出了兴隆台、双台子两区旧有格局,是开放带动转型的关键一招,事关成败。
盘锦对外开放的形象在辽东湾、重点也在辽东湾。新区打开了对外开放新天地,站在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新起点上,发展态势将持续到“十三五”乃至更长远发展。
盘锦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辽东湾新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盘锦接轨世界的重要平台……这些过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今天都变为现实。盘锦对外开放的形象在辽东湾、重点也在辽东湾。新区打开了对外开放新天地,站在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新起点上,发展态势将持续到“十三五”乃至更长远发展。
拓空间:“外”与“内”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港口,盘锦港以建设亿吨第五代大港为目标,已建成5万吨级泊位17个,正在启动粮食、集装箱、多用途等泊位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即将获得核准。同时,已建成5万吨级航道,正在建设10万吨级航道和规划建设25万吨级航道。年底盘锦港5万吨级以上泊位将达21个,吞吐能力可达万吨。新开辟7条新航线,并将5家内陆干港挂牌为盘锦港内陆干港。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已验收投用,保税物流中心已批准设立。6月7日盘锦港晋升为国家一类口岸。完成了几届市委规划建港的设想。
回想年9月28日盘锦港开航时,市港口与口岸局机关干部杨乾说,那时只有3个吨级油品泊位、2个吨级多用途泊位和1个吨级多用途泊位。盘锦港建设速度之快,其“灵*”在于,年8月3日,市委六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以港强市发展规划纲要》,“以港强市”与市委五届十六次全会提出的“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一起正式成为盘锦发展战略。
有了港口,有了港铁联运的优势,今天的辽东湾新区就使盘锦对外开放有了“王牌”,承接国家战略有了“底牌”。在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大格局中参与竞争,融入“一带一路”、中日韩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同时跻身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大国际合作通道。
一个月前,“盘锦——满洲里——欧洲”(盘满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这是盘锦港开航5年来第一条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是盘锦对外开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开放空间大小决定盘锦转型的成败,决定盘锦的未来。外有港口为突破点拓展融入世界的空间,内有辽东湾新区搭建对接世界的平台。
建设辽东湾新区是在大格局中审视市情,顺应大势,着眼未来,做出的历史抉择,是开放带动转型的关键一招。一位市级老干部评价说,开发建设新区跳出了旧有格局,不再局限于兴隆台、双台子两区“转磨磨”,盘锦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
新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岸线,“国”字号开发区的声誉,为临港产业布局和项目集聚发展提供优越条件。
——总投资亿元兵器集团石化产业园炼化一体化项目原油,“宝来石化”万吨/年进口原油,忠旺铝材建设所需设备大件,只有通过港口才能运输进来。“小”中见大,盘锦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底气十足。
——中储粮、益海嘉里、汇福、北大荒等物流企业集聚新区发展,千万吨级粮食加工仓储项目集群渐趋成型,盘锦将成为“北粮南运”重要通道。
……
“十二五”期间,新区共引进项目项,合同投资额亿元,新开工项目项,竣工项目项,完成投资约亿元。已形成以石化及精细化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主导,以临港物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城市和产业向沿海集中布局。计划成年盘锦港亿吨大港建成时,将有万--万吨吞吐量来自辽东湾新区。依托港口,建设新区,盘锦转型开放之路走对了,事干对了。
抓关键:“硬”与“软”
辽东湾新区的对外开放志在千里。
基础设施是发展的硬环境,是开放的坚实支撑。在建设港口打开对外空间的同时,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度超前地配套建设满足发展需求。
除盘锦港外,向海大道、中华路,两个盘锦地标式道路,串起“一核”辽东湾新区和“一轴”上的四个城区,使盘锦开放格局形成沿海与内陆的整体互动,既发挥了新区的引擎作用,又使“多点”抱团对外开放。
新区每年都列计划建设着眼长远、事关发展全局的项目。新区内的滨海大道、港口高速公路、公铁立交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密布新区周边的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形成。特别是疏港铁路的开通,更彻底打通了东北和蒙东地区的出海通道,使盘锦港成为东北和蒙东地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
医院辽东湾分院、红海滩体育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等公用设施开始发挥作用,经过十年的科学谋划和建设发展,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与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正在由单一建设向建管用并重的现代城区转变。
“硬”在基础设施,“软”重在创新。
创新是辽东湾立区之本。年新区“加冕”辽宁省综合改革实验区。一系列阶段性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初步显现,最大限度地行使市级*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社会管理权限,探索区域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如“管委会+公司”模式,解决了发展建设中“招不来、等不起、卖不贵、供不上”的问题,为新区快速崛起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地区间的竞争,实质是软环境的竞争。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区对外开放程度?今年3月,新区管委会先后赴上海自贸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学习,形成了辽东湾新区复制、创新建议76条。将辽东湾新区打造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所有园区中开放最彻底、*策最透明、服务最高效的“自贸区”。
“软”“硬”件建设,抓住了辽东湾新区对外开放的关键,提速了开往“春天的航船”。
循规律:“快”与“慢”
辽东湾新区赢得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