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迪威事件中的蒋宋矛盾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2月26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图为缅甸丛林中的史迪威

原载:《世纪》年第5期

作者:杨天石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期间中美关系史上的大事,自梁敬錞的《史迪威事件》一书出版以来,著述已多,但是,由于此前的研究者都未能利用蒋介石日记和宋子文档案,也未能充分利用史迪威本人的日记,因此,就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的全貌和实质的空间。本文据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及其它资料写成,揭示出抗战期间复杂的中美关系及史迪威事件中蒋介石与宋子文之间的矛盾及相互妥协的过程。因原文较长,本刊在登载时作了删节。

史迪威被派到缅甸战场,急于进攻。蒋介石则主张防守。蒋在日记中批评史“无作战经验”。史在日记中辱骂蒋为“固执的畜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即谋求与美、英、苏等国结盟,组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年年末,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建立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以蒋介石为最高统帅。

当时,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对盟军的合作自然期望甚殷,但是,美国此后并无重要动作,引起蒋介石严重不满。年1月30日,蒋介石日记云:“美英对于整个战局与太平洋战局,仍无具体整个之组织。彼轻蔑我国,可谓异甚,应严加责问。”3月,史迪威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兼美国总统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及美国援华物资监理人。最初,蒋介石持欢迎态度,其后,两人间逐渐发生矛盾,并且不断发展、强化。

日军于年初攻入缅甸,英军不堪一击,一再溃败。2月26日,蒋介石命令中国第五、第六两军紧急开进缅甸,协助英军固守缅南海口城市仰光,确保当时中国仅存的滇缅路这一国际通道。3月4日,蒋介石面谕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要他在史迪威到任之后“绝对服从”其指挥。杜问:如果史的命令不符合你的决策时怎么办?蒋称:可打电报请示。但蒋回重庆后,又以手书告诉杜聿明,强调“绝对服从史迪威”的重要性。6日,蒋介石在重庆与史迪威第一次见面,就向他表示,准备将缅甸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他。同月8日,英军放弃仰光,中国入缅部队失去目标。蒋担心日军乘中国军队入缅之际,自越南进攻中国云南,有调回入缅军加强云南及长江流域各省防务的念头。

仰光是美国援华物资的转运站。史迪威视之为“生命线”,认为“一旦失去仰光,供应线将被切断”。因此,他在入缅后不久,即雄心勃勃地迅速拟定计划,准备推动中国远征军尽量南下,收复仰光。3月18日,史迪威飞返重庆,向蒋提出此项建议,但蒋介石认为,仰光濒海,日军具备海陆空三方面的优势,中国军队如无空军和炮兵掩护,很难克复该地。史蒋二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蒋每提一个论点,史迪威即加以反驳。当日,蒋在日记中批评史迪威“无作战经验,徒尚情感”,“不顾基本与原则”。3月19日蒋介石再次与史迪威谈话,分析缅甸战场形势,提出“目前应取守势,切勿轻进以求侥幸”。蒋称:如果再过一个月,防线平安无事,他将考虑进攻的问题。谈话中,蒋要求史迪威保证不要让第五、第六军吃败仗,但史则表示无法办到,要蒋“另外找一个能保证这一点的人来,因为我无法保证做到这一点”。这次谈话,史迪威大为不满,当日即在日记中指责蒋为“固执的畜生”。在此期间,美方发表消息,声称中国第五、第六两军归史迪威指挥,入缅作战。蒋介石认为此属泄密行为,日记云:“此无异以我之秘密,相告于敌,使敌知我入缅只两军,其可虑可危,未有如此事之甚者。乌呼!何其不守秘密,不明敌情至此哉!”

中国远征军在史迪威指挥下退入印度,弹尽粮绝,损失惨重。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印象可谓恶劣至极

为了保卫曼德勒,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师戴安澜部在缅甸南部的同古(东吁)设防。自3月18日起,与日军血战12天,歼敌5千余人。其间,史迪威坚主进攻,杜聿明则认为兵力不足,反对进攻,二人发生争执,以致闹翻。史迪威要求杜“服从命令”,并派人监督杜执行,但杜认为此举关系远征军存亡,中国军队既未能适时集中兵力与敌决战,即应在予敌一定打击之后及时转移,以保存战力。29日晚,戴部奉令突围,安全转移。蒋介石与杜聿明的想法一致。

史迪威对杜聿明的抗命不满,在日记中斥责杜聿明和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为“卑怯的杂种”和“十足的懦夫”。3月31日史迪威愤而返渝,向蒋介石提出:对指挥中国第五、第六军,“深感所得权限未足,未能令出必行,致有三次可以发动反攻之机会,皆蹉跎坐失”。他要求蒋介石免去其本人职务。对史迪威的态度,蒋介石自然感到不快,当日日记云:“史氏以我军师长不听其进攻同古敌军之命令,乃呕(怄)气回渝,向我辞职,殊出余之意外。乌呼!我军此次出国作战,对敌对友,对当地民心,皆多困难,而以客卿指挥我军,不熟悉各方内情,……然为全局与美国关系计,又不能不撑持到底,苦更甚矣!”同样,史迪威也感到不快,日记称:“由于愚蠢、恐惧和态度消极,我们失去了一个在东吁打退敌人的绝好机会,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的插手。”“他反复无常,随着行动中的每一个微小变化而不断改变主意。”“其结果是使我本来就很小的权威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没有军队,没有警卫,没有枪毙任何人的权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