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月初七开始,我们的春节长假就结束了。
开心愉悦的长期之后,就得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不过,正当我们平安过年、幸福过年、健康过年之际,世界这几天,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确实是重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有点出乎意料,将深刻地影响国际格局,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
第一件事:美军军事基地遭袭,北约震怒:准备增兵人。5国外交部长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伊拉克北部美军领导的部队遭受袭击一事
2月15日深夜,美军驻伊拉克基地附近遭遇火箭弹袭击,路透社称,这是近一年来最致命的袭击。
2月16日,据路透社报道,北约正在考虑将其在伊拉克的部队人数从人增加到0人。
2月17日,据路透社伦敦消息,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外交部长当地时间2月17日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伊拉克北部美军领导的部队遭受袭击一事。
库尔德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2月15日夜,至少有3枚火箭弹落在了库尔德人控制的民用机场埃尔比勒国际机场附近,路透社记者听到巨大的爆炸声,看到机场附近起火。
路透社援引美国驻伊拉克联军的说法称,袭击事件造成一名平民承包商死亡,以及包括一名美国军人在内的其他5人受伤。
美军的基地,一直挺危险的,因为——接连遭受袭击。
无论是特朗普时代还是拜登时代,美国在全球称王称霸,唯我独尊,肆意妄为,损害了很多国家的利益,“天下苦美久矣”。
权利之争、利益之需,也让美国的霸权主义碰上了冰冷的墙壁。
比如,以美军为首的军队在伊拉克境内被炸弹袭击,美军基地接连遇袭。
美军驻扎在伊拉克的十几年来,其恶劣行径引起当地武装组织的强烈不满,而这些武装组织并不只是塔利班或者其他少数部队,甚至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武装组织,这些武装组织中有很多人深受美军迫害,导致其家破人亡。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人是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觉醒,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反击美军的浪潮。美军频繁在海外挥舞军事大棒,造成诸多严重的恶果,引发全世界的不满。从疯狂的战略扩张,到全球布满军事基地,利用小杠杆撬动国际局势,到如今的战略收缩,美国人的霸权还能维持多久呢?
第二件事:美印密谋封锁马六甲海峡,欲扼控中国过往运输船乃至迎战中国舰艇编队,可莫迪自己这些天过得并不轻松
美国总统拜登首次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谈到了中国。
这两个国家谈到中国,便没有好事,果然筹商的是“航行自由”等议题。
也就是说,美印双方正在加强海上合作达成一致,并表现出一种“对抗中国”的姿态。
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国际贸易运输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国海上贸易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在“极端情况下”却可能被封锁。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ofMalacca;马来语:Selat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印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利用其安达曼—巴科巴群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欲形成两道天然闸门,控制马六甲海峡西北口还是通道的过往船舶。
印度军事专家指出,美印在印度洋可以采取“以逸待劳”战术,对马六甲海峡实施全面封锁,扼控中国过往运输船乃至迎战中国舰艇编队。
说起印度,还得多说几句,我们过节的这几天,印度总理莫迪过得并不轻松:
疫情居高不下,经济持续下滑、农民维权大军直取新德里,就在莫迪为此一筹莫展之时,印度各地事故不断,近百人死亡,数百人失踪,短短一周时间,莫迪遭遇4连击——
1.鞭炮厂爆炸致19人死亡,莫迪宣布每人赔偿1.8万人民币
2.客车和卡车相撞造成14人死亡,莫迪办公室发推文称事故令人悲伤
3.印度北部北阿肯德邦发生冰川断裂,已致51人死亡\人失踪,莫迪推特发文
4.巴基斯坦组织的“和平”海上联合军演没有印度,莫迪全程沉默
本来印度与俄罗斯、伊朗并没有太大的过节,印度还向俄罗斯买回了大量的导弹,但俄伊两国与美国的关系却极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与美国加强军事与战略合作,等于是加入了对抗中俄伊三国的阵营,其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不知道莫迪是没有考虑周全,还是想到了结果想一条道走到底。
第三件事:普京怒了,外国势力正利用疫情带来的“沮丧情绪”,煽动俄罗斯人抗议!战争也是扼制敌人的最有效的手段。
与土耳其一样,拜登入主白宫后,在“亲美还是亲俄”的问题上,菲律宾和印度渐渐选择了倒向美国。在德国、瑞典、波兰与俄罗斯相互驱离外交官后,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即将建立“反俄”军事联盟,逼使俄罗斯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如履薄冰之感。
万山之压,必有爆发式反击。普京一如往常,选择绝对反击。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4日播出的受访片段中批评说,外国势力正试图将人们对疫情导致的生活水平下降的沮丧情绪“武器化”,以煽动俄罗斯国内支持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的抗议活动。
普京说:“我们已取得很多成功,这让他们感到恼火。”
普京怒批:外国势力正利用疫情带来的“沮丧情绪”,煽动俄罗斯人抗议!
普京认为,像纳瓦利内这样“野心勃勃、渴望权力”的人,正被外国势力培养和利用以削弱和遏制俄罗斯。
不排除会与欧盟断绝关系。2月1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如果欧盟执意对俄罗斯发起新制裁,并触动到了俄罗斯某些敏感的经济领域,俄罗斯不排除会与欧盟断绝关系。
想要和平,就要准备好打仗。战争是最后的保底手段,战争也是扼制敌人的最有效的手段。俄罗斯不想在世界上被孤立,但莫斯科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想要和平,就要准备好打仗。
第四件事:缅甸冲突升级!美国终于等到了缅甸军方的这第一枪。美国在缅甸驻军后,拜登就会对越南、菲律宾甚至是巴基斯坦下狠手。
在地处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市,缅甸军方向抗议者开了枪,并当场逮捕了至少5名记者。
美国终于等到了缅甸军方的这第一枪。
对于联合国释放的强硬信号,缅甸军方选择了不闻不问,这让美国找到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拜登一直在等,如果缅甸军方对抗议者使用武力,又或者是缅甸民众打响第一枪,美国便可大张旗鼓地介入缅甸冲突。
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出狠招必然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然后与英、法、澳大利亚联手围攻缅甸军方。
当地时间2月15日下午,缅甸军警突然封锁了位于仰光巴罕镇区的民盟总部,16名民盟党员被困在办公室中。
乱起来,这应当也是美国所想看到的。
据新华社报道,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传组负责人佐敏吞16日说,在缅甸多地近期举行的抗议活动中,警方与抗议者发生冲突,造成包括警察和抗议者在内多人受伤。佐敏吞还表示,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扣押在安全的地方,两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会依据法律对他们进行处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6日刊登一组从卫星图像专家处获取的抗议活动图片,引发巨大