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旅途愉快仰光啊,那里有街道茶摊和大金塔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与生活有关的一切

五六月份的时候,一个人在东南亚晃荡了将近两个月,随身带着的那本厚厚的、说要用来写游记的本子,开了个头后就一直这么空着,回来的时候就只带回了数千张照片和偶尔会闪过的有关远方的沉甸甸的记忆。

认真想想,好像是时候该把那些景色、天气、食物、偶遇的人、路上的故事和零星的片段慢慢写下来了,在还没忘记得太厉害的时候。

至于要花多久、写多少个地方,其实我也不清楚,说不定像这样写着写着,就都写完了呢。

无论何时,都祝旅人们永远旅途愉快,平安归来。

青旅对面的房子,斑驳阳光下特别好看

1

此时的仰光好像和世界上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差别——此时这个夜幕掩盖下,我透过出租车窗一一掠过的城市。

五颜六色的灯光点缀着各间商铺,交通也是一样拥堵,出租司机们好像一改缅甸人温吞和善的处事风格,听着动感的流行音乐电台、时不时烦躁地长按喇叭经过路两旁不一的楼房——感觉不该称之为高楼,毕竟仰光的房子还不像其他国家的大都市一样,抬头好似望不到顶,把天空分割成小小的豆腐块。还远远不至于到那个地步,仰光的房子不会给人一种压迫感,它们和行人、马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极为生活的感觉。

窄窄的通道串起一整条街的夜市

下午刚下了场大雨,地面仍是湿漉漉的,微亮的地面把整个城市映衬得格外好看。至于那些路边的小摊贩,我感觉它们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仰光的大街小巷之中,早上是市集和茶摊,到了下午变成小商品集会,等到天色都还没完全暗下来,夜市又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它们在马路边也是毫不客气地排成两列的阵仗,与路中间飞驰而过的汽车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和冲突感。

不过就算夜色下的仰光再怎么好看,也永远无法与白天的仰光相提并论,没有夜色遮挡的日光下的仰光,无论是身着隆基的男人女人、抱着钵钵的光脚僧侣、门窗大开的挂着人的公交、永远人头攒动的路边摊、还是张着血红的嘴巴牙齿嚼槟榔的出租车司机,又或是马路边破旧归破旧、却色彩斑斓得随便一拍不用任何滤镜就美得如同充满年代感的油画图的筒子楼。

我爱极了这些五颜六色的旧街巷

真的是筒楼。在仰光老城区,以苏雷宝塔为中心辐射开的四周围都是这种带着欧式风情的老楼房,刷着粉红天蓝、嫩绿鹅黄的颜色,外墙壁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显斑驳,楼高很矮,偶尔随便一抬头就能看到二楼的人开着窗,撑出半个身子低头好奇地打量着你,背后衬着五花八门的晾满外墙的衣服。我甚至有种伸出手就能和他们击掌的错觉。

仰光人好像把这些老建筑使用得还不错,过了这么多年也仍然生活在里面,也不知道是没钱推倒还是懒得推倒,我宁愿相信是后者,毕竟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国家,再拮据也不会忘记把自己的楼房越建越高、祖屋拆了又拆。反正我所见到的仰光,不是这样子的。这些风格一点儿都不缅甸的房子,就算带着点西洋气的外观,内里一定早就浸染出了属于仰光人民的家居日常,很好地融合进仰光的气质里。

看起来好像伸手就能够到的二楼

2

仰光是我在缅甸的最后一站,在我来之前,好几个人跟我说仰光太没意思,不值得造访,然而等我真正来到之后,却觉得异常喜欢,想贪婪地感受在这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清晨、白天和夜晚,这个城市各不同的时间里各不同的生活。

所以我都会起个大早,六七点钟的样子就沿着少有行人的空荡街巷随便走,等到早市开始热闹之后去逛完,回旅馆睡个回笼觉到中午的光景出去吃饭再继续逛,直到夜色渐浓。

穿一天隆基假装缅甸人

早上七点钟的仰光,路上基本是一些上学上班的人、散步的老人家、出摊的商贩,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来往的车辆,它们全都一部接着一部,安静地排列在巷子里,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都全部被开走了——总之等到我白天再出来走街串巷的时候,这些汽车就都消失了。

在不同的街巷之间穿梭,很容易遇见清晨出来布施的僧侣,光着脚排成整整齐齐的一列从朦胧的晨曦中缓缓走过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有种不甚真实的感觉,而穿着隆基的仰光男女,在他们走近的时候,都会虔诚地脱下鞋子,光着脚把食物放在钵钵里。一边是布施的僧人,一边是拉开闸门开档做生意的居民,信仰无谓虔诚和遥远,早就这样融入每一个仰光人的日常生活里了。

清晨的布施僧侣

3

仰光人好像很喜欢喝茶,街边的茶摊几乎一整天都是满座的,从早上七点钟到夜里十一点都是这样。每每经过都能闻到好闻的茶香,看仰光人民不论高矮胖瘦就这样挤在矮桌矮椅之间,桌上放着一茶壶几个茶杯,翘着二郎腿或脑袋挨着脑袋共看一份报纸,愣是看出一股自在舒服。

为此有个小伙伴还特地拉着我去各个超市里找,问说那些茶摊是用的是哪种茶,想要买了带回家。跟英语不甚熟练的售货员比手画脚地形容一番之后,拿到手里的仍是看起来一点儿都不接地气的包装茶盒,后来回到青旅里跟老板娘聊起这个话题,才知道茶摊上的茶都是当地人买了散装的茶饼子,再煮出来的。最为地道的仰光奶茶只能留在仰光街头,带不走。

