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10月,伊洛瓦底江上十艘鎏金装饰的大船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正中的一艘驮着三层重檐的屋顶,船首装饰着异兽的雕刻,体型最为庞然。人们纷纷喧传,这是去为中国皇帝祝寿的使团回来了;除了带回的各种奇珍异宝和回访的中国使节,最引人议论的就是三位可爱的中国女孩子:据说她们都是当今中国皇帝的孙女,是三位来自中国的公主。
珍贵的贡榜王朝皇家船队铜模型,最大的船上原本有的多重屋顶已遗失(内比都军事博物馆藏品)
阿玛拉布拉的郊外早已建好了专为中国的公主准备的临时宫殿。缅甸国王波道帕亚(Bodawpaya)亲自在他七年前依据星辰天象规划建成的“不朽之城”中,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远道而来的清朝使团。接受了使团献上的礼物、程式化地问了两三个问题之后,他便让三位少女坐到自己身边。国王得知,三个女孩分别叫“大姑娘”、“二姑娘”和“三姑娘”;他立即将她们封为王妃,并将缅北的重要茶叶产区峒鹏省(Taung-bain)赐给她们作为食邑。
唯一现存的缅甸王座实物,可见国王和王后/王妃所坐的位置实际是很宽大的一个平台(仰光国家博物馆藏品)
这看上去犹如某本西洋童话书里的桥段,然而它却是真实的。三位中国的公主在缅甸是如此有名,以至于五年后访问阿玛拉布拉的英国使节迈克尔·西姆斯(MichaelSymes)也在自己的书中记下了她们的故事。直到今天,在缅甸出版的历史书籍里,还把中国的公主来到缅甸作为波道帕亚在位期间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加以记述。不过当年的西姆斯早已表达了自己的怀疑:这三位女孩子,真的是清朝皇帝的孙女吗?
西姆斯所画的阿玛拉布拉王宫
这不禁令人想起此时刚过去二十多年的清朝与缅甸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位列清高宗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中,却是一场彻底的失败。面对东南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凭一己之力摧毁缅甸南部的勃固王国和暹罗大城王国,并将印度曼尼普尔纳入版图的白象王(Hsinbyushin,清代史籍按其本名译为懵驳),乾隆帝手下的三位云贵总督先后命丧黄泉;最后一位征缅经略傅恒班师回朝时,乾隆帝见到的他已是“形神顿异”,不久也撒手人寰。
傅恒远征缅甸时在腾冲铸造的“大神威”铜炮(腾冲博物馆藏品)
尽管放弃了对缅甸的征伐,然而清朝和缅甸的关系仍然处于冷冻状态,边境已经数十年商旅不通。年波道帕亚(清代史籍按其本名译为孟陨或孟矣)夺权上位;这位征服妙乌、夺取摩诃牟尼佛像、缔造了新首都阿玛拉布拉和世界最大的敏岗佛塔的君主在能力和自负程度上都丝毫不输其前辈。想让这位在缅甸历史上唯一自称弥勒下生的君王向遥远北方的“十全老人”俯首称臣,做一个按期朝贡的藩属国,看上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然而这事偏偏就发生了。
根据年的一篇英文文章,波道帕亚将三位中国女孩立为王妃之后还给“岳祖父”乾隆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感谢岳祖父的慷慨赠与,还热切地盼望他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大约指南传佛教的信徒)。如果乾隆皇帝真的看到这封信,等待缅甸国王的可能就不是“肆意狂吠”、“任意狂吠”、“竟与犬吠无异”这样的回复了,而很可能是又一次举全国之力的征伐。幸运的是,乾隆所能看到的波道帕亚只是一位“既遣使以将虔,复陈词之维挚”的诚心向化的夷君,无比欣慰之余自然少不了赐诗一首:
奉表前年施惠往,請封今歲竭歸。赤心那限萬里隔,黃詔從教舉國輝。經事自惟老勝壯,化民應識德贏威。內安外順胥天佑,益切屏營凜敕幾。
西方画家笔下的阿玛拉布拉造型奇异的那迦杨(Nagayon)塔
