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系列第1篇---
约字,共5张图片
仰光大学校园一景,图片来自网络
发展节点
今天下午EAP课程上,刘洋老师少见地详细讲授咨询与治疗,所列举的各项数据和对于具体案例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心灵秩序之弱、人格解体之易,更多的是时隔两年找回初心的感觉。(下图为几组数据)
北林校内转专业这几年更为宽松了,取消了一些限制性条件,可谓是一大好事。不过对照教务处的转专业名单,便可以发现本校本科转专业的三大趋向:
一是本校特色优势专业,如:林学、地理信息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风景园林、园林、观赏园艺。
二是社会时兴热门专业,主要是金融和信息技术两大块,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再如: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法学、英语、日语、商务英语、应用心理学。
依我之见,以上三大趋向,不仅是在北林,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如此。我就不客气地把其命名为“高云转专业定律”:在本科期间,学生转专业尤其趋向三大领域,一是本校优势特色,二是社会热门行业,三是人文社会学科;转专业的动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二是源于自身兴趣爱好。
言归正传,今年转心理学专业的同学特别多,让我想起当初为什么转心理学?两年前,怀着拯救自我、力争帮助他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愿,我申请转入了心理学系。
两年后的现在,我恐惧地发现——初心不见了——原先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