街边的茶摊和悠闲的仰光人

我住的青旅楼下,马路两边就有数间这样的茶摊。在仰光的最后一个早上,我一早出去逛回来,随意挑了一家坐下。其实就是把大小各异的茶杯、碗碟、茶壶、保温瓶等等工具堆放在围住树牙子的水泥台上,几张矮矮的红桌红凳和大阳伞,再加一个主人,就是茶摊的全部了。

这里当然不会有所谓的菜单,坐下去之后点单全靠日常的习惯和偏好,奶茶、红茶或咖啡,有的甚至还有吐司和鸡蛋。我学着旁边几个年轻人要了一杯奶茶,小小一杯,两三口就能喝完,却异常浓郁,喝起来有点港式奶茶的味道。

路边茶摊的杯碗碟

茶端上来的时候,我把钱递给茶摊阿姨,没想到她把钱塞回给我,一直用手比划着说pleasure,然后还走到我旁边坐下拿出手机给我看她女儿的照片。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眉清目秀笑靥如画,看着就是特别幸福的样子。虽然阿姨的英语并不流利,我只能边看边猜她的语意,但也一点儿不妨碍我俩挨着看完那部稍显落后的手机里的照片,阿姨和她朋友聚餐的合照、阿姨女儿参加学校活动的留影,还有许多昂山素季的照片——阿姨说起她的时候,不自觉地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语气甚是自豪。

离开的时候,跟阿姨拥抱了一下,本想着出去逛完再回来喝多几杯茶,没想到下午下起了雨,回来的时候阿姨已经收摊了。一路上总会遇到这些可爱的当地人,心里也明白告别之后大多都没有再见的机会,却依然感激这种虽短暂但足够温暖的相遇,让我在以后想起来的时候,连带着对他们生活的地方,都心生欢喜。

请我喝茶的善良的茶摊阿姨

4

从瑞光大金塔的人流中,就能看出仰光人民对大金塔的喜爱。除了虔诚朝拜的人之外,还有三五成群坐在地板上聊天的、闲闲踱步的僧侣、一个人静静坐着看书的,还有无数背着长枪短拍、寻找各种角度拍摄的旅人。

大金塔也可以是闲坐聊天的场所

早在蒲甘的时候,遇到的小伙伴就说过大金塔的白天和晚上是两种不同的美,为此我特地在下午四点多的光景才出门去大金塔,一直在上面逗留到晚上快八点。白天已够富丽堂皇,而到了晚上,特别是在天色初暗的时候,灯光全部点亮的大金塔映衬着紫蓝色的天空,更是好看。

去的那天,雨时下时停,随意闪进一间殿堂靠着柱子坐着发呆,等雨停了就小心翼翼在滑溜湿漉的地板上溜达,看天看人看风景,看看不懂的形态各异的佛像。离开的时候,大金塔上还很热闹,而我匆匆走下长达三层的楼梯,赶往夜市中的烟火人间。

晚上的大金塔和依然络绎不绝的人

5

本来看人力摩天轮(不需要发电机,全靠人力让它转动的摩天轮)是我去仰光的最大目的,却到了最后在候机厅要离境的时候才想起来有这茬子事,反倒去坐了一下午的环城小火车。

原是方便城里城外通行的仰光小火车如今俨然成为一种景点,车身写着日文的被日本淘汰的小火车,一拥而上的当地人和很多像我这样头发皮肤服装各异的游客,门窗都大开着,就这样缓缓向城外开去,绕个环线三个多小时后再回到仰光。

火车上悠哉看报纸的伯伯

沿途就是缅甸的乡村风景,车厢闷热嘈杂,每到一个站都有提着篮子顶着筐的村民上来卖些零食、水或是一些我从没见过的食物。车没开多久我就靠着车窗睡着了,醒来之后对面你侬我侬的小情侣已经换成了一直埋头认真看报纸的阿伯。

我就这样时而看着窗外发呆、时而看着邻座的人发呆,熬过了漫长的三个多小时,但小火车却依然没有任何到终点站到迹象。摸出手机打开Google地图,竟发现火车好像在往远离仰光的方向行驶。我走完一整列车厢也没看见任何乘务员的身影,只好回到座位问了下旁边戴着眼镜穿着衬衫的小哥,没想到他告诉我这趟列车再回仰光是在两个多小时后,也就是我已经错过刚刚在仰光下车了。在火车再一次到站,我无望地以为我要再熬过漫长的两小时的时候,小哥特别走过来让我在这个站下车,再买下一趟回仰光的火车。

在下午五点半的光景回到仰光,一下车就是瓢泼大雨,等到大雨过去,昂山市场已经关门了,也就和想买回家的冰箱贴和隆基失之交臂了。大概旅程就是这样的,心中的预期与路上的际遇或许有不同,但不论如何,都是一种经历。

他们真的很喜欢吃槟榔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仰光,有杂乱但很可爱的街道、人满为患的茶摊和夜色下的大金塔,虽然并不完美,比如说缅餐就很难吃,但她依然能让我在离开之后想着有机会一定还要再回来。

去逛热闹的集市,喝一杯路边的奶茶,光着脚走完瑞光大金塔,挤上挂满人的公交,还要去看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人力摩天轮,最后在疲惫的一天结束之前,去小卖部买一盒泡面回青旅填饱我饥肠辘辘的肚子。

去一趟仰光吧,在她大步向前但仍然淳朴如此的时候。

所谓人生就是吃喝玩乐,勤劳勇敢。

----我是祝大家今晚赏月和吃月饼快乐分界线----

你长得这么好看,可以交个朋友么maomao

我不喜欢吃月饼里的蛋黄,你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