就像乾隆帝恐怕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三个“孙女”嫁给了缅甸国王,波道帕亚或许也从未读到过乾隆帝钦赐的这首御制诗。然而,这个欺骗了两个国家君主的巨大阴谋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缅甸学者认为这是以时任云贵总督富纲等云南省官员和缅北蛮暮(今八莫)土司合谋的成果,而个别注意到缅甸史料中这一记载的国内学者则根据清人笔记指认云南耿马土司及永昌府的一些官员为主使者(清实录里确实提及“缅甸求封”这一消息最初是由永昌府知府而非云贵总督传递给乾隆帝的)。无论主使是谁,他们的目的都不难推知:彻底根除两大强权再次开战、自己的辖区重新沦为战场的可能;同时重开边境商道,挽回自己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些夹缝中的地方政权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放手一搏妄图改变历史的行程——他们居然成功了。
今天的那迦杨塔
不过,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可以一直被蒙在鼓里,而身边就是“清朝公主”的波道帕亚或许很快就发现了真相。保存下来的缅甸宫廷档案提到,20多年后最小的那位“公主”的儿子举行成人仪式时,“公主”们的父亲——被尊称为“曾大老爷”——也受邀到场。波道帕亚怎么发现了真相、发现之后又是怎么想的我们已无从得知;学者只能推断他大约接受了现实,但显然没有告诉自己的臣民们。而遥远的乾隆帝通过各种渠道对缅甸的了解其实也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他知道波道帕亚夺权上位的底细,甚至知道“公主”们居住的阿玛拉布拉城的来历——“(缅王)为土宇敉宁之计,移建城垣”。波道帕亚的知与乾隆的不知或许都说明,偶然背后也有着某种必然吧。
无论如何,土司和官员们的孤注一掷,为三位可能出身普通的中国女孩子换来了后半生在缅甸宫廷里的幸福生活。波道帕亚的王妃“大姑娘”最终于年逝世,而此时波道帕亚本人已经驾崩19年了。而上面提到的最小的“公主”的儿子后来被任命为新征服的妙乌王国(今若开邦)重要港城丹兑(就是今天著名旅游胜地拿帕里海滩所在地)的总督,此后步步高升,成为贡榜王朝后期掌握实权的亲王之一。
阿玛拉布拉的洞缪观音庙,建于清道光年间
而随着敏东王迁都曼德勒,今天的阿玛拉布拉只剩下一座空城和众多古迹供人凭吊。而在阿玛拉布拉城东的洞缪街上还有一座保存完美的中国古庙;这座前进供奉关帝、后进供奉观音的古庙很可能全部是清道光年间的原物,在古代木构建筑不多的缅甸也算是珍贵文物了。看着熟悉的中式屋顶,不由得又想到两百年前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三位可爱的少女,和她们身后无比神奇的一段故事。这故事让人思考,明清帝王倾力维系、无数人津津乐道的所谓朝贡体系,是否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幻影呢?
“清高宗正式册封缅甸国王,定例十年一贡,嗣后缅甸奉贡不绝,‘一时自外生成者终归于圣化涵濡之内’,正是所谓‘四海慕义,八方悦服’……”——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
“或许人们还是需要这些懂得阴谋策划,能取悦专横的国王与皇帝的调停者的。毕竟这样才能带来国家间的和平与融洽,才能创造一个所有人都生活得安宁、和谐的世界。”——UThawKaung,BogusChineseEnvoys,SpuriousChinesePrincessesatthe18th-CenturyMyanmarRoyalCourt,
后记:几个月前偶然读到一篇近年发表的非常神奇的文章:BogusChineseEnvoys,SpuriousChinesePrincessesatthe18th-CenturyMyanmarRoyalCourt(JournalofBurmaStudies,Vol.18,No.2,Dec.,作者UThawKaung),拍案叫绝之余就想把它翻译成中文。但无奈对这方面素无研究,手头的参考资料只有早年的《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和高宗纯皇帝实录,难度实在大了点;因此只能利用我拍的游客照水这篇短文。查资料时只发现一篇年发表的中文论文《云南耿马悉宜银厂新发现碑文及史料价值》内引用了与此事件相关的很有趣的记载。
感兴趣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出门右转自行搜索下载这两篇文章中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